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比应用简易呼吸器和采用间断吸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物,对照组采用间断吸引法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呼吸机治疗一周、两周后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机械通气一周、两周的VAP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均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而应用简易呼吸器法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与间断吸引法相比,能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预行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型气管导管,共进行63例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气囊上滞留物定期引流冲洗组为A组(31例次),非冲洗组为B组(32例次).A组每6 h冲洗1次,B组于机械通气后48 h、4,7,14 d取标本时冲洗.分别于机械通气后48 h、7,14 d采用双套管保护性毛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行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学检测,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1周内,A组VAP的发生率为6.1%,与B组31.3%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2组VAP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VAP的发生时间较B组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1).在发生VAP的22例次患者中,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菌株分市一致的患者有13例次,占61.1%,主要优势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结论 (1)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和冲洗可以使气囊上滞留物致病菌的浓度明显降低,还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使VAP的发生时间延迟.(2)气囊上滞留物病原菌移行是VAP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前、后7个月内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为常规组(n=48)和改进组(n=35),比较两组一周内VAP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改进组VAP的发生率8.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9.2%(P<0.01);改进组VAP的发生时间6.3天明显长于常规组的4.2天(P<0.05).结论: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率和延长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致病菌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建立人工气道,且机械通气超过72 h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实验组)56例和非引流组(对照组)50例,记录 VAP发生时间、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不同类型标本病原学培养、鉴定结果及患者病死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 VAP发病率、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下呼吸道痰液标本病原学培养结果与气囊上滞留物培养结果一致。结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 VAP发病率,缩短气道开放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减少气囊上致病菌侵入下呼吸道,避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是预防 VA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清除气囊上滞留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5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2周AV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李金花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614-1615
目的探讨定时清除气管套管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影响。方法对人住ICU预计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危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照组未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以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芬  张征  王海滨 《临床荟萃》2005,20(12):682-683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之一,并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尤其机械通气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由于VAP致病菌、临床诊断与治疗不同于一般的肺炎,加上其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对VAP的研究引起广泛重视,但对气囊滞留物的留取与VAP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设计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气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期待为降低VAP发病率、病死率及防治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尔通、呋喃西林和洗必泰用于间歇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方面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5例ICU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0.2%呋喃西林冲洗)61例、B组(0.02%洗必泰冲洗)75例和C组(银尔通冲洗)69例。记录3组每日气囊上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量、VAP发生时间和例数、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分泌物吸引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机械通气5d内VA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d后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明显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机械通气5d内声门下菌落数无明显差异,5d后声门下菌落数明显低于B组。结论银尔通用于间歇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是预防VAP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的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以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方法:将109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除执行常规人工气道管理外,在口腔护理后进行气囊上的滞留物清除,对照组40例执行常规人工气道管理;留取两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做痰液培养及药敏.观察两组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痰液培养结果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清除气道分泌物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3,P<0.01),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t =2.1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上滞留物清除在缩短机械通气患者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持续引流及定期冲洗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气管切开危重病人8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气囊上滞留物持续引流组42例;B组:气囊上滞留物定期冲洗组41例。分别记录气管切开气道开放时间、发生HAP的时间、ICU住院天数,定期对口咽部气囊上滞留物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测,记录患者每日吸痰量,气囊上滞留物的引流量和发生HAP的病例数。结果B组HAP发生率(34.0%)低于A组(60.0%),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结论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定期冲洗可以降低ICU气管切开危重病人院内感染肺炎发生率,减少气道开放时间,相应地也减少ICU的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囊上分泌物吸引预防VAP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118例行经鼻气管导管并机械通气(MV)的患者分为A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B组(普通气管导管组).A组插管后每小时行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定时经胃管注入0.5%美兰20mL,观察咽及(或)胃-气囊上-下呼吸道返流和误吸情况.同步收集咽拭子、气囊上分泌物、呼吸道痰液及胃液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A组误吸率及1周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05,而1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5.第一周以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球菌居多,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差异.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囊上分泌物吸引可有效控制和延缓误吸发生并能有效防控早期非发酵菌所致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将收治的9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2w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虽上述指标略有升高,但与插管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上述血清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插管2w后,痰液培养细菌数少、机械通气时间短;两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插管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46.94%,差异显著(P<0.01)。气管插管患者在进行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小,痰液内细菌数少,机械通气时间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对降低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将62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VAP出现时间、RICU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并对发生VAP的病人进行CPIS评分.结果 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31.5%(P<0.05);发生VAP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为(12.6±9.7)d,对照组为(13.8±12.8)d(P <0.05);两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优势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VAP者CPIS评分为(8.2±2.3)分,对照组为(9.8±3.2)分(P<0.05).结论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可降低COPD患者VAP的发生率,延迟机械通气时VAP发生时间,明显降低CPIS评分,降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RICU时间.  相似文献   

14.
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斌  孙洁  顾云帆  刘萍 《临床荟萃》1999,14(22):1018-1019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达9%~68%,病死率为不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3倍。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行机械通气48小时至8天的患者127例,分两组行多项指标检测,旨在比较气囊上滞留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ICU科因各种原因行机械通气48小时到8天的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男性71例,女性56例,年龄13~76岁。外科术后106例,非手术患者21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APACHE-Ⅱ评分,留置胃管时间及胃酸抑制等一般情况相似,观察以上患者肺炎发生情况,气囊上滞留物培养及下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单元间歇鼻饲泵注不同间隔时间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ICU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持续6 h间隔2 h)、B组(持续5 h间隔3 h)和C组(持续4 h间隔4 h),每组30例。观察3组病人胃潴留、胃液pH值以及营养状况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B组、C组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0.0%、6.7%、33.3%;胃液pH值分别为2.67±1.01、2.25±0.94、4.31±1.73。C组胃潴留发生率和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和第8天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相比于第1天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持续6 h间隔2 h间歇基础上可以将鼻饲泵注暂停时间延长至3 h,能够降低胃潴留发生率以及维持正常胃液pH值。因而持续5 h间隔3 h间歇三单元鼻饲泵注方式可有效地预防ICU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且能够很好地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每日应用0.02%氯己定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两次,对照组进行口鼻咽腔顺向冲洗两次。两组对照研究,观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VAP12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VAP26例,发生率为4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48,P=0.006)。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除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外,每日使用0.02%氯己定溶液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组(观察组,n=28)和普通人工气道护理组(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气囊上滞留物的含菌量。结果观察组气囊上滞留物含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VAP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可降低声门下气囊上区含菌量,降低早期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李秋莲  何顺平  叶桂芳 《临床医学》2009,29(10):124-125
目的观察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VALAI)的影响。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及B组(45例),A组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B组按常规操作吸除口咽部分泌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VALAI发生率、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结果A组VALAI发生率降低,VALAI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是简便实用而又能有效降低VALAI发生率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和医院临床实施状况.方法 简单抽取我市4所综合医院ICU护士85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所持态度和医院临床实施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资、职称、不同科ICU的护理人员之间相关知识得分比较有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之间知识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ICU护士对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实施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态度和状况不够积极.结论 普及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管理知识、加强对ICU护士的规范化知识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对气囊上滞留物清除认知的重要途径;进行ICU护士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确保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建立统一、科学的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不能脱机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带菌的滞留物不断流到下呼吸道是VAP难以控制的常见因素。本次研究对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气囊上滞留物进行持续引流防治VAP。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