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治疗时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行气管切开术的OSAHS患者资料。行气管切开术原因分别为同时行舌根舌体手术8例;肥胖、颈短2例;气管插管困难3例;三平面手术3例;在ICU监护结束拔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3例。结果在先行气管切开术保障下,16例手术顺利。3例ICU监护结束拔管后发生呼吸道梗阻者,在行气管切开后呼吸梗阻解除,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术在在重症OSAHS手术治疗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地位,对某些特殊患者仍是保证手术后安全的重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的疗效,作者对28名(男20,女8;年龄22~77岁)接受气管切开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行回顾性研究,所选用指标为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及动脉血气分析。根据气管切开术前是否行PSG检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组1术前全部接受PSG检测确诊为OSA(23例);组2为接受与睡眠呼吸暂停不相关的上气道及上消化道手术者为防止其呼吸道阻塞而行气管切开术,在欲封闭造瘘口前行PSG检测确定患有OSA(5例)。组1患者又根据是否合并心肺功能失代偿分为1a和1…  相似文献   

3.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管狭窄病变而定。  相似文献   

4.
李玲波 《耳鼻咽喉》2003,10(5):277-278,279
目的 探讨头面颈部烧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有关注意事项。方法 对36例头面颈部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进行同颐性总结。结果 36例病人均在伤后12~7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解除了上呼吸道梗阻,清除了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缺氧状况,提高了严重烧伤病人的治愈率。本组治愈3l例(86.1%),死亡5例(139%)。结论 对头面颈部烧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12小时内为宜,拔管选择在手术后2周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ORRP)气管切开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气管切开的拔管时机。方法:对31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JORR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JORRP的发病年龄、气管内播散的部位、疾病侵袭性、病变生长方式等临床表现。结果:31例JORRP患儿共行气管切开术32例次,3例次为手术后1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气管内无乳头状瘤生长,其余29例次气管内均有不同程度的乳头状瘤生长;20例次拔管患儿中,拔管3个月以上者气管内未见乳头状瘤生长。结论:JORRP患儿应尽量避免气管切开,已行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及早拔管,避免乳头状瘤向气管内发展,拔管时机可选择在乳头状瘤生长较少时,可于手术结束后即刻拔除,或术后堵管24h后拔除。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附104例分析)彭增龙1林湘如1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功能障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手段,我院1984~1995年行气管切开术104例,现报告于后,并对其病因、手术目的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行气管切开术104例中,男81,女2...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手术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管切开手术观念的变迁宋国平气管切开术最早仅用于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但近年来,因下呼吸道及中枢性病理因素所行气管切开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气管切开术的意义。近10年来,我院行气管切开术29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烧伤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常需经气管切开术置入气管导管以解除下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是此手术可能导致气管内大出血,一旦发生,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下面报道1例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大出血。 患者男,49岁。因瓦斯爆炸致全身多处火焰烧伤16h而于1996年8月1日急送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体查发现:头、面、颈、四肢及会阴等多处烧伤面积达74%并有呼吸道烧伤。入院后即行气管切开术,置F-18号导管,术后常规护理,期间曾经多次植皮手术。9月12日lpm出现呼吸急促,从气管导管处喷出鲜红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儿童呼吸道特殊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儿童呼吸道异物的临床资料,5例(3.14%)经气管切开术取出,其中2例为特殊类型异物。结果 159例儿童呼吸道异物中156例(占98.1%)经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1例使用特殊类型导管取出,2例死亡。5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取异物(0.63%),2例为特殊异物。结论当呼吸道异物阻塞较为严重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难以取出的特殊异物时,气管切开术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并有助于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在治疗头面颈部烧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烧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有关注意事项。 方法对36例头面颈部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6例病人均在伤后12-7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解除了上呼吸道梗阻,清除了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缺氧状况,提高了严重烧伤病人的治愈率。本组治愈31例(86.1%),死亡5例(13.9%)。结论对头面颈部烧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12小时内为宜,拔管选择在手术后2周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
声带瘫痪是早期婴儿喉喘鸣的第二个常见病因,多达52%的患儿不能自愈,双侧声带麻痹常因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术。如双侧声带瘫痪经治疗仍不能技管,构状软骨切除术是选择手段之一。回顾分析接受构状软骨切除术的双侧声带瘫痪患)L30例,瘫痪原因2/3为先天性,余为后天各种因素。16例因伴发病变需气管切开术,平均年龄3.1岁(其中13例先天瘫痪在生后1月内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到构状软骨切除术时间平均为4.1年(0~12年)。构状软骨切除术术前作纤维喉镜或直达喉镜及必要的放射学与肌电图检查确诊。19例经喉正中裂开构状软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喉气管狭窄(LTS)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其主要发生原因是气道损伤,常见于气管插管、颈部外伤及气管切开术后,成功的治疗有赖于准确的诊断。诊断包括确定阻塞的部位、长度、程度及相关的复合病变如声带麻痹、气管软化和气管食管瘘。病变简单者的治疗方法包括喉内类固醇注射、喉内扩张及内窥镜下清除喉内阻塞,病变复杂者须行手术治疗。本文报道20年间手术治疗60例LTS的体会。男39例,女21例,因气管插管时间过长或损伤所致者25例,气管切开术后21例,外伤后9例,自发性4例,气管软化1例;单纯声门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及防险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法及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因堵管或脱管而致窒息死亡的发生。方法:346例患者因不同原因行气管切开术,依其气管切开以上气道是否阻塞(包括医源性及病变自身),结合患者年龄、精神状态及自救能力分为安全类、危险类(包括永久性和暂时性)和相对危险类3型;并提出相应的术中治疗对策和术后护理措施。结果:安全类160例;危险类17例,其中永久性危险类12例,暂时性危险类5例;相对危险类169例;采用相应的手术对策和护理措施后,住院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套管堵塞及脱管致窒息死亡的发生。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的安全性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通过采用相应的手术及护理对策,可以减少术后窒息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减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发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和教训,分析手术后气管切开病例原因,提出避免行气管切开术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5年258例行改良UPPP手术的OSAHS患者围手术期处理、麻醉药物选择、术中及术后呼吸道管理。根据是否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分为A组(32例无系统处理)及B组(226例接受系统处理)。术前均给予2~3d常规抗生素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前均未行气管切开术。B组中对多道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为“双50”(即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0次/h且最低血氧饱和度〈0.50)的68例患者术前行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1~3周,麻醉中选用分解代谢快的麻醉药,手术应用改良的压舌板。结果A组术后3例(9.4%)行气管切开,其中2例由于术后出血,1例因术后喉水肿;B组术后无气管切开病例;两组比较,X^2=21.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原发性出血3例(9.4%),B组患者无术后原发性出血。两组比较,X^2=21.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5例(15.6%),B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26例(11.5%),两组比较,X^2=0.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伤口裂开及反流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合适的麻醉药物使用、彻底的术中止血,可有效降低UPPP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9986 6月-2000年6月收治的JORRP 38例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9岁,首次诊断平均年龄3.5岁,平均手术3.45次,术后并发叭功能障碍8例(21.05%),气管切开19例(50.0%),6例气管造口有乳头状瘤传播(31.58%),结论:JORRP是儿童最常见的喉部肿瘤,由于易复发,常需多次手术:手术应注意保存喉部正常组织,气管切开要慎重,以防 病变局接种和邻近器官传播。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气管切开术(附21例分析)冯振山,郭兆燕,赵永红重症多发性神经根炎因具有严重呼吸困难及分泌物潴留,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故需行气管切开术治疗。本文总结1981~1989年施行气管切开治疗的21例患者。其中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14例,呼吸麻痹...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峡位于上数气管环前,常阻碍气管切开术,虽可向上或下方牵引或钳夹、缝扎法离断,担较费时,该作者自1968年后用电灼切断法,较传统方法快速。为证实电灼法既可迅速完成气管切开术,又与传统方法一样安全、稳妥,对159例次(回顾研究145例、前瞻研究14例)进行了观察(曾行甲状腺手术及12岁以下儿童未列入)。对比钳交结扎法(2组)和电灼离断法(1组)在年龄、性别、麻醉法、切开前通气方法、手术时间、失血量、同期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后果等方面有否差异。回顾组145例中,1组80例,2组65例(35例仅牵拉即暴露,30例钳夹结扎)…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声门下狭窄是气管插管后的主要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环状软骨裂开、气管切开及喉气管重建手术。气管切开术有0~24%的致死率,并增加护理喂养难度,发音期幼儿失去发育。该文介绍了10例因首次插管引起声门下狭窄患儿(早产儿),体重0.6~s.skg,全部行经鼻再插管,s周内6例拔管成功。‘例不能拔管,行气管切开术,1例带管生存,1例死于与声门下狭窄无关疾病,2例拔除气管套管,无须行喉整复手术,呼吸通畅,发育正常。研究证明,新生儿初发声门下狭窄,在镇静条件下,经鼻再插管,可以压迫炎性肿胀组织,保持正常的气道,促…  相似文献   

19.
儿童喉气管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9年来42例儿童后天性喉气管狭窄,年龄自15个月到14岁,平均8岁。主要病因有气管切开术后;喉气管外伤;复发性喉乳头状瘤术后;气管内插管等。全部病例狭窄严重,依靠气管切开呼吸。采用不同的喉气管重建术。结果40例病人经1 ̄18年随访,36例(90.0%)拔除气管套管,治愈。结论:①提高气管切开术技术,可以减少儿童喉气管狭窄发病率;②3岁以上儿童可以进行喉气管重建术;③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喉气  相似文献   

20.
1970~1994年间实施902耳镫骨切开术或镫肯切除术,其中74耳因失访、拒绝术后听力检查、术前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缺损等原因除外,对其余828耳手术进行回顾性复习。其中女性570耳(68.8%),男性258耳(3.2%);234例为一侧病变,297例为二侧病变。左耳425耳(51.3%)、右耳403耳(48.7%)。年龄8~83岁(平均41岁)。随访期1~243个月,平均12.8个月。病人分首次手术和修正手术二组。首次镫骨切除术600耳,其中536耳(89.3%)使用House钢丝假体,19耳(3.17%)用Shea活塞,7耳(1.2%)、6耳(1%)、3耳(0.5%)分别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