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螺旋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VE)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53例检者行容积扫描,包5拓鼻腔及鼻旁窦13例,喉部4例,气管和支气管20例,胃和结肠16例。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内镜的影像,应用Fly through软件沿管腔中轴方向推进观察。全部病例(正常者除外)均经纤维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鼻腔及鼻旁窦、喉部、气管、支气管及胃、肠腔CT仿真内镜获得类似于纤维内镜显示空腔器官腔壁或腔内病变形态的效果,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结论:CT仿真内镜提供了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纤维内镜的补充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CT仿真冠状动脉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对40例可疑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层厚1.25mm,B波后70%相位重建,造影剂150m1,注射速度3—3.5m1。全部病例完成血管CTVE重建,并与DSA比较。结果:CTVE良好地显示了血管内壁、内膜钙化、软斑块及狭窄。结论:CTVE集内镜与CT血管成像(CTA)的优点于一身,可以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技术已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如在气管、支气管、喉部、结肠、膀胱、血管等部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中耳结构应用报道较少。本文对78例病人双耳(156只耳)听骨链进行CT仿真内镜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CT仿真胃肠内窥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CT 容积扫描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结合产生了CT 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此技术在胃肠道应用中的操作方法、扫描条件选择、病人检查前准备、图像分析、发现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与纤维内窥镜比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均有学者研究。目前的研究认为1 、胃CTVE 检查,可得到类似光学纤维镜所见的胃腔内表面轮廓,还可结合横断图像观察病变对胃外浸润的情况,病人无痛苦,检查无盲区,因此,胃CTVE 具有取代钡餐检查的可能。2 、小肠CTVE 检查是可能的,对大小4 m m 以上的病变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其临床意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3 、CTVE 有利于发现患者结肠内0 .5cm 以上的隆起息肉。作为非侵入性的方法,结肠CTVE 检查安全、快捷、病人无痛苦。因此,结肠CTVE 有望成为结肠、直肠息肉理想的普查工具。虽然此技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显示了其在医学教育、影像诊断及减少侵入性治疗诸方面的巨大潜能。本文结合文献和作者有限的经验,就此技术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局限性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小肠CT仿真内镜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小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321例病人采用内镜插管法充气(9例)或口服产气粉加逆行注气(21例)的方法进行多层螺旋CT小肠段仿真内镜研究。对照组14例采用口服10%的300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方法充盈小肠10例小肠病变CTVE表现与手术和其他检查方法对照。结果:小肠扩张程度以充气法好于服造影剂法。10例小肠病变CTVE表现能较正确地反映病变在肠腔内的改变(对照手术结果).结合CT容积扫描的MPVR与横断面图像,在显示病变位置、范围、腔内外和周围组织情况等方面有其优越性。结论:小肠CTVE检查技术操作简单,安令.无痛苦,是一项有待开发的新的检查项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B)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5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中心型肺肿癌27例,气管癌2例,肺癌术后4例,支气管憩室1例,正常支气管18例。原始图像预处理后,传至计算机工作站,CTVB用“导航”软件进行观察。结果 CTVB逼真地显示气管、支气管腔、软骨环、隆突、左右主支气管至5级支气管的开口,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27例心型肺癌中,肿瘤呈肿块状或结节状,引起支气管狭窄23处,闭塞4处,肿瘤附近气管、支气管环模糊变平或消失,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一致。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呈光滑的盲端。支气管憩室在CTVB上呈局限性凹陷,在SSD上呈局限性突出。CTVB还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不能通过的狭窄处,或从远端向近端观察。结论 CTVB是一咱新的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腔的方法,可部分代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轴位和MPR图像,能同时显示管壁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不能观察支气管粘膜病变或获取组织学标本是其主要限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T中耳仿真内镜的检查方法、镜下表现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10例正常及30例耳部流腕、外耳道闭锁、听力下降患者行容积扫描,床速1mm/s,准直器宽度1mm,螺距1.0;对两侧颞骨用高分辨骨算法小视野重建,间隔0.2mm,图像传入工作站,利用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中耳仿真内镜图像。结果 移动仿真内镜,能清楚显示外听道,中耳腔内、外、前、后内表面,还可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8.
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仿真内镜对鼻腔及鼻窦病变的显示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健康志愿者6例及临床疑为鼻部病变的患者30例共71例鼻腔,分别进行CT仿真内镜及硬管内镜检查,将两种方法所得显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利用Wilconxon Wtest和x^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鼻腔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VE与RE有良好的一致性,VE可完整显示大部分未受侵犯的结构及大的病变;VE较RE能更清楚完整地显示鼻窦肿瘤、囊肿和息肉,本组显示例数均多于RE。结论:VE具有操作简便、无生、多入路方式及多观察方向的特点。对鼻腔病变的诊断上,VE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对鼻窦病变的诊断,VE有一定优势,可作为一种主要手段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王东  张挽时  熊明辉  徐家兴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0,16(2):74-76,F003,F004
目的:探讨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CT仿真喉镜(CTVL)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采用层厚3.0mm,螺距1.0,1.0mm间隔对10例还和2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患者进行CTVL成像,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CTVL能清楚显示正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19例头端CTVL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1例声带息肉显示明显不如后者;2例从足侧观察肿瘤与声带和前联合的关系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CTVL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易观察病变的表面状况,难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及不能观察喉内结构的活动情况。结论:CTVL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能清楚显示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0.
郭蕾  陈绍红 《放射学实践》2006,21(2):194-196
胃部病变的诊断一直以钡餐和纤维内镜及镜下活检为主要手段。CT仿真内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自1994年Vining等[1]最先报道以来,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空腔器官的临床应用,具有无创性,快速适时的成像特点,患者耐受性好,临床适应证广等优点而倍受医学影像学和临床医生的关  相似文献   

11.
CT仿真内窥镜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CT新技术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及正常人(鼻部17例、喉7例、气管支气管5例、胃4例、结肠7例)行螺旋CT扫描后经软件处理进行仿真内窥镜成像,并与纤维内窥镜、手术所见对照研究。结果:CT仿真内窥镜显示正常解剖结构、病变位置,范围与纤维内窥镜所见类似,并可进入纤维内窥镜无法到达的腔道,如副鼻窦内、狭窄的管腔内以及梗阻病变的远端。结论:CT仿真内窥镜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法,可作为纤维内窥镜的补充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以手术病理或电子内镜检查结果为最终判断依据,对40例患者进行CTVE检查,探讨该检查手段的检查前准备,扫描参数,三维后处理方式及其与原始图像相结合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比较CTVE的肿瘤显示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程度及各种重建方式对胃癌显示的有效性。结果 CTVE检查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75%,准确性为95%,漏诊率为3%,误诊率为2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和72%。结论 多层螺旋CTVE多种重建方式结合原始图像的使用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仿真鼻腔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鼻腔的CT仿真内镜(VE)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初步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 20例患者(40个鼻腔)进行VE检查,其中9例(18个鼻腔)进行纤维内镜(FE)检查,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VE成上螺旋CT扫描;CT资料转运;内镜图像重建和实时三维显示3个基本步骤构成。VE图像重建采用IRIS-Explorer软件包。结果 VE能清楚地显示鼻腔内解剖结构、鼻中隔弯曲、鼻道狭窄和阻塞、鼻甲肥大和直径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结肠三维成像与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仿真内镜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应用Lightspeed 16CT对26例纤维结肠镜活检证实的结肠癌(19例)和结肠息肉(7例)进行容积扫描.在AW4-2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和仿真内镜观察.并与纤维结肠镜结果相比较。结果 25例三维成像效果良好.仿真内镜与纤维结肠镜显示基本一致,1例因肠道准备不彻底,成像效果欠佳,但不影响诊断;CT仿真结肠镜(CTVC)结合2D多平面重建(MPR)和透明显示(Raysum)图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定性。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内镜结合三维成像能达到与纤维结肠镜同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加上MPR、RavSun图像技术可以提供比纤维结肠镜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多层面CT仿真内镜对中央气道良性病变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在中央气道良性病变评价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中央气道良性病变,包括解剖性异常5例(气管性支气管2例、气管憩室1例、先天性支气管闭锁1例、食管气管瘘1例),炎症性病变1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9例、复发性多软骨炎3例、慢性炎症瘢痕2例)和其他10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撕裂2例、支气管腔内血凝块1例、支气管腔内痰栓5例、血管压迫2例)。痰液经CT复查或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其余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Fibrobronchoscope,FOB)及活检证实。采用多层面CT机,准直2.5mm或5mm,p=1.25或1.75,重建间隔1.6mm或2mm,容积性VE观察。结果:解剖性异常和痰液栓VE明确诊断(12/12),显示详细;其他气道良性疾病能一定程度上显示补充信息,对有辅助定位及判断良性狭窄的程度或范围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与FOB有较好的一致性(22/24)。结论:VE能充分显示良性病变,对横断面起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解剖性异常和多数痰液栓能明确诊断,可免除FOB或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仿真内镜在骨性椎管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成像在骨性椎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正常人的骨性椎管(颈段椎管13例,胸段椎管7例,腰段椎管10例)和36例椎管疾病(椎体外伤性压缩骨折12例,病理性压缩骨折10例,椎体骨质增生10例,椎体滑脱4例)行螺旋CT扫描,对其横轴位原始图像(2D)和CTVE进行比较。其中8例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0例正常椎管和36例病变椎管均成功地进行了CTVE成像,CTVE成像相应地显示了2D原始图像所显示骨性椎管正常以及病理改变的内表面,以及手术所见。结论:螺旋CT的2D原始图像结合CTVE成像,能更全面、整体地显示骨性椎管的改变,为临床提供更加充实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耳蜗发育畸形HRCT及蜗神经孔CTVE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蜗发育畸形和蜗神经孔发育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本院经耳科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耳蜗发育畸形的52例患者HRCT原始图像,观察耳蜗发育畸形的不同类别,用CTVE技术显示内听道底蜗神经孔形态。结果:52例中耳蜗不发育3例,耳蜗发育不全2例,不完全分隔Ⅰ型7例.不完全分隔Ⅱ型20例,共腔畸形4例,蜗神经孔发育不良10例.蜗轴缺如6例。结论:HRCT能准确显示各类骨性耳蜗畸形的特征.CTVE可立体直观的显示各类畸形伴随的蜗神经孔的螺旋形态的改变.是HRCT二维图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仿真喉镜(CTVL)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作CTVL成像,并与轴位、纤维喉镜和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CTVL能显示39例(97.5%)病变,对观察假声带和前联合受侵优于轴位;36例头端CTVL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4例不如后者;6例足端CTVL所见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CTVL不能观察喉内结构的活动和组织的颜色变化、难以判断病变的性质及不易显示病变的深部浸润状况.结论CTVL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部病变的部位及侵犯范围,是轴位图像和纤维喉镜的有力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CTVE)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利用螺旋CT扫描的容积数据行仿真内镜成像,并与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法(MPR)进行比较。结果 27例CTVE清楚地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及内膜片,4例由于伪影干扰图像质量欠佳;21例直观、清晰地显示了腔内破口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主动脉分支血管开口的关系,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为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显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影像,CTVE结合轴位及SSD、VR、MPR图像,能为临床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全面、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