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及正常组织中VEGF、EGFR和HER-2的表达,分析各组间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结直肠癌、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74%(51/69)、61%(17/28)、27%(4/15)、0(0/15),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63,P=0.000);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43%(30/69)、21%(6/28)、20%(3/15)、0(0/15),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7,P=0.003);HER-2的阳性率分别为17%(12/69)、0(0/28)、0(0/15)、0(0/15),各组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0,P=0.011)。②在结直肠癌,VEGF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χ2=7.442,P=0.006)、分化程度(χ2=5.519,P=0.023)有关,与患者性别(χ2=0.099,P=0.754)、年龄(χ2=1.998,P=0.158)、部位(χ2=0.209,P=0.648)无关;EGFR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χ2=5.113,P=0.024)、分化程度(χ2=4.495,P=0.034)有关,与患者性别(χ2=0.090,P=0.765)、年龄(χ2=0.193,P=0.660)、部位(χ2=1.002,P=0.317)无关;HER-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χ2=0.451,P=0.502)、年龄(χ2=0.793,P=0.373)、部位(χ2=0.019,P=0.889)、分化程度(χ2=0.721,P=0.396)、淋巴结转移(χ2=0.613,P=0.434)均无关。③VEGF、EGFR和HER-2表达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两两呈正相关(r=0.388,P=0.001;r=0.273,P=0.023;r=0.292,P=0.015)。结论 VEGF、EGFR和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EGFR和HER-2表达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能更准确地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各30例样本中CCN2的表达.结果 (1)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织中CCN2蛋白均表现为高表达,分别为75.00%和70.00%;而在结直肠腺瘤、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3.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其表达与肿瘤的形成、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Her2高表达是胃癌预后不良的标记物之一,针对Her2的分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胃癌的初步临床研究均获得显著效果.本文综述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正>结直肠癌是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其预后不容乐观,侵袭和转移是患者的主要死因。为此,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病理科2005-2009年间连续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术后病例60例,结直肠腺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不同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EGFR和P53检测。结果 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发现P53和EGFR阳性表达,53例宫颈鳞癌中EGF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0%(26/53)和47.2%(25/53),阳性表达的EGFR定位于肿瘤组织的细胞膜或细胞浆,P53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EGFR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P53蛋白和EGFR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54例,以病灶组织为观察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检测COX-2、EGFR的表达。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6%;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3%。EGFR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 0.05);COX-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 < 0.05)。COX-2与EGFR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5, P < 0.05)。结论 COX-2、EGFR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协同作用,与结直肠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74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30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EGFR和VEGF在乳腺纤维腺瘤中阳性率分别为10%(3/30)和13.3%(4/30);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5%(48/74)和68%(50/74)。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中的阳性率(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性乳腺癌的阳性率(P<0.05),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P<0.05)。结论 EGFR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对指导化疗、靶向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s,TK)的跨膜蛋白受体,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HER1(EGFR)、HER2(ErbB2)、HER3(ErbB3)、HER4(ErbB4),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及其他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冀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4):339-341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388份胃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在胃癌组织芯片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ER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析HER2和VEGF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6/388);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28.9%(112/388)。HER2的表达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Lauren分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在肿瘤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ER2和VEGF之间呈负相关(r=-0.140,P=0.022)。结论同时检测胃癌组织中的HER2和VEGF蛋白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及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别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GH和组织 GHR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GH水平(5.98±3.48) μg·L-1明显高于对照组(2.39±1.63) μg·L-1,并且GH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7,P<0.001,P=0.005);其中血清实验组0+Ⅰ+Ⅱ/TNM分期GH水平(5.07±3.44)μg·L-1明显高于血清对照组(2.39±1.63)μg·L-1;实验组组织GHR表达(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1.1%),并且GHR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9,P=0.015,P=0.035)。结论 GH-GHR轴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水平,有望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尿路上皮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21年1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肾输尿管切除术的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肿瘤组织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然后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明确HER2基因扩增状态。收集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以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ER2基因扩增与上尿路上皮癌肿瘤临床病理以及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171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中HER2阳性率为29.24%(50/171)。不同性别、TNM分期的上尿路上皮癌HER2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上尿路上皮癌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生存率低于HER2表达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是上尿路上皮细胞患者预... 相似文献
15.
选用34例新近手术标本和22例(生存5年以上和半年内复发死亡的各11例)术后获随访的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新近组织阳性率82.4%(28/34),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72.7%(8/11),半年内复发死亡者45.5%(5/11)。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食管癌病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判断食管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ZH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手术的结直肠癌标本67例,用免疫组化法对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ZHX2蛋白检测,联系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的ZHX2蛋白阳性率显著降低(95.5%vs80.5%,P<0.05)。ZHX2阳性率在直肠癌中为90.6%,在结肠癌中为71.4%(P<0.05);在高、中、低分化癌中依次为81.2%、84.2%、69.2%(P<0.05)。在随访周期内,ZHX2阳性病例比阴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期显著延长[(45.1±8.8)月vs(27.3±6.7)月,P<0.05]。结论 ZHX2可能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分化的作用,检测其表达情况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对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晚期转移性直肠癌的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2 000 mg/m2,分2次服用,连续给药2周。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3周为1个周期,疗程为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率、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8.57%和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90%和3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85%、80.95%和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57.14%和3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GFR及HER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蛋白尿及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 贝伐单抗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片能够有效延缓晚期转移性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与Her-2/neu蛋白表达的一致性与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及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34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与相关性。结果FISH与IHC符合率为55.3%,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189,P=0.000),呈正相关(r=0.434,P=0.000)。结论FISH与IHC两种检测结果存在一致性,但IHC(+~+++)患者均应以FISH检测作为评价HER-2基因是否扩增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结果EGFR和HER2在膀胱癌组织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4%(30/47)和45%(21/47),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表达。癌组织中EGFR过度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过度表达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过度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复发肿瘤中EGFR和HER2过度表达明显高于不复发(P<0.05),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GFR和HER2在膀胱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关,它们同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中期因子(midkine,MK)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直肠癌组织以及2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中MK、VEGF表达。结果 MK、VEGF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MK、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MK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MK、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成显著性高表达,协同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展,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