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内科近6年来60岁以上老年患者426例的死亡率原因进行探讨,按疾病分析第一位是脑出血,其次为冠心病、肺心病和恶性肿瘤等,本文以60~90岁年龄组病死率为最多,占64.6%。各年度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P<0.05),本文中老年人常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并存心脏病及多脏器病变。同时指出肺部感染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应引起重视,今后要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以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之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的感染,提高救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病死率高.脑出血的死亡与许多因素有关,通过研究脑出血的死亡相关因素,可以客观地判断病人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以降低病死率.笔者通过对152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较准确地为评估脑出血的预后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的常见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死于康复期的30例住院脑出血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0例住院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死亡原因:13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6例继发性感染,6例食物窒息,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2例肺栓塞,与急性期死亡原因有明显不同。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死亡常见危险因素应有充分认识,积极预防和早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 改变对病死率的影响,寻找降低病死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余收治的2组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情、不同处理和效果.结果 A组高血压脑出血157例,死亡69例,病死率44%,B组高血压脑出血158例,死亡48例,病死率30.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死亡主要与血压过高、严重脑出血、继续出血和再出血、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等有关.结论 降血压治疗减少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发生,减轻了高血压脑损害,昏迷患者及早手术和选择微创手术方法 ,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是尿毒症患者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尿毒症患者治疗期间易发生脑出血,发生率为2.7%~10.4%[1],本院肾病科自2006年5月-2013年4月共收治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患者86例,其中25例行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1998-2003年共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29例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原因主要有:脑疝、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系统衰竭、再发出血等.结论:本文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各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从而使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归分析2007年6月~2010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糖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时血糖值越高,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结论:血糖≥10mmol/L是早期死亡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出血死亡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年龄、意识水平、血肿量及手术时机、出血部位、血压、是否并发感染、应激性溃疡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水电解质紊乱等是脑出血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 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相关,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并能有效的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石宝星  范忠才 《重庆医学》2016,(33):4691-4694
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 670例死亡病案,了解疾病分布及死因变化规律.方法 疾病分类2000年及2001年以ICD-9为标准,其他年份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系统对该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年来男女死亡性别比例约为1.92∶1,心脏病死亡男女性别比例为1.3∶1.15年来住院患者人数在迅速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死亡高发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4 281例,占49.38%),尤其是6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61.9%.其次是45~59岁年龄段(占20.30%),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系统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痛、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及肝癌.按季节分布来看,冬季死亡人数最多(2 362例,占27.24%).从住院天数来看,以住院时间小于或等于1d的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最多,为2 625例,占30.28%.结论 分析住院患者死因、疾病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方案改革,提高该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引起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135例,记录患者血肿体积,出血累及范围超出脑室情况,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感染、器官衰竭以及再次发生脑出血情况,寻找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引起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死亡39例,病死率为28.9%。生存组患者出血体积、出血超出侧脑室、再次出血率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再次出血、出血量大和出血超出侧脑室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的探讨影响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住院的143例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周时的病情为评估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死亡15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P=0.047)、入院时意识状态(P=0.026)、出血量(P=0.024)、血清白蛋白(P=0.044)。结论:高龄、入院时意识障碍严重、出血量大、低蛋白血症是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老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之相关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提高救治水平,改善其预后,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9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死亡43例,现将其死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首位.据北京4个医院住院患者统计[1],脑出血的病死亡率为43%,周清潮等[2]报告为51.6%.我院173例脑出血者中死亡102例,病死率为59%.为了探索可能降低脑出血发生率和其病死率的途径,现将我院1988-1997年住院的脑出血死亡病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朱晓华  唐素珍 《重庆医学》1999,28(4):290-291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死亡率最高,从前瞻性观点来分析众多致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死亡因素,对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我院神经科1997年元~1998年12月收人住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47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70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64.21岁。共死亡43例(男性22例,女性21例)。全部病例均作头部CT扫描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1.1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死亡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死亡患者,按入院后死亡时间分成三组:1周内、1~3周、3~6周,重点对三组的年龄、意识状态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1周内死亡的与年龄大小无关,与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1~3周和3~6周内死亡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且均偏大。三组的意识状态均有统计学差异。死亡原因中,1周内,脑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所占比例最大,1~3周,肺部感染所占比例最大,3~6周,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最大。结论 1周内死亡者与年龄大小无关,1~6周内死亡者多为老年人。意识评分越低,患者死亡时间越早。在1周内应重点预防脑疝形成,1~6周内应重点加强老年患者的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死亡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意识状态、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心脏疾病、出血量多少、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时间等多种因素与脑出血死亡相关。结论:脑出血死亡与多因素相关,单因素致死者少,多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死亡,出血量多少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极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院内死亡或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首诊的20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局将sICH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sIC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例sICH患者中死亡59例,存活142例。死亡组脑出血家族史比例、吸烟比例、收缩压、白细胞计数、随机血糖、血肌酐、D-二聚体、血肿体积、破入脑室比例、中线移位≥5 mm的比例均高于生存组,而死亡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显著低于生存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家族史、入院时GCS评分、血肿体积是影响sICH患者院内死亡或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 05)。此外,脑疝、感染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sICH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结论在sICH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追踪其脑出血家族史,重视入院时GCS评分、血肿体积,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脑疝、感染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更好地改善sICH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因此,如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重视的课题。多年来,我院主治心脑血管疾病,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在不同程度上有了一定经验,现将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