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气体分子硫化氢(H2S)是近年来发现的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H2S可以明显减轻心脏、肺、肝脏、肾脏和小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开放ATP敏感性钾、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炎性反应有关,本文就H2S对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采用Pringle法制作HIRI模型。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各组血清H2S的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LP含量;丙二醛、谷胱苷肽测定试剂盒测定肝组织MDA、GSH含量。结果各实验组H2S、ALT、ALP、MDA和AI水平较SO组明显升高,GSH水平则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受NaHS干预后的ALT、ALP、MDA和AI水平与相同时相组比较明显下降,H2S、GSH水平则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H2S与ALT、ALP、MDA、AI和GS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0、0.87、0.89和-0.77(P<0.01),说明H2S与其他指标高度相关。结论内源性H2S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在HIRI过程中能抑制肝细胞凋亡,对肝细胞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 synthase,CBS)/硫化氢(H2S)体系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a,iNOS)/一氧化氮(NO)体系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相互作用,探讨脑保护策略.方法 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脑缺血/再灌注组(I/R)、脑缺血-再灌注+氨基胍(iNOS抑制剂)组(I/R+A)、脑缺血-再灌注+羟氨(CBS抑制剂)组(I/R+H).采用4血管阻断方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脑缺血/再灌注+氨基胍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前30 min腹腔注射氨基胍500 mg/kg,脑缺血-再灌注+羟氨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前30 min腹腔注射羟氨5 mmol/L,对照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缺血20 min再灌注6 h后处死大鼠取海马,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H2S、NO、GSH、SOD、MDA量的变化及CBS-mRNA和iNOS-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海马中H2S、NO的量增高,GSH、SOD的量降低,MDA的量增高,CBS-mRNA和iNOS-mRNA表达增高(P〈0.01),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受损;脑缺血-再灌注+氨基胍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海马中NO、MDA的量降低,H2S、GSH和SOD的量增高,CBS-mRNA的表达增高,iNOS-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电镜观察线粒体损伤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羟氨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海马中H2S、GSH和SOD的量降低,NO、MDA的量增高,CBS-mRNA的表达降低,iNOS-mRNA表达增高(P〈0.05或P〈0.01),电镜观察线粒体损伤加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iNOS/NO体系参与了神经细胞的损伤,而CBS/H2S体系具有抗损伤的作用,两体系间存在相互的调节;iNOS抑制剂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硝苯地平+I/R组,每组10只大鼠。I/R组大鼠阻断左颈总动脉1 h,再灌注24 h;硝苯地平+I/R组于手术前2 h通过导管口服给药硝苯地平(10μg·kg-1),手术方法同I/R组。根据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缺血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ELISA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总谷胱甘肽(tGSH)、环氧化酶1(COX-1)、环氧化酶2(COX-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Sham组梗死体积(0)相比,IR组大鼠梗死体积[(35.3±4.1)%]增加(P<0.05);与IR组相比,硝苯地平组大鼠梗死体积[(23.6±3.0)%]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MDA[(15.0±1.6) nmol·mg-1]和COX-2水平[(27.4±2.9)μ·mg-1<...  相似文献   

5.
大鼠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闭塞四条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了海马CA2区在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至3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2小时至3周,海马CA2区域始终有散在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的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因此,结合实验后期细胞病变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缺血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A组(VEGF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手术对照组),其中A?B组建立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于缺血前30 min经腹腔注射VEGF(50 μg/300 g体重);B组于缺血前30 min 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术后6 h,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E染色?ELISA法?比色法分别测定血肝功能酶?肝组织病理改变?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含量?结果:A组应用重组VEGF后血肝功能酶以及肝组织MPO显著低于B组(P < 0.01),肝脏局部iNOS的活性降低,肝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结论:外源性VEGF能抑制肝脏iNOS的活性,缓解肝功能下降,保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SSTF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微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微血管构筑的影响.方法:SSTF预处理实验大鼠,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观察海马微血管形态及数量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海马微血管缺失,部分微血管闭塞.SSTF预处理组大鼠海马微血管数量较IR组大鼠增多(P<0.01),闭塞血管数量减少,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面积密度(MVA)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SSTFt预处理可能通过防止微血管因缺血闭塞,增强再灌注后微血管再通能力来保护海马组织.  相似文献   

8.
9.
李钢 《西部医学》2011,23(3):591-594
硫化氢是新近发现的第三类气体信使分子,它和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共同组成气体信号分子家族。已经证实硫化氢在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心肌保护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氧化应激等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38-42
目的 观察温胆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海马中5-羟色胺(5-HT)、丙二醛(MDA)、多巴胺(DA)、β-内啡肽(β-E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温胆汤高剂量组、温胆汤低剂量组5 组,每组各6 只,空白组仅分离颈内动脉,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 灌胃;其余大鼠采用Longa 法线栓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 灌胃;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悬浮液20 mg/kg;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温胆汤4 g/kg、2 g/kg,给药体积及给药频率均相同。连续给药14 d 后对所有大鼠进行Morris 水迷宫测试。完成行为学检测后,分离出大鼠双侧海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海马组织中DA、5-HT、β-EP、MDA 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动物水迷宫游泳总路线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水迷宫游泳总路线明显缩短,其中温胆汤高剂量组在D3、D5 时差异显著(P<0.05),在D4 时有差异极显著(P<0.01);温胆汤低剂量组在D4 时差异显著(P<0.05)。5-HT 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 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EP 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且温胆汤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MDA 各给药组较模型组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导致海马神经元损伤,温胆汤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损伤症状,影响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七氟烷预处理保护腑缺血-再灌注损伤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脑缺血-再灌注组(D组)、0.3MAC七氟烷+腑缺血-再灌注组(S1组)、0.6MAC七氟烷+脑缺血-再灌注组(S2组)和0.6MAC七氟烷+锌原卟啉(Znpp)+脯缺血-再灌注组(Z组)。果用阴动脉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0min,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海马,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HO-1蛋白和HO-1-mHNA的表达水平,电镜下观察海马线粒体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D组大鼠海马组织中HO-1和HO-1-mRNA表达和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变性率升高。与D组比较,S1组大鼠海马HO-1和HO-1-mRNA表达升高、线粒体变性率降低。与S1组比较,S2组大鼠海马HO-1和HO-1-mRNA表达升高、细胞线粒体变性率降低。与S2组比较,Z组大鼠海马HO-1和HO-1-mRNA表达降低、线粒体变性率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通过诱导大鼠海马神经细胞HO-1基因表达,保护了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栓线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神经功能评分法、TTC染色法观察EGCG对大鼠行为功能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同时观察EGCG对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 EGCG可明显改善神经缺陷评分(P<0.05),降低大鼠脑梗死灶体积(P<0.01),不同程度降低缺血皮层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SOD、GSH-Px活性(P<0.05).结论 EGC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SOD、GSH-Px活性及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闭塞四条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了海马CA1区在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至3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2小时至3周,海马CA1区始终有散在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和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因此.结合实验后期神经细胞病变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剑麻皂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选取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三七通舒组,剑麻皂素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灌服蒸馏水,三七通舒组灌服三七通舒胶囊,剑麻皂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450、225、113 mg/(kg·d)灌服剑麻皂素。对比各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LA)水平。结果剑麻皂素高、中剂量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绝对脑梗死体积和相对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剑麻皂素高剂量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剑麻皂素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MDA、L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剑麻皂素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剑麻皂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轻LA性酸中毒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GBE50对高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型银杏叶提取物制剂GBE5 0对高脂血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高脂血症大鼠上 ,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灌胃给予GBE5 0 (5 0、10 0、2 0 0mg/kg) 2周 ,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高脂MCAO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为(31± 5 ) % ,神经行为评分为 2 .7± 0 .8;给予GBE5 0小、中、大剂量三组的高脂MCAO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3± 4 ) %、(14± 4 ) %和 (13.0± 2 .6 ) %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神经行为学评分分别为 1.7± 0 .5、1.5± 0 .6和 1.3± 0 .5 ,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使全血黏度和还原黏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GBE5 0可降低高脂MCAO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改善神经行为障碍和血液流变学 ,对高脂大鼠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环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etrarnethylpyrazine,TMP)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cAMP.cGMP含量明显增加,cAMP/cGMP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MP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比,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则明显减少,caMP/cGMP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区Notch 1信号通路中Notch 1与下游因子Hes 1的表达变化。方法 单次10Gy全脑照射构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于照射后1、3天、1、2周、1、2个月处死大鼠获取海马组织,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Notch 1、Hes 1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区新生神经细胞数。结果 相较对照组,大鼠全脑照射后Notch 1表达进行性下调;其下游因子Hes 1在照射后2周内表达无明显变化,而在照射1、2个月后表达显著下调(P<0.05)。在照射后1、2个月组中,海马区新生神经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区Notch 1信号通路活性显著下调,伴随着海马区神经再生显著抑制,提示Notch 1通路可能参与放射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ax蛋白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EGb761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四血管阻塞法略作改动制成弥漫性全脑缺血20min,再灌注24h,48h和72h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EGy761治疗组(EGb组)。其中SMA组除不阻断椎动脉颈总动脉外,余操作同实验组。采用SP法检测海马CA1及Bax蛋白表达应用透射电镜对该区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1)Bax蛋白表达于再灌注24h阳性信号最强,之后下降。(2)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以48h显著,24h病变不明显,72h神经细胞丢失严重。(3)治疗组Bax阳性信号较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明显减弱,超微病理改变也较轻。结论:Bax蛋白在海马缺血后神经元迟发性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EGb761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NO在海马慢性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注射法、Nissl染色法和生化检测观察海马微量注射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6)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 海马内微量注射L—NNA对慢性应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NO和MDA含量增多,NOS活性增高及SOD活性下降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NO参与了慢性应激对海马的损伤,可能与其产生的自由基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