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差异与个体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个体化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脑组织缺血耐受性、脑循环代谢调节机制、脑缺血灶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药物的选择等复杂因素是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差异性与个体化的依据。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正在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个体化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差异与个体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个体化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脑组织缺血耐受性、脑循环代谢调节机制、脑缺血灶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药物的选择等复杂因素是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差异性与个体化的依据。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正在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个体化成为现象。  相似文献   

3.
局灶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局灶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并非是固定的,统一的,而是一个个体化的,动态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侧支循环,血压,卒中类型,年龄和并发症等。在治疗中,把具体患者的治疗时窗个体化,针对缺血病理生理各个环节综合治疗将人脑梗死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4.
杨弋  杨薇  吴江  王守春  王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3):2330-2331
目的探讨氙-CT对脑梗死急性期接受溶栓治疗患者脑血流量的评估作用及价值。方法用氙-CT对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脑血流量测定,根据脑血流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结果1例患者发病时间在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但脑血流测定显示缺血区域脑组织大部分在不可挽救范围内,为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2例患者发病时间超过传统的溶栓治疗时间窗,但脑血流测定显示缺血区域脑组织大部分在可挽救范围内,为患者选择溶栓治疗,患者恢复较好。结论氙-CT可定量描述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脑血流量,从而为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多种功能成像不仅能显示形态学变化,而且能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2]。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挽救缺血半暗带的有效手段,临床主要应用"缺血时间窗"作为溶栓治疗的选择标准,缺乏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具有严重局限性,因此利用影像学方法诊断急性期脑梗死,从而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评价预后,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传统MRI技术对急性期脑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的评价非常有限,而MRI新技术为急性脑梗死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时间窗与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东莞康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A组(发病时间4.5 h)与B组(发病时间4.5~8.0 h),每组35例。A组患者行常规时间窗动、静脉溶栓治疗,B组患者行扩大时间窗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28 d Barthel指数(B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时间窗与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扩大时间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未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脑梗死后早期其周边区可能形成一个"缺血半暗带",其中的脑细胞处于非功能状态,一般认为"半暗带"在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有效灌注,可全部或部分恢复功能,这个时间就是脑梗死可治疗的时间窗。关于时间窗,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这个时间窗有多长?不同药物溶栓治疗时间窗会一致吗?静脉与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一样吗?时间窗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怎么评价等等。20年来,人们通过临床试验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做了许多的努力,以期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早期溶栓治疗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措施,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时间窗、常用溶栓药物和溶栓给药方式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水平,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糖调治技术预防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初发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6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2例、对照组203例。两组基本二级预防措施一致,治疗组实施3个阶段6个层次的个体化血糖调治技术,对照组控制糖化血红蛋白<6.5%。随访第3、5年两组功能健康水平、终点事件、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治疗组第3、5年功能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5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血糖调治技术预防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及复发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高血压调治技术预防老年人脑梗死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初发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基本二级预防措施一致。对照组目标血压140/90mmHg左右,治疗组实施4个方面个体化的最佳目标血压水平,保持长期持续性稳定。随访3a后对其终点事件和功能健康水平分别进行评定。结果随访3a,治疗组功能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终点事件脑梗死再发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高血压调治技术预防老年人脑梗死再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结合常规序列扫描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首次诊断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伴脑梗死患者62例,分为不明时间窗组22例和明确时间窗组40例。对不明时间窗组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DASL等检查,2组先行静脉溶栓,后续行血管内治疗。血管再通采用脑梗死溶栓实验(TICI)分级,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843)。治疗后,2组血管再通均达到TICI分级2b或3级,2组TICI分级、治疗7dNIHSS评分、治疗90dmRS≤2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不明时间窗组和明确时间窗组治疗7dNIHSS评分明显降低[(7.3±4.1)分vs (18.2±4.2)分,(6.3±5.7)分vs (16.6±6.5)分,P0.05]。结论 3DASL-DWI与FLAIRDWI双不匹配技术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糖、血压、治疗时间窗对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32例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血糖水平、血压高低、治疗时间窗长短分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D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h内选择性动脉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血糖、血压水平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脑中,根据患者的发病的时间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8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发病至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发病至治疗时间为4.5~8.0 h)和对照组(发病至治疗时间4.5 h),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 d、14 d、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及溶栓后14 d、90 d Bathel指数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预后良好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 d、14 d、90 d NIH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7 d、14 d、90 d NIHS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4 d Ba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后90 d Bathel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4 d、90 d Ba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非症状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时间窗为4.5~8.0 h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窗4.5 h的患者相当,但治疗时间窗4.5 h的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更优,因此治疗时间窗为4.5~8.0 h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也应尽量选择rt-PA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结论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病因复杂,除了常见原因之外尚需注意少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疾病,目前认为溶栓是首选治疗措施,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窄,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治疗时机,抗凝治疗则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我院近2年来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椎基底动脉系统(VBA)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窗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71例VBA脑梗死患者,按照发病-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发病-溶栓治疗时间<3.0 h内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发病-溶栓治疗时间在3.0 h~4.5 h之间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5 d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治疗后90 d时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溶栓治疗7 d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8,P=0.418);两组患者溶栓治疗7 d后脑出血率、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7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BA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在时间窗3.0~4.5 h与时间窗<3.0 h近期效果相似,死亡风险相当,但时间窗<3.0 h患者可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发病后经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其中血肿型32例,非血肿型23例;经综合治疗后,基本痊愈14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0例,无变化5例,死亡1例。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应按个体化处理原则,其预后与梗死面积、梗死部位、出血量及伴发疾病等密切相关,并且治疗越早越及时,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压、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00例(观察组),并行CISS分型,同期选择非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压和血尿酸水平,分析血压、血尿酸与脑梗死CISS的关系.结果 高收缩压与各亚型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r =0.77,P<0.01).结论 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此对临床个体化预防与治疗脑梗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关键是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尽快遏制病变发展、逆转损害的神经功能.目前认为有效治疗的时间窗为发病后6 h内,即脑梗死的超急性期.常规影像检查(包括CT和MRI常规序列)尚不能判断和评估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较低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