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往往认为中风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其实不然,现在中青年人患中风的越来越多了。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万-250万新发中风患者,青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9.77%,而且中风还有继续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预防要从青年做起。合理膳食:青年人膳食要均衡要"好色",红黄绿白黑通吃最好。红指红葡萄酒,每日饮50mg-100mg,黄指胡萝卜、红薯等黄色蔬菜,绿指绿叶蔬菜,白指燕麦片,黑指黑木耳、蘑菇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及血粘度。切忌暴饮暴食。  相似文献   

2.
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瑞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77-3878
[目的]研究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特点,井探讨其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5年间某院收治462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同期收治46岁以上患者作对照,分析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性别、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预后特点. [结果]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发病总数19.04%,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吸烟居最危险因素首位,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房颤发生比例低于46岁以上患者,而吸烟、酗酒、高甘油三酯和未发现危险因素比例显著高于46岁以上患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脑叶梗死比例高于46岁以上患者,而头痛、昏迷、抽搐比例低于46岁以上患者;66.7%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本组显效率65.8%,治疗后恶化和死亡比例显著低于46岁以上患者. [结论]男性更容易在青年期患缺血性脑卒中,吸烟是最常见危险园素,临床意识障碍少,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主,应注重病因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倪新军 《中国保健》2010,(11):56-56
青年脑卒中,也称青年中风,是指年龄小于45岁者发生的脑卒中。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人脑卒中病因更复杂。为了提高诊治水平,我们对54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晓莉 《中国保健》2008,16(5):130-131
目的探讨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110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等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心源性脑栓塞,和同期中老年人比较,病情恢复快,预后好,死亡率低.结论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病变部位以脑叶为主,常见原因是动脉硬化与心源性栓塞,而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宝军 《中国保健》2010,(3):123-124
近年来,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正逐渐增多。为了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对4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供应结肠的血管或分支阻塞导致肠壁缺血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位于结肠脾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急性结肠缺血大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发生全肠壁坏死、穿孔或持续性结肠缺血,多发生于老年,随着临床认识的不断提高及检查手段的增加,我科2009-2012年收治了11例青年人缺血性  相似文献   

7.
围生期脑卒中是指从孕龄为28孕周至新生儿生后1周,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造成的局部脑血流循环障碍性疾病[1].围生期脑卒中分为围生期缺血性脑卒中(perinatal ischemic stroke)、出血性脑卒中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其中,以围生期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是导致脑瘫和惊厥的主要病因之一,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3].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非常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医疗花费比例高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2000年开始,国内和国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率占脑卒中的60%~80%。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综合效益较大,针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等的综合防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医疗花费大有益处。现就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急救、治疗、康复等问题作以阐述,以期增强基层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规范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软化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脑卒中的原因主要分为脑血栓形成及栓塞性两类,临床常见的是脑血栓形成,其主要病因是颅内或颅外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死亡人数的11%左右,同时也是造成残疾的第一大原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人群发病率为150~200/10万人年,男性略多于女性,比率为1.2~1.5:1;死亡率为100/10万人年:致残率为60%~80%,主要包括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此外该病的5年复发率为25%~75%。如此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对社会和家庭来说,均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60%~80%,是医疗界防治的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2周)、恢复期(2周~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对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宜脱水,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对照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58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与同等数量的社区对照和医院对照分别作1:1配比分析,初步探讨了中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习惯性饮酒和打鼾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而业余时间坚持有规律地参加体力锻炼活动则是重要的保护性因素。未发现吸烟、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父母亲脑卒中病史等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正国外调研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除以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等为基础外,尚与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等密切相关。以20~39岁人群为调查对象,了解血黏度的血细胞容值的昼夜转化.发现血液黏度并非恒定不变。从中午到黄昏,再到夜间,血液黏度逐渐下降:而从深夜到黎明,以至中午,又逐步上升从凌晨4时至上午8时,达到顶峰。美国医学家认为,早晨6时至中午12时,为脑卒中高发时段。此间血浆中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加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儿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危害性极大,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儿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症状并非非常典型,往往容易忽略脑卒中的存在而可能漏诊.明确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危险因素,争取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现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对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业已证明,适量饮酒可降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但其机制至今未明。有一假说认为酒精通过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这一假说还未被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处通常发现有钙沉积,并可应用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成像(EBCT)来测量。科学家们假设饮酒可能与冠状动脉中钙的沉积有关。为进一步研究饮酒与冠状动脉中钙浓度的关系并确定饮酒是否使高危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降低,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对象是1196名被确定有发生冠心病危险的无症状者,因为他们存在下列情况中的至少两种: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血清…  相似文献   

17.
鲁南  张继振 《工企医刊》2003,16(3):79-80
1 一般治疗 1.1 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测定,发现低氧血症的病人,要给予吸氧治疗,如果仍不能纠正者,辅以机械通气。 1.2 合理使用降压药在发病3天内一般不用抗高血压药,除非出现下列7种情况:(1)收缩压>29.3kPa,舒张压>16kPa或平均动脉压>17.3;(2)出现梗死后出血;(3)合并高血压脑病;(4)夹层动脉瘤;(5)肾功能衰竭;(6)心脏衰竭;(7)溶栓治疗,需溶栓治疗者,应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24.6kPa,舒张压<14.6kPa。 1.3 抗感染出现下列2种情况要使用抗生素:(1)出现感染的证据,如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2)明显的意识障碍。 1.4 纠正血糖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纠正高血糖。 1.5 处理急性并发症出现梗死后出血时,如果出血形成血肿,按脑出血处理;未形成血肿的渗血不用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卒中一旦发病,或危及生命,或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反复发作,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卒中的转归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原发病的轻重。因此,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减轻致残程度,其根本措施是重视脑卒中的预防,这是今后脑卒中研究的总趋势,也是防治工作的根本方向。1对卒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在我国,缺血性卒中现已成为人口死亡以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这是多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徐蕾  龚涛 《保健医苑》2006,(6):14-15
脑卒中复发相当普遍,将导致患已有的功能障碍加重,并可使死亡率明显提高。脑卒中复发往往发生在首次脑卒中发生后的早期,首次脑卒中后6个月内是脑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所以在脑卒中首次发病后有必要尽早开展二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常清  赵鑫 《健康大视野》2006,14(3):38-38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系脑动脉管腔在短期内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脑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表现,脑梗塞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150万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占较大比例,多见于动脉硬化、脑动脉炎,伴有吸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幸存者中75%丧失劳动力,以肢体瘫痪、失语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是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