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治疗的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诊治资料。男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术前均经B超和CT检查,11例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不排除有癌性结节。行单侧保肾手术5例,一期双侧保肾手术8例。结果:13例术中快速冰冻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1例血肌酐短暂升高(350μmol/L),2周后降至正常;12例肾功能未受影响。13例随访1~4年,肾功能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B超和CT是诊断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点;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时应注意保留正常肾组织,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0 引言 1911年Fisher最早描述了肾错构瘤的组织结构,指出该肿瘤是由平滑肌、血管、脂肪和结缔组织所组成的良性肿瘤。1951年Morgan等称这种肾错构瘤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国外统计AML占外科手术治疗的肾肿瘤的3%。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探讨如何降低本病误诊和漏诊率及提高外科疗效。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A 。所有病人术前均接受CT及B超检查,部分病人还行彩色多普勒、MRI及血管造影。术前3全为原发性肝癌,1例为肝脂肪肉瘤,2例为AML,3例为血管瘤。所有病人均行肝切除并随访至今。结果 剖腹探查发现肿瘤大多(6/9)位于右肝,界限清晰,部分肿瘤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报告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均行B超检查,8例行IVU检查,3例行肾动脉造影,9例行CT检查,12例中手术治疗10例(11侧肾脏)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1例恶变,2例肿瘤小未予手术,12例健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8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和7年发现对侧肾肿瘤,恶变的1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未行手术的2例瘤体未见明显变化,认为肾动脉造影,B超,CT对诊断本病具有特异性,但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19~68岁,8例体查发现,2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腰部胀痛不适就诊,单侧11例,双侧1例。分别通过B超、CT及快速冰冻确诊。结果:8例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肾切除术,5例行保留肾单位术,4例观察随访。结论:定期体查可发现无症状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根据有无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及对侧肾功能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2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B超检查者,8例呈强回声反射,3例混合回声,1例低回声。10例CT检查,由于脂肪在构成本病三种成分比例上的不同,呈现含脂肪密度与软组织密度混杂的低密度肿块,CT值偏低,甚至为负值。提示B超、CT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而以B超为首选。提出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原则,强调术者应术前亲自观看B超图象,特别注意不隆出肾表面的肿块,以防术中漏剜。  相似文献   

8.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lipoma AML)是一种由不等量脂肪、平滑肌和厚壁血管构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肾脏,也可发生于皮肤、肝、脾、鼻腔和生殖系统。1911年Fischer首先描述了肾AML的组织学特征,Momom于1951年将其正式命名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AML主要发生在50~70岁妇女,可单独发生或与结节性硬化症伴发。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肾血平滑肌脂肪瘤27例,术前经B超及CT检查作出诊断者14例。肿瘤直径10cm以上者21例,有瘤内出血者9例,发生自发性破裂9例。23例行肾切除术,4例行肿瘤剜除术,术后全部痊愈出院。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症状的分类,术前诊断及手术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单纯肿瘤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 olipoma简称AML)又称错构瘤 (hamar toma) ,为良性肿瘤。我院 1994~ 1999年对 2例患者的 3个 (1例为双侧 )巨大错构瘤作单纯肿瘤摘除术 ,皆获成功。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  41岁。因双侧腰痛 ,CT(图 1)及MRI发现双肾错构瘤 :右侧 :12cm×14cm× 16cm ;左侧 :8cm× 7cm× 18cm。例 2 女 ,5 2岁。右侧腰痛 ,MRI发现双侧错构瘤 ,右侧 17cm× 17cm× 19cm ;左侧 :4cm× 5cm× 7cm。二、手术方法手术皆在全麻下进行。第 1例右侧经腹 ,其左侧和…  相似文献   

1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诊治方法及肿瘤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8例RAML患者资料 ,根据肿瘤大小分为A组 (≤ 4cm ,35例 )和B组 (>4cm ,33例 )。结果  7例肾穿刺活检确诊 ,无穿刺并发症。 6 8例中 2 8例 (41 2 % )有症状 ,其中A组 4例(11 4 % ) ,B组 2 4例 (72 7% ) (P <0 0 1)。 9例自发性破裂者肿瘤大小 (11 6cm± 5 1cm)与 5 9例未破裂者 (5 3cm± 2 9cm)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9例自发性破裂者动脉瘤大小 (13 6mm± 5 8mm)与 7例未破裂者 (2 6mm± 3 0mm)比较 ,P <0 0 1。治疗包括保守观察 10例 (随访 2~ 7年 ,肿瘤无明显变化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 ,肿瘤剜除术 30例 ,肾部分切除 14例 ,肾切除术 11例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3例 (随访 2个月~ 12年 ,未见肿瘤复发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 B超 /CT介导下肾穿刺活检对于诊断不明者具有重要作用 ;肿瘤自发性破裂与肿瘤和动脉瘤大小有关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RAML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报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5例,其中31例前行B超检查,25例行CT检查,5例肾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治疗25例,其中行全肾切除术11例,肾部切除术6例,肿瘤剜除术8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行肾动脉栓塞术5例;定期观察5例,随访1-2例,无肿瘤恶变,无复发,结合文献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评价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长期疗效。1991年7月至2002年6月,对19例患者采取动脉栓塞治疗30个AML,其中10例结节性硬化症(Ts)患者为多发性AML,另9例患者为散发孤立AML。29个肿瘤采用乙醇混合碘油进行硬化,另1个除使用乙醇/碘油混合物外还加用了螺旋线圈。30个肿瘤均栓塞完全,血管造影表现为血流停滞和滋养动脉消失。平均随访52(6~132)个月,评估栓塞治疗效果。肿瘤直径增加2cm或重新出现症状而需再次治疗定义为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前行B超检查.16例行CT检查。手术治疗16例.其中行肾切除术2例.肿瘤剜除术14例,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定期随访2例.随访2~5年,无肿瘤恶变及复发。结论 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直径大于4cm.可手术治疗;对肿瘤直径小于4cm,可观察。  相似文献   

1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保留肾单位手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资料 ,观察术前及术后肾功能、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肿瘤剜除术 3 1例 ,肾部分切除 15例 ,原位灌注肾部分切除术 3例 ;其中 3例患者术前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结果 切除肿瘤平均直径 6.0cm (2 .5~ 16.0cm) ,3例原位灌注肾部分切除术肿块直径分别为 10 .5cm、12 .0cm和 15.0cm。 49例术中平均失血量 3 10ml (50~ 10 0 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前及术后 10d血肌酐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89± 2 6)mmol/Lvs (98± 3 4 )mmol/L ,P>0 .0 5]。 45例平均随访 3 6个月 (1~ 76个月 ) ,无肿瘤复发或需血液透析治疗者。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外科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正确诊断1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3例,肾切除3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3例观察随访。结论结合B超、CT、MRI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直径4cm的无症状患者,可观察随访,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2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 8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 76 .8% (6 3/ 82 ) ,CT诊断准确率 86 .7% (39/ 4 5 ) ,MRI诊断准确率 84 .2 % (16 / 19)。根据肿瘤大小及症状分别采用观察与手术 ,对肿瘤直径 <4cm ,诊断明确且无症状 5 9例定期观察。手术 2 3例中行肿瘤剜除术 18例 ,肾部分切除 2例 ,肾切除 2例 ,根治性肾切除 1例。病理检查 2 2例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例恶变。全部术后患者随访 ,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术中应常规作冰冻切片 ,有助于确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排除恶变 ,为避免误诊对瘤体多部位取材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常同时发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而肾AML患者也有一部分伴有TSC。国内肾AML患者中伴TSC者仅占3.9%,远低于国外。伴TSC的肾AML更具危险性,治疗也有所不同。我科10年来共收治肾AML患者35例,其中3例伴TSC(占8.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告肾血管平同脂肪瘤36例,其中随访观察7例,手术治疗29例,手术治疗包括肾切除13例,肾部分切除5例,单纯肿瘤剜除10例,1例双侧病变,左侧行肾切除,右侧行肿瘤剜除,术后全部手术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文中对临床应用B超及CT诊断本病的准确率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B超结合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早期明确诊断2是保存正常肾实质功能,降低肾切除率的关键,治疗上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