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近年来辅助生育技术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常见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发生率为8.4%~23%,重度发生率为0.8%~3%。我院自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对不孕夫妇采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行宫腔内授精(IUI)180周期及对不孕夫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果纳芬(rFSH)实施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130周期,其中13例发生中度OHSS,7例发生重度OHSS,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必佳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0周期排卵障碍患者在采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卵泡生长治疗,预计有无卵巢过度刺激发生可能分成两组,治疗组37个周期,给予短效GnRH-a达必佳0.05mg,对照组33周期,卵泡成熟后不给予达必佳。观察两组排卵情况、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5个周期有卵泡排出,妊娠率为45.9%,中度OHSS2例;对照组有27周期出现不排卵,妊娠2例,妊娠率6.1%,无OHSS发生。结论HMG促排卵周期中,对于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患者以GnRH-a代替HCG促排卵治疗,其排卵率高,妊娠率高,并能降低OHSS发生率,在临床治疗排卵障碍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简称OHSS)已成为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如缺乏及时的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已经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自2000年 12月-2003年6月在对不孕症患者采用助孕技术过程中,共出现中重度OHSS22例,经积极地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000年12月-2003年6月我中心采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行宫腔内人工受精264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果纳芬(r-hFSH)  相似文献   

4.
97n53围产LHRA一A与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初探/许燕雪…//生殖医学杂志一1996,5(4)一233一236 鉴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人绝经促性腺激素(LHRH一A/HMG)联合给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促排卵,可以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并且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从而设计了该联合用药的短疗程和长疗程两种促排卵方案,治疗42例临床诊断为PCOS、曾用HMG/hCG(人绒毛膜促性腺傲素)或克罗米芬(CC)小CG二个周期未孕或出现OH骆者。结果显示:42例经64个周期的治疗,周期排卵率为70%,妊娠率为67%,达到了HMG八CG治…  相似文献   

5.
官静 《柳州医学》2005,18(2):106-108
随着各种助孕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各种促排卵药的应用,如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其主要并发症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此外,也有报道在自然妊娠、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及多胎妊娠发生OSS者。OHSS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不孕妇女进行促排卵治疗时应注意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孙爱平 《中原医刊》2003,30(24):35-35
在辅助生育技术中 ,大量促排卵药物 ,包括克罗米芬 (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促卵泡激素 (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的应用 ,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院 2 0 0 1年 9月~ 2 0 0 3年 8月不孕症治疗中发生中、重度患者 8例 ,现就其临床经过及防治作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不孕症治疗中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 8例 ,其中原发性不孕 7例 ,继发不孕 1例。 8例中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5例 ,其中 3例妊娠 ;一般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国产人类绝经期促性腹激素(hMG)配伍绒促性素(HCG)的超促排卵作用,50例病人90个周期接受了hMG/HCG超排卵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肌注hMG75u,用B超、宫颈粘液评分及血雌激素、孕激素监测排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停用hMG,肌注HCG5000u促排卵。结果显示:hMG/HCG促排卵治疗排卵率为91.0%,妊娠率为24.0%,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44.0%、OHSS发生时妊娠率显著升高达45.4%,尤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结论:hMG/HCG超排卵治疗不孕症有较好的疗效,国产hMG治疗效果基本与国外产品相近。  相似文献   

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应用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中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助孕技术的不断发展,促排卵药物如纯卵泡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的临床应用,OHSS的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5年4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住院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20例,经诊断符合OHSS的诊断标准[1],年龄28~35岁,病程3~7年。排除精神病史、高血压、严重心血管疾病者及文盲不能合作者和使用过抗焦虑药及镇静剂者。1·2方法1·2·1心理因素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问卷,评定抑郁、焦虑等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来曲唑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性激素及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7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OHSS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就诊时间编号,应用电脑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来曲唑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GnRH-a治疗。对比两组OHSS发生率,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VGEF、AMH水平,超声定量指标[血流指数(FI)、卵巢3D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峰值流速(PSV)、血管血流指数(VF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轻度OHS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度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H、FSH、E2、VGEF、AM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VFI、OV及PSV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重度OHSS发生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ET)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月经周期延长的多囊卵巢(PCO)助孕患者,应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进行超排卵治疗,作为实验组;自身前次 IVF ET治疗周期作为对照组,总例数为 32例.[结果]联合应用组 hCG日 HOMA IR和 E2水平、使用促性腺激素(Gn)天数、使用 Gn总量、获卵数,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胚胎评分、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进行超排卵治疗,可以提高 PCO助孕患者的胚胎质量、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和 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促进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因排卵障碍住院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和GnRH-a组,每组33例,观察两组促发排卵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基础内分泌、周期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流产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诱发排卵优于HCG,可降低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010195促排卵治疗对多裹卵巢综合征息者子宫内膜整合素。v、p3表达的影响压颖…//中华妇产科杂志一2000,35(3)一163一165 为了解促排卵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四、伪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妇女和无排卵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整合素av、伪进行测定。发现正常妇女子宫内膜整合素。v、伪表达在着床窗口期呈现强阳性;而抓米芬(CC)及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抑制。v、伪的表达,Qv、民的表达呈弱阳性;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整合素。v、伪的表达无影响。表明CC、CC击MG…  相似文献   

13.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合用促性腺激素激动剂合用促性腺激素治疗26例顽固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与其中19例前次常规IVF-ET方案治疗的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14.
用国产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简称hMG),治疗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引起的闭经、月经稀少和不育患者23例,共35周期的经验。以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和宫颈粘液评分作为主要监护。结果:23例35个治疗周期中,32个周期有排卵,13例妊娠,其中7例单胎;3例双胎;2倒流产;1例宫外孕。3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简称OHSS)。对hMG的疗效及并发症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月经周期延长的多囊卵巢(PCO)助孕患,应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进行超排卵治疗,作为实验组;自身前次IVF-ET治疗周期作为对照组,总例数为32例。【结果】联合应用组hCG日HOMA-IR和E2水平、使用促性腺激素(Gn)天数、使用Gn总量、获卵数,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均显低于对照组;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胚胎评分、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促性腺激素协同作用进行超排卵治疗,可以提高PCO助孕患的胚胎质量、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和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反复种植失败(38个移植周期)
后获得妊娠分娩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提供诊疗参考。方法报告3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的患者,在我中心进行多次胚胎移植
的临床处理及结局。对这3个病例的临床资料、特点及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例患者经过多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
剂(GnRH-ant)方案促排卵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发排卵,胚胎移植周期9次获得妊娠和分娩。结论对于卵
巢高反应的反复种植失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及GnRHa诱发
排卵的方案,寻找和治疗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能有效预防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的出现,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种类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 H-a)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目前这两类激素,尤其GnR H-a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1GnRH-a(1)作用原理: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分泌的GnR H可刺激垂体分泌FSH和LH,进而刺激卵巢分  相似文献   

1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ane,OHSS)是医源性超促排卵治疗,行卵巢刺激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刺激后其发病率为0.008%~2%。由于辅助生育技术(ART)的广泛开展,OHSS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但重度患者尚属少见,本院成功治愈1例重度Ⅴ级OHSS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衍生物,能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垂体功能受到抑制,导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卵巢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但其对卵巢储备功能是否有影响没有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自1999年7月-2002年7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未发生OHSS患者的各项临床、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HSS组与非OHSS组相比,存在卵巢体积大、获卵数多、妊娠率高的倾向(P<0.05)。中重度OHSS组与非OHSS组相比,还存在促性腺激素(Gn)用药量少、年龄低、过敏体质的倾向(P<0.05)。早发OHSS和晚发OHSS相比,存在年龄低、HCG日血清雌激素值高的倾向(P<0.05)。结论:对OHSS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监测,及早给予相应处理对有效预防或减轻OHSS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