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cMurrich最早发现左下肢肿胀继发于左髂静脉受压,迄今已近百年。May等和Cockett等分别于1957年和1965年对此进行解剖和临床描述,南此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为Cockett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下肢肿胀、浅静脉曲张.严重者可产生经久不愈的小腿溃疡及静脉性跛行,且易继发深静脉血栓.1999年4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介入方法(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静脉腔内技术的发展,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远期通畅率,同时对症状与病人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改善。然而,传统的静脉造影却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的准确信息,血管内超声(IVUS)则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IVUS不仅可以完整显示病变狭窄程度和范围,还可以指导术中的支架选择及引导支架释放,提高手术疗效,是IVCS腔内治疗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临床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行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术前及术后患健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的变化和术中血栓清除率评价治疗效果。此外,术后依据改良的Villaita量表评分,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下肢静脉超声及造影检查统计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发生率和髂静脉的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清除率达Ⅲ级48例(84.2%),达Ⅱ级9例(15.8%);术后患健侧膝下15 cm处肢体周径差从(5.8±1.7)cm降至(3.7±1.0)cm(P<0.001)。术后随访1年结果:髂静脉狭窄置入支架术后12个月的通畅率为86.0%(49/57);有8例(14.0%)患者发生PTS(Villalta评分>5分)。结论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术治疗IVCS合并急性下肢DVT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易于进行的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的血栓清除率和高的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4例腔内治疗的IVC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左髂静脉完全闭塞,放弃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9.6%(243/244)。243例患者中9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149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175例合并下肢静脉曲张者行二期手术治疗。224例随访3~27个月,期间患者静脉曲张无复发,左下肢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达100%;63例皮肤色素沉着得到不同程度减退,3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得到愈合或缓解。单纯球囊扩张患者与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的左下肢肿胀完全缓解率、溃疡完全愈合率、髂静脉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率在术后6个月时均无统计学差异(96.0%vs.99.0%、84.6%vs.100.0%、5.3%vs.2.0%,均P0.05),但术后12、24个月时,后者均明显优于前者(70.0%vs.96.0%、61.5%vs.94.1%、12.8%vs.2.0%;60.9%vs.94.8%、53.8%vs.94.1%、23.5%vs.2.1%,均P0.05)。结论:腔内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联合支架植入的中期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精确合理地定位支架;规律足量的抗凝治疗,对于保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技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行腔内介入治疗的87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均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9%(86/87),77例(88.5%)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9例(10.3%)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术。7例(8.0%)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65例(74.7%)合并浅静脉曲张患者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5(2~67)个月,治疗后第24个月髂静脉通畅率为100%,溃疡愈合率为85.7%,下肢肿胀缓解率为75.6%,无浅静脉曲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可作为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方法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2月 ,采用超声消融及支架置入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共 6例。结果 本组 6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2 9个月 ,患者静脉再通良好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腔内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效 ,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简便的静脉疏通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体会。方法经股静脉行左髂总静脉病变介入治疗60例,40例Ⅱ期行左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术后随访均行彩超检查。结果扩张成功55例。内置支架50例,出院时所有患者疗效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35例曲张静脉消失,26例肿胀消失或明显缓解,5例溃疡自行愈合。有2例行静脉造影或彩超检查见支架内血栓阻塞。结论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非血栓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和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非血栓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同期治疗组(18例)和分期治疗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同期治疗组的手术时间(P=0.258)、出血量(P=0.314)和分期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总费用(P<0.001)要明显低于分期治疗组的总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期治疗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和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各1例,分期治疗组发生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686)。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均痊愈。同期治疗组和分期治疗组患者肿胀、色素沉着和溃疡治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同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非血栓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术式具有和分期手术类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经济性方面优于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治路径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69例IVCS患者,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静脉成像。依据CT表现将IVCS分为单纯型IVCS(sIVCS,n=22)、腰椎退变相关型IVCS(dIVCS,n=33)和其他原因IVCS(oIVCS,n=14)。采用靶静脉置管溶栓、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髂静脉支架植入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为有效和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单纯髂静脉置管溶栓,仅15例治疗有效(5例dIVCS和10例oIVCS);接受机械碎栓抽吸并球囊扩张的54例患者中,26例有效(6例sIVCS、16例dIVCS和4例oIVCS);37例接受支架植入患者髂静脉均有效开通且随访12个月无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VCS类型(β=4.14,Wald检验P0.01)、病程(β=-5.33,Wald检验P=0.02),血栓密度(β=-6.46,Wald检验P=0.01)、栓塞范围(β=2.74,Wald检验P=0.03)及治疗方案(β=11.92,Wald检验P=0.01)均对治疗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IVCS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手术治疗与腔内联合手术治疗对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在不治疗左侧IVCS的情况下采取单纯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作为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经股静脉插管造影验证磁共振血管成像(MRV)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岭中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按国际静脉联盟临床分级(CEAP分级)C3及以上的静脉曲张病人309例,其中C3病人69例、C4病人94例、C5病人57例、C6病人89例.采用磁共振检查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治疗对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以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27例,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超确定诊断。13例发病在3周以内,表现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14例发病超过3周,表现为慢性静脉阻塞。13例经健侧股静脉穿刺,14例经患侧腘静脉穿刺。11例溶栓前置入滤器,16例未置入滤器。均先行经导管溶栓治疗,之后7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20例球囊扩张后行内支架植入术。结果13例经健侧股静脉穿刺,导丝成功通过狭窄段8例,不能通过5例,改为造影导引下患侧腘静脉穿刺;14例直接行患侧腘静脉穿刺,在深静脉造影的导引下均穿刺成功。溶栓时间(85±16)h,尿激酶用量(300±32)万U。13例急性发作者血栓完全溶解,14例慢性者彩超报告管腔内见血流信号,提示血管部分再通。27例术后造影显示髂-股静脉血流通畅。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1个月。19例静脉造影或超声显示髂-股静脉通畅,临床症状消失,8例深静脉造影或彩超提示髂-股静脉血流基本通畅,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存留肢体轻度肿胀。结论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左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期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5例髂股静脉P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或切开股静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静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导丝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术。结果 45例(45条患肢)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均取得成功。无一例发生管腔破裂等严重并发症。45例随访6~30个月,(18.06±3.12)个月,患肢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肢症状部分缓解10例,患肢症状无缓解4例。复查静脉血管造影,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41/45)。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髂股静脉PT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315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左侧277例,右侧38例。均行局麻下患侧股静脉穿刺,并在导丝引导下,采用12~14 F鞘管机械性血栓抽吸或配合Fogarty球囊取栓,对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后根据血栓清除情况,行抗凝或置管溶栓治疗。 结果: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术后1~2 d内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清除III级(清除率>95%)80.32%、II级(清除率50%~95%)18.09%、I级(清除率<50%)1.59%。支架植入后,治愈86.03%、显效10.79%、好转2.54%、无效0.64%。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小于入院时(均P<0.05)。随访通畅率分别为3~6个月95.87%,7~12个月95.53%,13~24个月94.25%,25~36个月92.33%。 结论: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下肢静脉高压原因之一,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容易混淆,诊断需依赖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采用介入手段逐渐成为治疗的趋势。IVCS常见于左侧,临床表现为下肢静脉高压,如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湿疹样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性跛行和经久不愈的溃疡,容易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混淆,也是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潜在原因。本文就IVCS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继发下肢静脉溃疡的愈合情况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54例IVCS合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病变长度、溃疡愈合情况、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Wallstent支架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Wallstent支架植入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2例IVCS患者(排除活动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下肢97例,右下肢12例,双下肢3例;跨关节26例。分为非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通畅情况,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量表评估患者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植入1枚支架,7例患者植入2枚支架。1例患者于术后第7个月因原发病死亡,3例患者因髂静脉支架受压狭窄再次行介入手术干预,术后第12个月24例患者的患肢静脉一期通畅率为87.5%(21/24)。所有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均于术后2~3 d改善。术后3 d,患侧和健侧膝上10、15 cm平均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VCSS评分依次为(4.78±0.85)、(3.56±0.73)、(3.23±0.61)分,均低于术前的(10.45±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