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3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肠梗阻。3例患者均予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2例加阑尾切除术。随访至今,1例手术1年后出现粘连性不全肠梗阻症状,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腹茧症术前明确诊断困难,CT是主要的诊断方法,术中应切除纤维包膜、松解肠粘连。  相似文献   

2.
腹茧症2例     
1 病历摘要例1,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2小时入院,以往体健。查体:T37.5℃,P75次/分,R20次/分,BP18/10.7kPa,神志清,痛苦貌,被动体位,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中胀,可见肠型,无蠕动波,右下腹肌紧,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亢,结肠充气试验(+),余未见异常,化验:WBC13.5×10~9/L,N82,L18。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膜腔不存在,壁腹膜与肠管广泛均匀粘连,进腹困难,肠管外包绕疏松样纤维膜,无层次,均匀分布,未发  相似文献   

3.
腹茧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腹膜疾病,其特征为腹腔内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致密灰白色、形似蚕茧、质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多造成梗阻性病变,因膜形似蚕茧,故得此名[1],目前将发病原因不明、无手术史及腹膜透析史且无特定药物治疗史者定义为原发性腹茧症[2].现结合我科收治的2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腹茧症二例     
例1男,46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不适6h于2008年7月入院.入院后血细胞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稍高,79%,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腹部X片提示:小肠积气积液,诊断为肠梗阻,腹部B超提示:肠管明显扩张,腹部CT提示:小肠聚集异常,其内肠管盘曲聚集成团,周围似可见膜状物将其包裹或分割,给予胃肠减压,解痉,抗感染治疗8h后无效,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小肠完全被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包裹,最厚处约3mm,质地韧,小肠扩张,胀气明显,术中诊断为:腹茧症.遂行包膜分离,松解,部分切除,将小肠完全游离,并行小肠高位减压造瘘.术后患者恢复顺利,3个月后拔出空肠造瘘管,随访至今未诉特殊不适.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好发于青年女性及亚热带的地区,病理特点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质韧硬厚的灰白色纤维膜样组织呈蚕茧状包裹,又称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本文拟通过腹茧症的名称由来,病因,临床表现,X线特点、CT表现、MRI检查、超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茧症病例的临床资料。8例均经手术确诊,术中发现腹腔内广泛灰白色纤维膜如“蚕茧状”包裹全部小肠(5例)或部分小肠(3例)。行纤维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其中部分肠切除吻合术2例,小肠减压术1例。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病理检查提示纤维组织增生,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随访4个月至3年,全部患者均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能为诊断提供一些线索。肠粘连松解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茧症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腹茧症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腹茧症患者术前均误诊,5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腹部包块.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结果 术后病理报告均为纤维组织,其中2例有炎性细胞浸润.6例患者中5例治愈出院,住院天数7~10 d.1例经转院保守治疗后亦痊愈出院.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多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治疗可选择行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切除、粘连松解术等.  相似文献   

8.
资料:杨某,女,36岁,农民,G2P2,自然分娩后6个月,月经未来潮。经知情选择,要求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而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史,无腹痛、腹胀。月经史:初潮年龄17岁,月经规律,6/28d,经量正常,无痛经史。查体:T36℃,P78次/min,R22次/min,BP13·3/9·3kPa,hCG(-)。妇科检查: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茧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再手术、再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例腹茧症合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再手术的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结果:该患者为19岁男性,因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手术证实为腹茧症,11天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再手术,17天后再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1年正常。结论:腹茧症手术时广泛分离粘连易导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必强求过分的粘连分离,肠内置管排列固定很重要,以预防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此类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腹茧症病例的临床资料.8例均经手术确诊,术中发现腹腔内广泛灰白色纤维膜如"蚕茧状"包裹全部小肠(5例)或部分小肠(3例).行纤维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其中部分肠切除吻合术2例,小肠减压术1例.结果 8例患者均治愈,病理检查提示纤维组织增生,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随访4个月至3年,全部患者均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 腹茧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能为诊断提供一些线索.肠粘连松解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1982—1996年收治的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腹茧症发病均以无腹部手术史的急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为特征。术前腹平片可以发现以2、3、4、5组小肠梗阻为临床表现。CT检查无特异性发现,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结论反复出现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又无腹部手术史,或无其它原因能解释的腹部包块者,应注意腹茧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腹茧症误诊误治致短肠综合征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介绍病人男性 ,5 4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天来院。病人 2年来有类似症状发作过 3次 ,均经保守治疗缓解。体查 :腹膨隆 ,有压痛和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 ,移动性浊音 ( + )。腹部X线平片见腹中部多个小液平 ,拟“肠梗阻”收入院 ,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一约 4 0cm× 30cm× 2 0cm的纺缍形肿块 ,包膜完整 ,表面光滑 ,扪查有多房囊性感 ,蒂部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下方。遂行肿块切除。切开标本见肿块包膜为一层淡黄色质韧的结缔组织膜 ,厚约 1mm ,内容物为长约 4m的小肠及其系膜组织 ,已有多处节段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腹茧症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探讨提高有效诊治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术中诊断腹茧症16例[男11、女5例;平均年龄39岁(19~73岁)]。术前诊断急性肠梗阻10例;急性阑尾炎3例;乙状结肠癌并梗阻、腹部闭合伤并肠穿孔、右侧隐睾恶变各1例。15例腹部CT检查至少1次(增强6例,肠系膜血管重建5例);消化道钡餐检查4例。随访3~8年。结果 16例既往均无腹腔感染或手术史,13例有慢性腹痛史。12例肠梗阻时CT检查中11例见"肠禁锢"征:小肠蛇形蜿蜒或呈"菜花征";非梗阻状态CT检查5例未见该征象。肠系膜上动脉重建均见系膜血管束样纠集;钡餐检查均见肠管聚集舒展受限。16例(弥漫型13例,局限型3例)中11例行全部粘连小肠松解(弥漫型10例,局限型1例),2例同时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粘连松解者平均恢复时间14天(7~30天);小肠漏1例保守治疗治愈;肠切除者1例1年后症状复发伴慢性肠瘘;余未出现肠梗阻。5仅治疗原发病的术后恢复顺利,随访情况同术前。结论腹茧症"肠禁锢"病理特征决定临床和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特点是鉴别诊断的关键;解除"肠禁锢"是手术解除梗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腹茧症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而常易被误诊,本文通过对1例腹茧症误诊为卵巢瘤蒂扭转的病例资料回顾,介绍腹茧症的治疗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腹茧症1例     
吴亚 《现代保健》2008,(31):143-143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疾病,我院于2006年12月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腹痛、腹胀、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2h入院,腹痛以脐周和右下腹为主,病程中呕吐三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门诊行X线检查示“中腹部见三个气液平面”,血常规(2006年12月9日)示WBC:12.2×10^9/L、中性粒细胞0.93,随以“腹痛待查,肠梗阻可能”收住人院,追问患者无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病史:四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予以抗炎、口服中药“四磨汤”治愈。体检:神清,痛苦面容,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腹部平片、B型超声、消化道造影及CT诊断。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腹部平片、B型超声、消化道造影及CT表现。结果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胀,1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腹茧症,另5例术前分别诊断为慢性阑尾炎1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肠梗阻3例。6例患者小肠全部或部分包裹于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包膜内。腹部平片表现为中腹部小肠扩张伴宽大气液平面;B超可见包绕在肠管团周围强回声的纤维膜;消化道造影表现为受累小肠呈菜花状、弓形排列或"扭麻花状"聚集于中下腹部,形态较固定;典型CT表现为小肠于中下腹部聚集呈包块状,周围可见膜状软组织密度影。术后病理确诊为腹茧症。结论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但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资料,多可做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茧症(AC)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例A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5例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d.4例剖腹术中见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致密、增厚的纤维包膜蚕茧样包裹.2例(2/5)合并大网膜缺如,1例(1/5,20%)合并左卵巢发育不良.1例(1/5,20%)术后1年再发肠梗阻,保守治愈.无肠瘘、死亡病例.包膜组织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伴炎性细胞浸润,未见间皮细胞.结论 腹茧症可引起肠梗阻,其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手术确诊.腹部CT对本病诊断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意义.有症状者宜手术,单纯包膜切开+肠粘连松解是最常见手术方式.AC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在妊娠13周行超声检查发现梅干腹综合征(prune belly syndrome,PBS)的病例,该孕妇系第一次妊娠,家族中无相关遗传病史,妊娠12周以前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妊娠12周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膀胱增大,局部凸出于腹壁,2周后因为胎心搏动消失而引产。目前P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具体阐明,多考虑是由于严重的膀胱出口梗阻或继发于妊娠6~10周的中胚层发育缺陷所致。分析本病例并回顾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PB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以期提高临床上对PBS的认识,为其多学科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993年3月~2005年6月我院普外科在手术中共遇见腹茧症6例,结合有关文献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5~66岁,平均38岁。1.2临床表现腹痛,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症状2例,不完全性梗阻表现的4例,腹部有肠型包块3例。  相似文献   

20.
大块骨质溶解症(massive osteolysis)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进行性骨破坏性罕见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常以局部疼痛及病理性骨折为主要症状,易误诊为骨肿瘤,确诊比较困难。我院收治1例颅骨的大块骨质溶解症患者,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