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位改变对脊髓损伤(SCI)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导尿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收治的80例SCI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给予改进式体位;比较两组入院时、住院14 d后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功能及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住院14 d后,两组单次平均排尿量多于入院时(P<0.05),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均少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14 d后,两组排尿膀胱压力、膀胱最大容量、最大排尿量大于入院时(P<0.05),残余尿量少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14 d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入院时(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前(P<0.01)。结论:体位改变能有效提高SCI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促进尿流动力学改变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采用常规间歇式导尿技术并制定饮水计划,观察组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膀胱功能及国际下尿路症候群症状(LUT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每日最大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每日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平均漏尿次数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方法对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治疗训练。  相似文献   

3.
班志娟  宋小洁  李彦莹 《全科护理》2023,(27):3823-3825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经颅磁刺激手段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行雷火灸联合经颅磁刺激,两组病人均使用膀胱压力容量评定系统进行测定,同时并观察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BI)评分、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24 h排尿日记。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MBI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病人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膀胱安全容量均得到提升,且治疗组病人的膀胱安全容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残余尿量均下降,且治疗组病人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24 h排尿次数、24 h漏尿次数均下降,且治疗组病人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次尿量均上升,且治疗组病人的单次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经颅刺激可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治疗效果,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膀胱功能,有效调节膀胱排尿、储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妇科病区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拔除尿管后首次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及排尿量。采用膀胱功能评估量表(MHU)调查比较拔管当天、干预7 d后和干预14 d后2组患者膀胱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20%(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恢复用时短于对照组(P<0.001),首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P<0.001)。拔管当天、干预7 d后和干预14 d后观察组患者的尿急、与尿急相关的症状、日间排尿频率、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和MHU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择时按摩八髎穴联合分段式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1周、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和排尿日记对2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日均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和导尿次数进行比较,通过泌尿症状困扰评分(USDS)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LUTS)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及导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膀胱安全容量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及8周后,2组患者USDS及LUT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控制性训练行为疗法对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92例TURP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列1∶1分布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膀胱控制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7 d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评分,排尿日记相关指标及护理1、3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中译版尿失禁患者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I-QOL)]。结果:护理后,研究组IPSS、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4 h排尿次数、24 h漏尿次数及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每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TURP术后患者膀胱控制性训练行为疗法,可减轻患者前列腺症状,改善尿失禁症状,减少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增加每次排尿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缓解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后膀胱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最小化随机法将59例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灌注化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灌注后40min,在膀胱区行热敏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后30min、24h、5d膀胱刺激症状严重程度及日夜间排尿次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灌注后30min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灌注后24h、5d中重度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日夜间排尿平均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事件发生各有特点,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区热敏灸能减轻灌注药液对膀胱尿道黏膜的刺激,降低膀胱刺激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8.
任婷 《当代护士》2022,(12):106-109
目的探讨网络化持续康复护理支持对脊髓损伤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脊髓损伤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网络化持续康复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和残余尿量均下降,最大膀胱容量均升高(P<0.05),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上述指标更优(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61%,明显低于观察组(96.15%)(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6.53%,明显低于观察组(98.08%)(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网络化持续康复护理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任脉灸对骶上脊髓损伤(S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SSCI后NB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鸠尾穴至中极穴的任脉段给予任脉灸,每次灸治1 h,3次/周,共治疗4周;观察组每次灸治时间改为2 h,其余治疗操作同对照组,3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24 h排尿日记(单次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24 h漏尿次数)、最大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评价患者的排尿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11.25±0.43)次/d、(5.30±0.37)次/d、(148.55±17.81)mL、(301.90±14.73)mL、(72.50±7.21)mL,观察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9.80±1.51)次/d、(4.45±0.31)次/d、(159.40±10.97)mL、(314.90±16.33)mL、(67.05±7.18)mL。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单次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降低更加明显,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长时程任脉灸可以更有效改善SSCI后NB患者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评分及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最大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有效提升膀胱的顺应性,对膀胱平衡状态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管理方案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膀胱管理方案,包括饮水计划、间歇导尿计划及膀胱锻练计划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每天平均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次平均尿量及每天排尿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管理方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有良好的效果,易于操作,且不受医院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2.
罗少玲  黄小燕  蒋子慧 《妇幼护理》2024,4(10):2304-2306
目的 研究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和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7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 63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 例)和观察组(32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下肢淋巴水肿、术后康复情况及膀胱功能。结果 两组 术后第 1d 的下肢淋巴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 7d、术后 14d 的下肢淋巴水肿程度均比对照组更轻(P<0.05)。观察组 的自行排尿时间和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初次排尿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比对照组更少 (P<0.05)。两组干预后的排尿阈值均小于干预前,最大尿流率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排尿阈值显著小于对照组, 最大尿流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按摩联合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减轻下肢 淋巴水肿程度,加快排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魏霞  叶晓 《全科护理》2013,(26):2405-240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强化行为疗法,出院后定期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干预2周、4周、8周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排尿症状、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结果]干预4周、8周后观察组病人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排尿间隔时间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比对照组延长或增加(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成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有效改善排尿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膀胱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膀胱治疗仪治疗,联合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方案实施前、后排尿日记的指标:24h排尿次数、24h尿失禁次数、每次排尿量;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充盈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残余尿量;LUTS评分,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24 h 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及尿流动力学观察指标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分别较治疗方案实施前均减少,联合组减少更明显,排尿日记的观察指标每次排尿量及尿流动力学观察指标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较治疗方案实施前均增大,联合组增大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 LUTS 评分较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联合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膀胱经腧穴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SCI后 NB临床疗效较好,明显减少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状态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联合康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丽平  吴腊梅 《全科护理》2022,20(7):946-948
目的:探讨在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中联合应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0例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干预,观察组加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均连续干预7 d。对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小腹坠胀、排尿无力、滴沥不爽积分及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QLP)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尿潴留病人中应用艾灸神阙穴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利于尿液排出及自主排尿尽早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脐灸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干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及间歇导尿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脐灸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结束时评估患者膀胱功能,指标包括日排尿次数、日漏尿次数、膀胱残余量及膀胱内最大压力;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QOL)评估患者当前症状、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日漏尿次数及膀胱残余量、膀胱内压力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量表评分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UTS得分、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Q...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E"康复护理模式能提高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膀胱功能、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评估护理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泌尿外科收治的108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膀胱功能评估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情绪状态[采用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功能情况[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正性情绪(PA)评分高于入院1 d(P<0.05),负性情绪(NA)评分低于入院1 d(P<0.05),且观察组P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入院1 d(P<0.05),且观察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两组漏尿次数、漏尿量、漏尿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评分均低于入院1 d(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术后1,3 d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浆Cor,E,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和缓解时间,改善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ES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激发排尿技术或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PES组采用P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评定患者日排尿次数、平均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等。结果:2个月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减少、平均膀胱容量增加、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减少,排尿症状有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ES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PES联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对治疗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优于常规的膀胱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