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指标及TC、TG、LDLC、HDL-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90例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l采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观察组2采用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不予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炎症指标、TC、TG、LDLC、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l的炎症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较观察组2降低更明显(P<0.05).三组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都可有效降低T2DM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水平和血脂,并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但阿托伐他汀的作用较辛伐他汀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后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TNF-α、MMP-9、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从侧面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疗该病的药理学机制可能是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心钠素(ANP)、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0例DN患者被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DN患者血浆ET-1和ANP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患者ET-1、A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ET-1[(176±37)ng/L:(246±20)ng/L]、ANP[(56±18)ng/L:(102±22)ng/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218±22)ng/L,(68±28)ng/L]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内皮素-1。心钠素水平,改善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1660+166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0年住院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生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们观察了 1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型糖尿病并肾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判定的标准 ,年龄 5 2~ 83岁 ,病程 0 .5~ 11年。空腹血糖 <7.8mmol/ L,餐后 2小时血糖 ( 2 h PBG) <1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 ( Hb A1 C<7%。晨 1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 U AER)5 6~ 15 7μg/ min。无其他内分泌疾病及其它原因的肾病 ,无肝功能异常、酮症酸中毒、严重心功能不全、发热、泌尿系感染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史。按血压正常与否分为两组 ,A组为正常血压组 7例 ,B组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为瘫痪、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在导致脑梗死的诸多因素中,其中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因素[1].多项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单纯是一个脂类沉积的过程,系统性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和发展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本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变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早期干预的影响。方法:125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降糖、优化降压药物治疗,他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检测尿β2-MG、BUN、SCr、hs-CRP、IL-6、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β2-MG、BUN、SCr、hs-CRP、IL-6、HbAlc及血脂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他汀组在治疗6、12个月时尿β2-MG、BUN、SCr、hs-CRP、IL-6、T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不仅能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在显著降低hs-CRP、IL-6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同时改善其尿β2-MG、BUN、SCr等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口服培哚普利4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UAER及血清TC、TG、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确切,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脂和抗炎作用减少尿白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最重要客观指标就是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但是,笔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并不等于糖尿病早期肾病。下面介绍的是一年来笔者接诊的被误诊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的3个病例。 相似文献
10.
尿微量白蛋白试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 (DN)为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对其早期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现公认的早期 DN(微量白蛋白尿期 )的临床诊断标准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在 2 0~ 2 0 0 μg/min之间[1 ] 。本研究用 Micral-Test 试条测定晨尿微量白蛋白 ,并与放免法 (RIA )测定U AER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12 0例 ,诊断符合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除外酮症、肾炎、泌尿系感染、发热、心力衰竭 ,血糖控制较稳定 ,尿 (常规 )蛋白阴性 ,血 BU N、Cr在正常范围内。2… 相似文献
11.
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 选择 2 0 0 0 - 0 2~ 2 0 0 3- 0 6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 14 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 4 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3、6、9个月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肌酐 (Scr)和反应蛋白 (CRP)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UAE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 (P <0 0 5 ,P <0 0 1) ,起效更快 (早 3个月 ) ;治疗组CRP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而对照组CRP下降不明显 (P >0 0 5 )。而且 ,对两组中血脂正常的DN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果。结论 氟伐他汀因降低CRP的抗炎效应而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 ,该作用不依赖氟伐他汀的降血脂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血脂正常的5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组(常规组)2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组(联合组)25例,另设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2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脂(CH、TG、LDL、HDL)、ET、NO、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DN患者血ET、CRP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组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ET、NO、CRP 、UAER差异无显著性,联合组治疗后CH、TG、LDL 、ET、CRP、尿UAER显著降低,NO、HDL明显升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ET、NO失衡,改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d(DN1组,37例)和20 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 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肺心病缓(CPHD)解期患者肺功能及肺血管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18例CPHD缓解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肺血管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分别达到49.15%和81.3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P、达到(44.61±6.80)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FEV1、FEV1/FVC(%)分别为(0.93±0.19)L和(65.03±6.02)%,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FVC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IL-8和hs-CRP水平分别为(62.03±5.46)pg/ml、(51.54±7.66)ng/L和(1.57±0.4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对肺血管炎性因子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1)
目的观察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诺和龙(1 mg/次,3次/d,三餐前20 min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晚8点左右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5 mg,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的饮食运动治疗,疗程12 w。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DN患者的SBP、DBP、FPG、2 h PBG和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Cr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Scr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提高DN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50例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50例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抑郁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及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检测血清GLD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OXLDL。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治疗9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LDL、血浆OXLDL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T2DM患者的血清GLDL及血浆OXLD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T2DM患者的血清GLDL及血浆OXLDL水平均与UAER呈正相关(r=0.795、0.823,P均〈0.01)。经调脂治疗后,DN患者血清GLDL、血浆OXLDL及UAER均明显降低(P均〈0.01),但临床DN组UAER降低不明显。结论GLDL、OXLDL在D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二者水平,减轻早期DN患者的蛋白尿,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18.
莫显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57-58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症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临床疗效予以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将其分为UAP组和AMI组,其中UAP组为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AMI组为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都实施口服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每天一次,每次20毫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四周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血BNP及C反应蛋白予以测定。结果 AMI组患者的BUP、CRP明显高于UAP组,两组患者的血BNP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下降,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与患者的血BNP水平上升及C反应蛋白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口服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BNP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由此可见,阿托他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对于患者炎性反应作用的减轻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冠脉供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在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58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即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瑞舒伐他汀及依折麦布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瑞舒伐他汀及常规治疗的方法.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68.96%;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此外治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能够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