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常见的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重症患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早期诊断和即时正确的处理对防止和减轻脏器的损伤非常重要,延误诊疗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我院收治1例发热、休克及多脏器损伤病人,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初步诊断考虑EB病毒感染,但转至上级医院后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最终治疗无效病人死亡,故对该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为今后防止流行性出血热的误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为防治儿童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36例流行性出血热儿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儿童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经过不典型,易出现多脏器受累,但以心肌、肝脏、神经系统损害常见,肾功能改变不明显。结论儿童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应动态观察分析,才能防止漏误诊。  相似文献   

3.
隋秀丽 《健康必读》2008,7(3):118-118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以发热、低血压及肾脏损害为特征。近两年来我院应用超声对15例患者进行了追踪检查,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出血热病人的饮食调理兰景轩洪太安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简称出血热。病原体可能为病毒。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表现。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五期:即高热期、低血压休克期、...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变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导致体内主要脏器严重受损,其中神经系统受损也较明显.兹将我院传染科1987年11月~1994年3月收治的250例出血热脑电图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表现。它发病急,进展快,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影响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根据《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中提到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作者对我院确诊的出血热患者外周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进行了分型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该病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老鼠,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文对2007年春季在吉林省爆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与预防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病征的疾病。就我科流行性出血热合并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病人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86例,男67例,女19例,年龄22-69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检测肝功能,计轻型25例,中型37例,重型19例,危重型5例。治愈出院42例,好转出院41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9.
1.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经鼠传染给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和肾脏损害,有一定的致死性.每年秋冬季(10月至次年1月)和春夏(3月至6月)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这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很多,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一般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多器官损害(主要以肾脏损害为主)的一种疾病。危重型出血热患者常伴明显的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出血、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因此,其护理是否及时和正确,在患者的病程转归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来临,流行性出血热进入高发期。流行性出血热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鼠类,是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已逾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的饮食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简称出血热。病原体可能为病毒。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以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表现。出血热典型临床表现分为5期,即高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各期特点,抓住病变的主要矛盾,除施以适时必要的对症治疗及严密细致的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赵霞(安徽省立医院230001)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等,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最严重,因此,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87—1994年收治的87例重型流行出血...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病例具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征以及五期临床经过 ,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五期对饮食的要求均不相同。我们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1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针对性饮食控制 ,发现合理的饮食可辅助治疗 ,缩短病程、促进康复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在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住院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40岁。其中昏迷 2例 ,高血钾症 4例 ,低血钾症 1例 ,浮肿 5…  相似文献   

15.
以往曾有一些研究者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于病后不同时期存在有高血压。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远期影响、研究病后不同时期高血压的发生率、查明高血压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关系以及评价肾脏对于形成高血压的作用,本文作者对209例(其中小儿58例)在1~10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前患过流行性出血热的人进行了观察。其临床经过呈重型的93例,中型73例,轻型43例。在患流行性出血热前已经有高血压及肾脏不正常者不作为观察对象。209例中发现21例(10.05%)有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与分析陈宪锐,刘岫兰,周玉霞,万宝美,肖德明肾脏损害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突出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是EHF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发现并监测肾功能受损状况,对EHF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认为,检测血...  相似文献   

17.
应用Vero-E_6细胞,从一例患流行性出血热(EHF)孕妇流产胎儿的肝、肾、肺三种脏器中分离出病毒,经鉴定证实为EHF病毒,同时发现相应脏器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以上表明EHF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定位于胎儿的肝、肾、肺脏,并可直接造成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8.
田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1,7(3):129-133,16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一组抗原性相关的病毒所引起的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疾病之总称。包括发生在中国、日本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朝鲜的朝鲜出血热(KHF),苏联的出血性肾病肾炎(HNN)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流行性肾病(NE)。1982年WHO将本病统一命名为HFRS,并将其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肾脏损害为主的由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全身多脏器损害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999年我院传染科共收治136例,现将病人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卫生部1987年EHF(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的标准确诊,且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EHF特异性抗体阳性的病例136例做一分析。其中发热期97例,低血压休克期10例,少尿期25例,多尿期4例。  相似文献   

20.
王晓云  刘平  高远 《医疗装备》2007,20(1):42-42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病毒传染性疾病,肾脏损害是流行性出血热最突出的病症之一,患者因为急性肾衰危及生命,使死亡率明显增高,我院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抢救14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患者取得一定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25岁,平均30·25岁,有明确接触史,且血清抗EHF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透析时间为1~12次,平均6次,每次4 h,尿素氮(35·56~8·41)mmol,肌肝(1 279·78~261·19)μmol/L,血小板(63·75~38·15)×109/L。临床表现;14例患者均有明显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皮肤粘膜充血,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