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氟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脉压差(PP)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2例,在常规降压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和常规治疗组(30例,予以常规降压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月及1年时血脂、PP及颈动脉IMT差异。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6月开始各血脂指标及PP[(66.9±7.3)mmHg比(53.1±6.2)mmHg]、IMT[(0.97±0.42)mm比(0.76±0.29)m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脉压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降压组(A组,32例)及常规降压组(B例,30例)两组。阿托伐他汀用量每天10-20mg,晚餐时顿服,时间1年。分别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TC、TG、HDL—C、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颈动脉TMI值缩小,血中TC、TG、LDL—C浓度下降,HDL—C浓度上升,hsCRP水平降低(P均〈0.01),B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常规降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伟  孙耀东 《山东医药》2010,50(37):64-65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5例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用彩超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数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脂明显改善,双侧颈动脉IMT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明显缩小(P<0.05或<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地降低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清CRP,稳定并逆转CAS斑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随机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治疗外,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后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患者TC、LD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缩小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降低hs—CRP水平,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5.
李红云  韩迪  王乃东 《山东医药》2007,47(34):65-66
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及常规疗法+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分别治疗脑血栓患者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其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均〈0.01),6、12个月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减少(P〈0.05,〈0.01)。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脂、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同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UAP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RP(hsCRP)水平,并以LDL-C和hsCRP中位数水平为基础将受试者分为4组,所有入选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和12个月时测定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sCRP水平,以及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经瑞舒伐他治疗9个月,高LDL-C,高hsCRP组颈动脉斑块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12个月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并且,高LDL-C低hsCRP组颈动脉斑块积分下降程度不如低LDL-C高hsCRP组明显;而低LDL-C低hsCRP组颈动脉斑块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CRP的检测可以作为是否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参考指标,尤其是对于那些LDL-C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混合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服用同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并加用缓释烟酸。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大小。结果观察组 baPWV、AB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能更好地抗动脉硬化,抑制斑块生长,甚至缩小斑块,改善动脉弹性,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压、血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指标,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降压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改变。方法:将23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IMT增厚≥0.9 mm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A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d;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C组仅服降压药。3组均于用药18个月后以多普勒超声复查颈动脉IMT和斑块的变化。结果:联合辛伐他汀组或阿托伐他汀组IMT显著降低,斑块缩小,且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更加显著(P<0.05);单独降压治疗组IMT和动脉斑块无明显变化(P=0.052)。结论:降压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显著减少IMT厚度和斑块大小,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mg。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血脂测定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形态、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等指标,测评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血清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TC、L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的IMT、斑块检出率及颈动脉斑块积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血脂,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甚至逆转、缩小斑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血脂正常的C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每晚20 mg,连续服用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血脂LDL-C、IMT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HDL-C升高(P<0.05),TC、TG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CAS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其血清Hcy水平,调整脂质成份的结构并能减低CA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各39例: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决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他汀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及炎症反应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5~2013-04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彩超检查颈动脉显示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93例(观察组),不伴有颈动脉斑块39例(对照组)。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血清TC和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两组的hs—CRP、TG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高TC和高LDL-C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而hs-CRP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入选的187例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总动脉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LYH组与无LYH组。结果①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s—CRP分别为(6.34±1.35)mg/L和(2.34±0.53)mg/L,LVMl分别为(138.6±16.8)g/m。和(105.5±8.5)g/m2,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LVMI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②LVH组和NLVH组血清hs—CRP分别为(6.42±3.53)mg/L和(2.75±1.08)mg/L,IMT水平分别为(2.89±0.46)mm和(0.72±0.23)mm,LVH组血清hs—CRP、IMT均高于NLVH组(P〈0.01,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LVMI及IMT均呈直线正相关(r=0.58,P〈0.05;r=0.53,P〈O.05)。结论血清hs—CRP与LVMI、IMT均密切相关,表明hs—CRP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并且可能在高血压心血管重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选择79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者,增加剂量至10mg,试验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为2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血压、TG、TC、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服药28周后,两组IMT、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IMT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TG、TC、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IMT消退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探讨其对大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高分辨超声测量IMT,并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IMT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IMT值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水平,可能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此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EH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EH+DM组,60例),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采集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数据并收集患者其他一般情况数据.结果 EH+DM组及EH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升高,EH+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H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一旦合并糖尿病,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均增加,更易形成斑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96例MS患者进行调查,每位患者均测RHR、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按RHR频率分RHR1组:RHR〈70次/min,RHR2组:70-80次/min,RHR3组:RHR〉80次/min。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RHR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1);且RHR与FPG、TG呈正相关(FPGr=0.24,TGr=0.24,P〈0.05)。结论MS患者RHR与IMT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水平,探讨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高剂量两组各36例,在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上,低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一天,高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一天,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6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血清hs-CRP和IL-6水平都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D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血清hs-CRP和IL-6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尤其使用大剂量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脂水平,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