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中药配伍,中药五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与辛甘苦酸咸淡。在方剂当中合而用之,变化无穷。李时珍云:“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  相似文献   

2.
中药具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五脏之病,有虚实标本之分。而五味归经,亦有苦欲补泻之殊。按照“分经用药”的原则,酸味入五脏,亦随其各脏气的喜恶和虚实标本、五行生克关系而各有补泻。一、酸入肝为泻《内经》言:“酸入肝”、“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酸为肝的本味,长于治肝病。肝属刚脏,喜舒畅条达,恶郁结忿怒。若肝阳太过,常恐其横逆暴虐为患,故余四脏颇多补法,独治肝多用泻法。所以《内经》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所谓泻者,吴昆解释是“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周澍亦认为“木得津润,遂畅茂条达,一身之壅塞皆除”即以酸制肝,以散为补(所谓“散”即疏散畅达之意),  相似文献   

3.
吴伟  丁舸 《江西中医药》2003,34(12):45-45
人参 ,味甘 ,微苦 ,生者性平 ,熟者性温。功能补五脏 ,安精神 ,健脾补肺 ,益气生津 ,大补元气。其功效卓著 ,正如《神农本草经·上品·人参》中记载人参能“补五脏 ,安精神 ,定魂魄 ,止惊悸 ,除邪气 ,明目 ,开心益智。”人参在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 ,其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 扶正祛邪人参能补益正气 ,增强抗病能力。对正气虚而邪气盛之证 ,在祛邪的方剂中 ,加入人参可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如人参在败毒散中配伍 ,并非仅限于补虚益损 ,而是扶助正气以加强祛邪之力 ,与羌活、独活等药配伍 ,协力以祛邪外出 ,加强解表之效。正如清代医家喻昌在《…  相似文献   

4.
根据六味地黄丸"肾肝脾三阴并补,补中有泻"的立法配伍原则,加减化裁了很多滋补肝肾之阴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
进补与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六味地黄丸“肾肝脾三阴并补,补中有泻”的立法配伍原则,加减化裁了很多滋补肝肾之阴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补肝"涵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玲 《光明中医》2001,16(1):8-10
虚则补之,补以治虚。补是治疗虚证的大法,但是在五脏治法之中,唯补肝法其涵义多端,不可不辨。1 畅其用曰补疏畅条达肝气为补,这是补肝最早的涵义。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畅达则气机和调,抑遏则为病。能使肝气条达舒畅则无病。疏畅肝气中用味辛之品,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首先提出了辛味补肝。对此,张介宾释曰:“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之味”。所以说畅其用为补。此处的补泻是对脏腑生理功能活动本身之喜恶而言。因此,畅其用…  相似文献   

7.
医者有言自芍补者,有道白芍泻者。泻者之论,《内经》有训,《素问·脏气法时沦》曰:“肝欲散,急食辛以补之,酸泻  相似文献   

8.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各随其宜。肝有相火,则有泻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  相似文献   

9.
方剂中有其特定的组成药物,而核心配伍药物决定了整个方剂的主要功用和主治取向。白术补气健脾,白芍养血柔肝,两药配伍可达补脾柔肝,扶土抑木之功效,为中医临床治疗"腹痛""泄泻"的常用药对。通过对白术、白芍两药的功效主治,从肝脾病机分析两者的配伍意义及其与土中泻木的关系。结合两药在诸方中的配伍意义,从而阐述白术-白芍药对"土中泻木"的配伍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医眼科由来以久,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其方剂名目繁多,有许多方剂名同而实异。笔者查阅三十三种医藉,仅眼科所用泻肝汤、散、饮一名,就有四十五方,再加上诸如泻肝防风汤、泻肝前胡汤等多达五十余方,这些方名虽同,但其药物组成、主治、功效迥异,在临床上易于混淆。为什么泻肝汤、散、饮之名如此之多呢?主要是由于肝与眼的关系较为密切,尤其从生理上体现出来。《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肝开窍于目”。《五脏生成篇》曰:“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篇》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眼为肝之窍,肝的功能正常条达,则气血充沛流畅,故能“视万物,别黑  相似文献   

11.
毛以林 《中医杂志》2002,43(8):635-635
关于肝病的治疗,《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了“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法则。对于“用辛补之”的解释,多数医家认为木不宜曲,以伸为用,用辛味药调达肝气即为之补。如吴昆云:“顺其性者为之补……肝木性喜散,故辛为之补”。缪希雍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辛以散之,解其束缚,是散即是补也”。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即“辛散”和”辛补”作为同一概念。余通过对《内经》和一些古籍的学习,认为这种解释有悖经旨。肝体阴而用阳,因此肝虚损证以阴血亏虚证多而肝阳不足证少。也决定了治疗肝虚证使用辛味药的一些独特配伍特点。以下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献中癃闭脉诊与其辨证论治的关系主要有两点:(1)癃闭从五脏辨治:左寸数大者为心火盛下移小肠,治疗以清心火、养心阴为主;左关浮取沉取皆急者为肝气急,左关弦者为肝气不舒,治疗应选用酸甘之药缓肝、泻肝;右关滑者为脾实有热,治疗应泻其阳热;右关细者为脾虚中气不足,治疗应升清降浊;右寸大者为肺燥金气不降,治疗应以润肺为主;尺脉滑者为肾中有热,治疗应泻其热;左尺重按有力者为肾中有火,治疗应泻肾中之火;(2)癃闭从二脏兼病辨治:左关弦强,右关弦滞者为肝脾兼病,肝气犯脾、脾不制水,应以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寸微而尺鼓者为心肾兼病,肾水不足、心火被伤,治疗应以补肾水、清肾火为主;散脉者为风邪入肝肾化热化燥伤血,治疗应补肝肾之阴,清肝肾之热。  相似文献   

13.
治"肺"方剂常将性能、作用趋势相反的药物配伍应用。鉴于肺病证发病主要为肺气的升降、开合、散收运动失常,其组方配伍多升降并用,散收同施;外邪极易伤肺,痰常为肺病证发病的"夙根",故表里同病之证,遣药自当表里并治;肺的解剖特点与生理特性,决定其用药攻补不能太过,是以临证组方常合补泻于一方;肺喜润恶燥,故于肺燥阴虚夹痰之证,用药又宜润燥结合。相反相成配伍法在肺病证方剂中既可单独使用,也能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方剂配伍中"五行制化"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民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20-1321
结合具体的方剂,论述了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补肝养心、扶土抑木、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清心护肺法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对提高临证组方水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脾胃论》的首方,其蕴含的“益气升阳泻火”立方原则是李东垣基本学术思想的体现。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立足五脏气化,重视五脏联系,五脏中皆有脾气,脾土一虚,则五脏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肝木郁而化火,心火甚嚣妄动,肺金为火所克或奋起以复脾土之母仇,肾水泛滥而气机亦塞——从而影响五脏间的整体气化流动状态。以此解读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认为该方主治疾病之病机为“脾胃虚衰而元气不足,气火失调而升降失常”,发病以脾胃为本,常累及心、肝,甚则波及肺、肾,五脏相继受累;该方用药配伍以升发阳气、补益元气、苦寒清热为主,寓泻阴火于升阳、补气之中,令元气充足升降有序而阴火自除。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卒中以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病理特点,与少阴心肾不足、厥阴心包及肝之亢逆关系密切。根据经络辨证施治规律,卒中针灸治疗宜取少阴经穴补之,取厥阴经穴泻之;方药宜补益少阴心肾之不足,疏泻厥阴心包及肝之亢逆(笔者将介绍一系列配合卒中针灸治疗的中药袋煮散方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病情的寒热用寒凉以清热、用温热以散寒。寒热并用之法为证候之复杂多变而设,但因病情复杂,单用寒热往往难附合病情而需寒热并用,以达"欲寒先热、欲热先寒"之功。在临床上五脏多为虚证,应治以补法,但不可纯补、峻补、壅补,应该补中寓通,静中有动,"欲补先泻",对于外感六淫及内伤饮食等造成的脏腑实证,应祛邪扶正,但不可滥用攻伐耗气之品,应泻中有补,"欲泻先补"。"欲散先收、欲收先散",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药物配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阴阳矛盾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治疗热病,用寒凉的方药,在药汤尚温热时服用;治疗寒性病证,应用热性方药,必待药汤凉后再服用。中医学之"欲阳先阴、欲阴先阳"即组方配伍能正确把握药势,在具体应用中能达到气机升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散收相使之功,在服药中可以防止药证格拒。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对膀胱病的论述较为系统,试就治疗小便异常的方剂配伍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小便异常虽病机复杂,但总不离气化失常与津液代谢障碍两端。其治疗重在通畅气机,调理五脏功能,以恢复肾司开阖、脾转输津液、肺通调水道、肝气疏泄、膀胱气化的正常机能,使津液得以正常输布则小便自利。同时应辨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正虚为主者或养阴利水,或温阳以助气化;邪实较盛者当配伍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等药物以助邪去,以利小便畅通。  相似文献   

19.
"肝常有余"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常有余”之说 ,源于北宋医家钱乙 ,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 ,针对肝气有余 ,易生实变 ,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 ,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 ,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 ,各随其宜。肝有相火 ,则有泻无补 ;肾为真水 ,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 ,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余”纯属于病理概念。把“肝常有余”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加以系统阐述的 ,则始于明代的万密斋。万氏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认为“肝常有余”不…  相似文献   

20.
痛泻要方功擅调和肝脾,治疗脾虚肝郁之痛泻,配伍精当,药简力宏。在其沿革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对病机方药之不同见解,而调整方剂的药味与剂量,其功效表现出异方同治、异方异治、同方异治之情况。本文通过辨析痛泻要方之方论及其组成药物等配伍变化,以阐明“方之用,变也”之理,即方剂之用重在变化,方剂之效靠治法彰显、由君效引领、因药力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