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性猝死的概念 国际心脏病学会在1979年提出的猝死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该定义包含3个基本要素:①自发过程;②意外发生;③进展迅速.国外有专家认为,运动性猝死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症状、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也有专家认为,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终止1小时内发病并导致的死亡为运动性猝死;国内有学者认为,运动中或运动后症状出现30秒内死亡称为“即刻死”,症状出现后6~24小时内死亡称为“运动性猝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患者PTCA或支架术后的心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7例PTCA或支架术后的患者进行运动心功能评定 ,制定康复运动处方 ,进行 8周康复运动训练 ,采用Bruce方案亚级量分级运动试验进行康复评定 ,采用心率变异 (HRV)对训练前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运动疗法后患者心率增值较 8周前明显增加 (P <0 0 1) ,血压 (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心率 -血压乘积 (RPP)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患者在运动实验中的运动时间延长、运动负荷增加 (P <0 0 1) ,运动诱发的最大ST段压低明显改善(P <0 0 1)。训练前患者时域和频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训练后以上各项指标较康复训练前均有回升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康复运动训练能提高PTCA或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吸入液态氧对海拔3 700m高原人体运动血乳酸及血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吸入液氧对高原人体力竭运动血乳酸及血氨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3 700m高原3个月的10名健康青年在吸入液氧(吸氧组,4L/min)和不吸液氧(对照组)的条件下,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并在安静时、运动后测定血中血乳酸(BLA)、血氨(Ammo)的变化.结果与安静时比较,对照组和吸氧组运动后BLA、Ammo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运动后吸氧组较对照组BLA、Ammo降低显著(P<0.05或P<0.01).结论吸入液氧能延长供氧时间,是提高高原人体运动能力和抗疲劳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急性运动刨伤后合饼的骨化性肌炎以及骨质增生。如肘关节脱臼后的骨化性肌炎,肌肉或骨膜挫伤后血肿引起的骨化性肌炎或异位骨化、骨质增生等,以及慢性运动创伤后引起的骨质增生;又如骨赘、骨刺以及异位骨化在临床治疗上也是一个难题。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富氧室对高原人体运动血中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53 80m将室内氧浓度提高到 2 7% ,检测 10名青年安静时、进入富氧室前后力竭运动后的天冬氨酸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肌酸肌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AST、LDH、α -HBDH、CK及CK -MB活性均升高(P <0 .0 1或P <0 .0 5)。富氧及力竭运动后较未富氧力竭运动后AST、LDH、CK -MB降低 (P <0 .0 1或 <0 .0 5) ,α -HBDH、CK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富氧能减少高原运动时心肌酶的释放 ,增强氧合功能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原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6.
晕厥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据了解,健康的青年男子中约有25—30%的人都发生过晕厥;运动员在运动中或后发生晕厥并非少见,往往发生在大强度训练或激烈比赛中或后。晕厥发生的危险性不是引起晕厥的病变,而是在晕厥发生刹那间由于摔倒后造成的外伤或骨折。运动的特殊环境如空中、水下和高原,以及运动时速度、力量和方位的迅速变化,突发的意识丧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头颅外伤、溺水和窒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糖原生成素 (GN)基因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GN基因和α -actin基因表达之间是否关联。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 4因素对上述指标的效应 ,实验期 2周。结果 :在糖原耗竭运动后恢复期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GN基因表达增高 ,运动后 2 4小时呈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GN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影响。运动后骨骼肌α -actin基因表达各研究因素间无显著差异 ;GN基因和α -actin基因表达之间无时效关联。结论 :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在糖原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GN基因表达增高 ,补充肌酸和谷氨酰胺对运动后GN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运动后骨骼肌GN基因与α -actin基因表达不同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大鼠血清和骨骼肌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的变化,探讨上述4种氨基酸在骨骼肌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在一次性90 min持续下坡跑运动(速度16 m/min,坡度-16°)后,分别在运动后0 h、6 h、12 h、1 d、2 d、3 d、1 w、2 w处死,取大鼠右侧腓肠肌,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血清与骨骼肌中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运动后6 h骨骼肌细胞有肿胀的趋势,2 d发现炎性细胞浸润,3 d炎性细胞最多,损伤程度最为严重,1 w偶见炎性细胞,2 w后肌纤维形态结构基本恢复正常。(2)运动后0 h血清4种氨基酸含量与运动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精氨酸为P<0.01),之后4种氨基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上升或下降。2 w时血清赖氨酸水平仍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运动后0 h骨骼肌甘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运动后2 d和3 d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P<0.05),2 w时与运动前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0h骨骼肌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苏氨酸在运动后1 w、精氨酸在运动后2 d均显著低于运动前水平(P<0.05)。(3)血清精氨酸和甘氨酸,骨骼肌精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甘氨酸和骨骼肌甘氨酸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骨骼肌精氨酸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赖氨酸和骨骼肌苏氨酸、精氨酸显著正相关(P<0.01,P<0.05),血清精氨酸与骨骼肌精氨酸之间正相关(P<0.05)。结论:离心运动后大鼠血清和骨骼肌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变化不同,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血清赖氨酸含量在2 w时仍未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提示骨骼肌修复期机体对赖氨酸可能具有更大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甲基苯丙胺类毒品(methamphetamine,METH)依赖者心理渴求及诱发因素的影响,并甄选减缓心理渴求的最佳抗阻运动强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招募并筛选120名METH依赖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参加单次40分钟不同强度的抗阻运动任务(低强度:30%~35%1-RM;中等强度:55%~60%1-RM;高强度:75%~80%1-RM)或对照组任务。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多个时间点分别完成心理渴求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中文情绪形容词检测表和点探测任务的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在运动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40分钟时,中等强度组的心理渴求评分比对照组评分降低更多。在运动后即刻,中等强度抗阻运动组快乐与兴奋情绪评分变化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别,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注意偏向指数变化量也均显著大于其他组别。趋势分析发现,抗阻运动强度与运动中、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40分钟的心理渴求评分变化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运动后即刻的快乐与兴奋情绪评分变化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运动后即刻的注意偏向指数变化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结论:抗阻运动通过增强METH依赖者的正性情绪和改善注意偏向来减缓心理渴求,进而降低复吸风险;其中,中等强度抗阻运动的改善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运动碎死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运动猝死的定义: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在全国范围内收集1968~1998年间82例运动猝死病例进行分析。有关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和尸检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运动猝死的特点为:涉及人群广泛,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7.2:1);年龄33±16.53岁,30岁以下为高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脏性猝死(70.73%),其次为脑源性(15.85%);在40岁以下以先天性心脏病、心梗和心肌炎为最多,40岁以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心梗和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径赛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和慢跑。根据以上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动训练和补充肌酸增强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和营养补剂对骨骼肌糖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 ,研究耐力游泳训练、间歇高强度训练、肌酸、谷氨酰胺四因素对大鼠安静状态下或耗竭运动后恢复期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的影响 ,实验为期 2周。结果 :糖原耗竭运动后 1小时 ,间歇高强度训练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显著增高 (P <0 0 5 ) ;耗竭运动后6~ 2 4小时 ,耐力训练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呈持续增强的趋势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未见明显影响 ,但耐力训练或补肌酸均能使安静状态下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显著增强 (P <0 0 5 )。结论 :( 1)耐力训练和间歇高强度训练均能增强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 ( 2 )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无影响。 ( 3)耐力训练和补肌酸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使胰岛素刺激的肌肉葡萄糖转运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富氧室对高原部队青年血中肌红蛋白 (Mb)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70 0m将室内氧浓度提高到 2 4% ,检测 10名青年未富氧静息状态、未富氧力竭运动后和富氧及力竭运动后的Mb、AST、LDH、α HBDH、CK和CK MB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未富氧力竭运动后较未富氧静息状态Mb、TST、α BHDH、CK MB增高 ,P <0 0 1,LDH和CK增高 ,P <0 0 5。富氧及力竭运动后较未富氧静息状态Mb和AST增高 ,P <0 0 1;α HBDH增高 ,P <0 0 5 ;较未富氧力竭运动后AST降低 ,P <0 0 1;Mb和CK MB降低 ,P <0 0 5。结论 :高原富氧室能改善缺氧 ,降低力竭运动后血中的Mb含量和心肌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温对尾吊大鼠运动耐力的影响及蛋白质代谢在耐力变化中的作用.方法 4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高温组和尾吊后高温组.大鼠对照饲养或尾吊14 d 后,在正常或38 ℃环境中进行力竭性运动.测定大鼠的力竭时间、大鼠运动后肛温增值和力竭即刻血清睾酮、皮质醇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它3组力竭时间均显著缩短,睾酮含量和睾酮/皮质醇比值均显著降低;尾吊组和高温组皮质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尾吊后高温组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与尾吊组相比,尾吊后高温组的力竭时间、睾酮含量和睾酮/皮质醇比值显著降低;肛温增值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高温环境可明显降低尾吊大鼠的运动耐力,并可能与运动过程中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及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ATP受体P2X之三个亚型P2X2、P2X4和P2X6的时相性变化特点。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8只,分为一次力竭游泳运动组和反复力竭游泳运动组及安静对照组,反复力竭组大鼠每日负重3%体重进行力竭游泳运动,共训练2周。运动组分别于力竭运动后即刻、4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力竭运动后大鼠P2X2、P2X4和P2X6受体亚型mRNA水平。结果:(1)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组P2X2相对表达率达到峰值,与反复力竭其它各组及安静对照组、一次力竭12小时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2)一次力竭即刻组P2X4相对表达率与安静对照组、4小时组、12小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3)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组P2X6相对表达率达到峰值。结论:3种受体亚型在一次力竭运动和反复力竭运动后12小时出现峰值或峰值趋势,提示在力竭运动后12小时,这3种P2X受体亚型所参与的中枢神经生理生化活动在此时可能会达到一个活跃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一次急性负重运动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6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负重(30%体重)进行一次急性离心运动,包括5 min台阶试验和15次蹲起。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 h、4 h、8 h、12 h、24 h和48 h测定淋巴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血清肌酸激酶(半自动生化仪)、血清皮质醇(γ放射免疫分析仪)、淋巴细胞Fas/FasL和Bax/Bcl-2(Western blot)。结果:淋巴细胞凋亡率在运动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运动后24 h达峰值,其中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 h、4 h、8 h、12 h、24 h和48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48 h较运动后24 h显著性下降(P<0.01);血清CK和Bax/Bcl-2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并行性变化趋势,其中运动后12 h、24 h和48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24 h达峰值,运动后48 h较运动后24 h显著性下降(P<0.01,P<0.05);Fas/FasL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皮质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h、4 h、8 h、12 h均较运动前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运动后12 h达峰值,运动后24 h恢复至运动前水平(P>0.05)。结论:负重运动可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与运动性肌肉损伤、应激激素升高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剂对骨骼肌糖原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因素包括耐力游泳训练、间歇性高强度训练、肌酸和谷氨酰胺,实验期2周,最后进行一次糖原耗竭性运动,测定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GS活性.结果:糖原耗竭运动后1小时,耐力训练大鼠总GS活性和d型GS(潜)活性显著升高(P< 0.05);耗竭运动后6小时,耐力训练大鼠i型GS活性显著升高(P< 0.05);运动后24小时,耐力训练和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总GS活性和d型GS(潜)活性均显著增高(P< 0.05).以GS活性比(i型GS活性/总GS活性)进行观察则见:耐力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1小时、24小时的GS活性比显著降低(P< 0.05),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各时相上GS活性比无显著变化.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耗竭运动后恢复期大鼠GS活性也未见明显影响.结论:(1)耐力训练大鼠在耗竭运动后24小时恢复期中骨骼肌GS活性呈现运动后即刻降低、1小时内迅速升高、6小时后再次降低、24小时后重又增高的波浪式变化;间歇性高强度训练大鼠运动后骨骼肌GS活性延迟性增高.(2)补充肌酸或谷氨酰胺对运动后恢复期大鼠骨骼肌GS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放屁:"真舒服。"放屁是运动时最令人难以启齿的困扰之一。专家指出,运动有助于肠胃蠕动或挤压到肠胃,导致排气,有时还会引起打嗝,这些均属正常反应,是身体在将多余的气体排出来。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少,肠胃逐渐老化,气体容易堆积,运动时会比一般人更常排气。建议不要怕排气,应该尽量多走动,每天5000步。腹部绞痛:"我要深呼吸。"多数专家认为这是血液含氧量不足或肌群无力导致的。呼吸不顺畅、饭后立即运动都有可能导致短暂疼痛。建议先停止运动,缓慢地深呼吸,并轻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运动前要适度暖身;正餐后两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同习练水平的大学生进行不同遍次健身气功·五禽戏运动中和运动后的能量消耗特征。方法:72名18~30岁健康大学生,按习练水平分为熟练组(n=36,男18,女18)和初学组(n=36,男18,女18)。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受试者安静状态、习练1遍、连续2遍、连续3遍五禽戏运动中及运动后的能量消耗。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习练水平下,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不同遍次五禽戏的运动强度、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谢特征。结果:(1)运动中代谢当量(METs):熟练组习练1、2或3遍五禽戏分别为3.18、3.13或3.28,初学组分别为3.12、2.97或3.20;熟练组和初学组不同遍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不同遍次之间熟练组显著高于初学组(P<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熟练组和初学组、男性和女性不同习练遍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运动总能量消耗(TEE):不同遍次熟练组显著高于初学组(P<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熟练组和初学组连续2遍TEE显著低于其他遍次(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力竭组和GSH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安静状态下饲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取样;力竭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运动后即刻取样;GSH组大鼠给予GSH腹腔注射1周后,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运动后即刻取样。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力竭组大鼠心肌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GSH组(P<0.05);力竭组大鼠血清和心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H组(P<0.05)。力竭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H组(P<0.05)。结论: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和(或)SOD活性降低导致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GSH可减轻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化训练对新兵运动应激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教导大队新兵85例,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新兵强化训练前后运动应激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强化训练后,平板运动6级及7级完成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强化训练前(P〈0.05,P〈0.01)。强化训练后,安静时心率显著减慢(P〈0.05),运动应激时心率增速减慢,心率无明显的双峰型;进入恢复阶段后心率的恢复速率显著增加(P〈0.05,P〈0.01)。强化训练后,血压上升的速率显著或非常显著减慢,恢复至运动前血压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强化训练可提高新兵运动耐量,减慢运动应激时血压和心率的上升速率,提高对运动应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