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8年底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323例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技巧,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及视野好转率达94%,内分泌症状改善达82.5%.肿瘤全切率76.8%,次全切除15.9%,大部切除7.3%.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乖体腺瘤疗效满虑,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低等优点,可作为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31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病灶全切除25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视力改善13例,内分泌检测指标好转28例;术后无一例死亡。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3例复发。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7例采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肿瘤术中出血量平均75ml,手术时间平均80分种。术后一过性尿崩11例,脑脊液漏9例,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1例,后改经额入路切除。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方法,但不宜于质地硬的腺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例垂体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垂体瘤卒中患者30例,均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将肿瘤切除。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8例肿瘤全切除,全切率93.33%:2例次全切除。22例急剧视野改变、视力下降者中,20例术后明显改善。22例内分泌异常者中,21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垂体瘤卒中患者尽早采取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侵袭性小、内分泌紊乱及视力改善明显等优势,较好地保护了垂体功能,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9月-2008年9月共收治垂体腺瘤患者63例。术前均进行垂体冠状CT重建、MRI动态增强扫描,内分泌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随访3—36个月。结果肿瘤全切51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症状及内分泌检查改善60例,5例出现并发症,包括鼻黏膜感染,一过性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4例1年后复发。结论经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肿瘤切除完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6.
肖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11-12,57
目的研究额下入路(额下组)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单鼻孔组)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额下入路与38例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额下组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单鼻孔组全切28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2例。视力视野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者额下组19例,单鼻孔组33例。患者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额下组8例,单鼻孔组14例。额下组术后出现尿崩9例,术侧视力下降3例,嗅神经损伤12例。单鼻孔术后脑脊液鼻漏4例,尿崩11例。结论对于手术治疗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来讲,额下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均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鼻孔入路在肿瘤切除后内分泌改善方面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显微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特点、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止。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显微技术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显微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特点、适应证、并发症防止。结果:32例患者全部恢复,无死亡。肿瘤完全切除26例(81.3%),大部切除4例(12.5%),部分切除2例(6.2%);视力视野明显改善29例(90.6%),部分改善2例(6.2%),无变化1例(3.2%),无视力视野加重者。无永久性尿崩及术后无脑脊液漏患者。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证少、死亡率低等特点,适合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81例,缓解未复发20例,复发12例,病死2例;微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混合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的治愈率均高于部分切除患者的治愈率(P〈0.05);具有基础内分泌功能性腺瘤是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功能性腺瘤(P〈0.01)。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效果好,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治疗体会。方法:垂体瘤33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先刮除中央部分,后沿着海绵窦侧壁和颈内动脉表面及后方,最后到前部,尽量刮清肿瘤组织。结果:(1)病检结果: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PRL腺瘤5例,GH腺瘤6例,ACTH腺瘤2例,混合型腺瘤8例,无功能型腺瘤12例。(2)手术结果:33例均成功手术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提示:全切26例(78.8%),次全切除6例(18.1%),部分切除1例(3.1%)。视力下降与视野缺损者均有改善,最好恢复1例于术后第1日视力即达到1.2。一过性尿崩3例,给予长效尿崩停后得到很好控制,无1例出现出血、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8天出院。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全切率高,术后康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二次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并总结术后通过综合治疗增加缓解率及预防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及并发症,术后综合治疗方法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患者全切加次全切除率达到81.3%,术前视力有障碍者术后好转率100%,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40.9%恢复正常,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病例出现。结论对于垂体瘤复发或残余患者,若存在手术适应证,再次经鼻蝶手术依旧是疗效最确切且相对十分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作为治疗首选,配合药物和(或)放疗的综合治疗将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两年来本科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90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肿瘤大小、类型、及切除范围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鼻蝶入路,手术全切治愈率为81.3%,显著高于次全切除(48.6%)和部分切除(1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次全切与部分切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垂体微腺瘤的治愈率为86%,显著高于垂体大腺瘤(52.6%)和垂体巨大腺瘤(44.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腺瘤治愈率与巨大腺瘤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功能垂体腺瘤与GH瘤、ACTH腺瘤比较,前者治愈率均低于后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低,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8例垂体腺瘤临床资料,均采用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2例。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结论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有效、可靠的一种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单鼻孔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经鼻蝶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垂体腺瘤全切14例(82.35%),次全切3例(17.64%)。术后6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1例出现尿崩,2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神经内镜可观察鞍底及周围重要结构(颈内动脉隆凸、海绵窦、鞍结节、斜坡等),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论: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内镜可做到二者优势互补,提高肿瘤切除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综合疗效、手术技巧、新技术应用等.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经蝶显微手术治疗的287例鞍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分泌及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72.8%,次全切25.4%,部分切除1.8%,其中Wilson Ⅰ级、Ⅱ级的肿瘤全切率高;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 经蝶入路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内窥镜和(或)神经导航辅助能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近4年来收治的21例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5例,无感染死亡病例,13例患者辅以放疗或药物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患者症状均改善,大部切除的5例患者中有2例肿瘤消失,3例明显缩小。结论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路径短,麻醉及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光润 《当代医学》2016,(35):57-5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部分切除5例(5%),次全切除18例(18%),全切除77例(77%).1例出现下丘脑功能障碍,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3例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随访6~20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冰  田继辉  马辉  李宗正  孙涛  夏玉成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47-748,F0003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25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窥镜下经单鼻孔进入,不切除骨性鼻中隔,直接自蝶窦开口打开蝶窦前壁,进一步经鞍底切除垂体腺瘤。结果25例患者中,17例肿瘤全切除,8例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随访1-19个月,16例有视力下降和(或)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改善,11例患者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3例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崩症。结论神经内窥镜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腺瘤入路与常规经蝶显微手术比较,入路途径较短,视野更广,安全简捷,显露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探索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入路的改进 ,将手术时间缩短 ,使手术创伤减小。方法 采用单鼻孔直接经蝶入路 ,为 7例不同类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 4例 ,大部分切除 3例 ,术后 2例患者并发尿崩症 ,1例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 采用该入路可省时、省力、有效切除突向蝶窦、局限于鞍内的垂体腺瘤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12例术后并发症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辉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49-1150,1166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12例垂体瘤患者行经单鼻孔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97例(占86.6%),次全切除15例(占13.4%)。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9例(占25.9%);其中出现尿崩症状12例(占10.7%);垂体功能低下5例(占4.5%);脑脊液鼻漏4例(占3.6%);视力减退2例(占1.8%);中枢性高热2例(占1.8%);外展神经麻痹1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内出血,1例继发颅内感染死亡。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较常见,术中规范、轻柔的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欧明亮 《中外医疗》2011,30(11):93-93
目的分析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0例中全切34例(68.0%),次全切12例(24.0%),部分切除4例(8.0%);视力术后改善率100%(16/16),头痛缓解率91.3%(21/23),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94.9%(37/39),闭经、泌乳症状减轻;出现一过性尿崩症4例(8.0%),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创伤小、肿瘤全切除率高、手术麻醉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及内分泌功能恢复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