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一篇名为《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的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发起人为中南大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以及美国康复科医生王澄。他们在公告中倡议:“修改宪法,删除宪法第21条有关中医的内容。建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要再涉及任何具体科学……采取适当措旋,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科学医学(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主流医学,中医以民间医术身份,在‘无伤害’原则指导下,作为国家医疗体制外的一种补充存在……立即停止缺乏科学原理、违背科学精神、没有安全保障的中医中药研究……”  相似文献   

2.
你也许会将“死亡地图”这个神秘的词汇与探险影片联想在一起,然而,这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群死亡及危险因素地图”。这张庞大而又复杂的地图绘制者却是一位做事低调,说话轻柔的女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小曹 《家庭育儿》2006,(2):20-21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子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明点”,也不教育孩子做容易吃亏的老实人;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吃一“亏”长一智,让孩子在吃点小亏中做个高尚的老实人。到底哪种教育是正确的呢?以下三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的"复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国内外结核病疫情现状结核病在 2 0世纪 6 0年代曾被宣称“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将于 2 0 0 0年被消灭”[1] 。此后 ,由于各国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忽视、人口流动的增加、耐药结核病的增多以及结核病与艾滋病合并感染等原因 ,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 ,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不仅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影响各国发展的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紧急状态” ,全球每年约有2 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2 0 2 0年死亡总数估计将达到35 0 0万[2~ 3] 。我国是世界上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  相似文献   

5.
在医疗之外的行业,“价格战”司空见惯。在医疗卫生由市场主导还是由政府主导不甚明晰的当下,民营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争取更多的患者,他们日前纷纷举起“价格战”旗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徐娜 《大众健康》2011,(8):18-21
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一向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频现事故。“问题电梯”以百度综合搜索超过200万个词条的热度成为“网络热词”,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如今,在“知识就是财富“的信息时代,谁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成为一位神童?神童,不仅标榜着父母遗传基因的“优异“,而且说明父母“教子有方,孩子争气“;神童,不但学习不费劲、不让父母操心,且经常连续跳级,节省不少学费不说,还可早几年走上社会做大事,比起同龄人来可占了“大便宜“,多半会前途无量,不是当上科学家,就是当个大官什么的,父母脸面上是多么光彩…………  相似文献   

8.
《家庭育儿》2006,(8):36-38
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碰上或这或那的教育难题。《家庭·育儿》杂志推出“教育碰碰车”栏目,特与蓝袋鼠教育沙龙联合主办“教育碰碰车系列话题讨论活动”。每期均有家长朋友感兴趣的话题,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经验与蓝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儿》的广大读者分享。文长勿超过350字,若您的观点被采用,将赠当期杂志一本。  相似文献   

9.
职延广 《家庭医学》2006,(12):37-39
中国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药物,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也不论说明书上标明"有毒"还是"无毒",都有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换句话说,是药就具有治病与致病的两重性,想要让它们成为有利于人类的"好东西",就看人们如何把握和应用了.关于"药物不良反应"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19万人因此死亡,全世界的死亡病例有1/3源于不合理用药,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撤架的药物甚至比新上市的还要多.  相似文献   

10.
"不要"     
陬人 《家庭育儿》2006,(9):17-17
儿子刚满20个月,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除此之外呢,儿子还会说一个字——“要”,带他到超市里去买东西,他总会指着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不住地冲我嘀咕“要要要”,带他到朋友家里去做客聊天,看到朋友家里的小饰物小玩具小摆设等,他会不动声响地拿起来玩,如果从他手里夺走,他又会在那里嘟噜“要要要”,即便是在花园或者路边散步,看到人家陌生人手里拿着的东西,儿子也会“要要要”,所有这些倘若有一项不能满足他“要”的要求,他就会大哭大闹的。  相似文献   

11.
沈安 《大众健康》2004,(6):21-21
美国前总统林肯“永不寄出的信件”的故事,一直被世人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能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用之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重则致残或危及生命。据WHO最新统计,药害已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因不合理用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住院的患者比例为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因此,安全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大众医学》报道,国人常见的用药"陋习"有20个,现将其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3.
陈慧 《家庭育儿》2011,(4):42-43
在成长历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孩子总会有一些言语举动,超出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成熟度,表现为无礼、霸道,给人造成的直接印象就是不可爱。“没大没小”就是这些举动中的一种,尤其是当孩子在公开场合表现出“没大没小”的时候,更是让家长觉得难堪。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嘉兴市发生一起凶杀案。凶手是浙江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周某,而他杀人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乙肝“小三阳”携带者,当负责录用的招考干部告诉他,按照有关规定“小三阳”不能录取时,周某不理解,并感到不公平,进而极度愤怒,一气之下举刀向2位干部刺去,造成一死一伤的流血事件。据了解,周某在大学平时表现不错,曾是副班长和宣传委员,得过奖学  相似文献   

15.
让父母像个三四岁的孩子那样受老师的呵护,做孩子的动作,说孩子的话语,真是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但为了女儿的快乐,我和她爸还是兴致勃勃地扮演了小学生的角色。女儿手中拿着一本书,靠墙壁站着,我和她爸在另一面墙边两把紧挨着的小椅上坐着。“小朋友,请——坐——好!”女儿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声音拉的长长的,既洪亮又动听。我和她爸交换一下眼色,不知所措地望着女儿。“怎么不说话?”女儿大声地责问我们。“说——什——么?”我们也拉长声调异口同声地反问。“说,坐——好——了——”女儿快步地从讲台上走下来,把我的双脚踢并拢在一起,又把她爸的双手放在膝盖上,然后  相似文献   

16.
欧阳 《健康人生》2007,(2):22-22
陈经理可谓三十而立,他年轻有为,善于经营,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他经常出入高级饭店、酒楼,时与主顾举杯,时又邀亲友共饮,久而久之练就了惊人的酒量,无论什么酒,来者不拒,尤能饮烈酒,成为酒宴上的“常胜将军”,令同行称羡不  相似文献   

17.
“维权与自律”问题已成为广大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作为医院需要维权,更需要自律。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自律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启发医护人员“慎独”的文化自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定能在“自律”中拯救病人,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各大网站对于“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女性为何成了“剩女”进行了一番调查,众网友把剩女难嫁的主因归结为:“她们太挑剔,对男人的要求太高”,说她们是“自找的,都是挑来挑去惹的祸”,“自觉很优秀,眼光过高,择偶范围狭窄”。而剩女们对自己不嫁的理由多半是:“难寻完美男人”、“单身即自由”、“单身是快乐”、“难忍琐碎生活”。  相似文献   

19.
据美国学者报告,约40%的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在早上这个“魔鬼时段”,而早上发生的心梗,梗塞面积大,故危险性更大。国内的报告与此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冀秋池 《家庭育儿》2006,(10):21-21
晚上,依依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要跟班上的阳阳结婚。”依依这突如其来的宣布让妈妈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呀?”依依说:“阳阳总跟我一起玩,他还会拉小提琴,好棒哦。”依依的告白让妈妈不知如何回答,也不知是该制止还是该放任。“恋爱”,只是不恰当的“翻版”当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突然宣布他(她)的“结婚计划”,或因为棘手的“爱情”问题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相信不少年轻妈妈或许会吃惊得大跌眼镜,痛斥孩子“别胡说八道”,甚至为这么小的孩子会对与“性”如此密切相关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