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用氯沙坦与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7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5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氨氯地平组与氯沙坦组,观察两组患者联用胺碘酮复律后对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联用氯沙坦对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及左房内径的作用优氨氯地平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用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减少房颤的复发以及缩小心房内径等方面的作用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2.
刘蓉昕  吕晓红  程苏晶 《吉林医学》2009,30(23):3018-301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胺碘酮复律,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小剂量缬沙坦(40mg),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变化。结果:缬沙坦与胺碘酮联合组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胺碘酮。结论:缬沙坦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防止房颤复发,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8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试验组给予胺碘酮+替米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房颤复发情况和左心房内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试验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为82.9%(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房内径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复律成功后胺碘酮联合螺内酯治疗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对预防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64例复律成功的持续性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与胺碘酮联合螺内酯组(联用组,32例),观察两组房颤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类型。结果:胺碘酮组和联用组分别有31例和30例患者完成研究。随访期间,胺碘酮组房颤复发19例(61.3%),平均复发时间(4±4)个月;联用组房颤复发11例(36.7%),平均复发时间(8±5)个月。两组房颤复发率和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房颤复发的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复律后胺碘酮联合螺内酯具有更好的预防房颤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淑芬  孙晶  吴莉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49-149,152
目的:了解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房颤复律的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观察组和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组,随访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的效果。结果:随访1年,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组复发率为43.4%,胺碘酮观察组为26.0%,治疗后治疗组左房内径缩小。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左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方法:将45例经药物复律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超过7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氯沙坦100mg/d,胺碘酮0.2g/d;对照组20例给予胺碘酮0,2g/a。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复律后次日和6个月左心房功能变化,心房颤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与复律后第2天相比左心房内径(LAD)缩小、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提高(P〈0.01),左房舒张末期容量(LAEDV)和左房收缩末期容量(LAESV)均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复律后6月,观察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16%(4/25),较对照组35%(7/20)显著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长期应用可逆转左心房扩大,改善左心房功能,对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65例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予胺碘酮,试验组予胺碘酮+缬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左心房内径。结果:有63例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31例,试验组32例,试验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1%与51.6%,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徐占领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09-210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对照组)、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组(治疗组),治疗随访时间1年,比效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8.88%、47.6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测得他们的超声心动图治疗组患者LAD、LAEDV及LAESV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的LAEF均明显增加,但治疗组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及改善左心房功能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组应用胺碘酮加缬沙坦,观察6、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增大,但较对照组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应用能提高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且延缓左心房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其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52例房颤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射频消融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25例)给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加厄贝沙垣组(B组,27例)给予胺碘酮加厄贝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大小及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A组房颤发生率(28%)明显高于B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左房内径较A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观察治疗24小时、3天和7天时房颤的转复情况.在房颤复律后,继续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评价两组窦律的维持效果.结果:两组在24小时及3天时房颤的转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7天时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年时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左房内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联合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节律控制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联合口服胺碘酮维持治疗6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观察电复律成功后窦性节律维持情况及相关并发症;中长期(>8周)随访房颤复发情况,观察维持组(房颤不复发)和复发组患者的年龄、左房直径及房颤持续时间.结果:59例房颤患者电复律(95.2%)即刻成功,3例(4.8%)复律无效;54例(87.2%)早期有效,早期复发5例(8.0%);晚期有效43例(69.4%,维持组),晚期复发11例(17.7%,复发组);维持组和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及左房直径比较,维持组明显低于复发组(P<0.05).结论:电复律联合胺碘酮维持治疗对持续性房颤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具有疗效好及风险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转律及窦性心律维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应用胺碘酮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心房颤动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组LAD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房颤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 hs-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可明显抑制心房重构、改善心功能,提高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律转复率,降低复发率,作用优于单独应用胺碘酮,并能有效降低血清 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胺碘肤酮对特发性房颤的复律及逆转左房内径的作用.方法将92例持续性特发性房颤病人,分为胺碘酮组47例,普罗帕酮组45例.计算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LAD)、E峰、A峰以及E/A比值.结果胺碘酮组及普罗帕酮组,均可使特发性房颤复律,服药12个月后胺碘酮组有87.8%的患者未复发,而普罗帕酮组仅58.14%的患者未复发(P<O.01).随访3、6、12个月胺碘酮组左房内径逐渐缩小,左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而普罗帕酮组左房内径改变不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不如胺碘酮组.结论胺碘酮维持阵发性特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的疗效和逆转左房内径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5.
仝峰  杨琴  司大妞 《中原医刊》2011,(14):63-65
目的评价螺内酯、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1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螺内酯组(A组n=41)、胺碘酮+厄贝沙坦组(B组n=41)、胺碘酮+螺内酯+厄贝沙坦组(C组n=41),随访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经。结果试验终点时,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70.0%、B组69.2%、C组87.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左房内径大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厄贝沙坦单药加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两药联合优于单药疗效,并能进一步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8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胺碘酮对照组(42例)和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40例),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房颤复律维持情况,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组房颤治疗6个月和1年时转复维持有效率分别为90.47%和71.42%;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转复维持有效率为92.50%和87.5%,1年时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1年时患者左房内径分别为(37.5±1.7)mm和(34.8±1.9)mm(P&lt;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后窦性心率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且副作用小,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缬沙坦治疗组42例和非洛地平对照组40例,两组均联用胺碘酮,分别观察治疗1年后对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和左房内径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对窦性心律的维持,减少房颤的复发优于对照组(P〈0.05),减小左心房内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后窦律的维持,减少房颤的复发以及缩小左心房内径优于非洛地平加胺碘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复律后复发的效果及对左心房内径的影响。方法: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在常规抗凝及口服胺碘酮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0例和氨氯地平组30例。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房内径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厄贝沙坦组房颤复发14例,占46.7%,氨氯地平组22例,占7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房颤转复12个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可逆转左房扩大,对房颤复律后复发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40例和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B组)39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房颤复发中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79.5﹪,B组房颤复发中位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0.
彭刚  李帆 《中外医疗》2012,31(34):9-10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及阿托伐他汀钙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48例,药物或食道调博复律后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d,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后测定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房内径观察组治疗1年后有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及阿托伐他汀钙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