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建立三勒浆口服液(SOL)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其中主要成分量,为SOL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elchro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建立SOL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柯里拉京和鞣花酸指标成分的定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在SOL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中,共确定22个共有峰,同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10批SOL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5以上;通过对比特征峰的保留时间,指认出5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3号峰)、没食子儿茶素(8号峰)、表儿茶素(15号峰)、柯里拉京(16号峰)和鞣花酸(21号峰);并且10批样品中没食子酸的量在5.743 2~7.538 0 mg/m L,没食子儿茶素的量在0.492 9~0.847 1 mg/m L,表儿茶素的量在0.529 7~0.8048 mg/m L,柯里拉京的量在0.937 5~1.756 5 mg/m L,鞣花酸的量在0.352 7~0.554 5 mg/m L。结论所建立的SOL HPLC指纹图谱和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分离效果较好,重复性好,实现了对SOL定性和定量的双重研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诃子药材总鞣质含量和HPLC法同时测定7种成分没食子酸、安石榴苷A、没食子酸甲酯、安石榴苷B、柯里拉京、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鞣花酸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磷钼钨酸比色法(药典法),测定总鞣质含量。采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Aq-C18(250 × 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水(0.1%)-甲醇,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 nm,梯度洗脱,同时测定诃子药材中7种成分含量。结果:诃子总鞣质平均含量为30.31%,RSD为0.5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为21.97%(n =6)。没食子酸、安石榴苷A、安石榴苷B、没食子酸甲酯、柯里拉京、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鞣花酸在各自范围线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100.10%-102.77%。结论:建立诃子药材中总鞣质、没食子酸、安石榴苷A、安石榴苷B、没食子酸甲酯、柯里拉京、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鞣花酸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诃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余甘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比较了药食余甘子在成分和含量上的差异。 方法: 色谱条件为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3,254 nm。 结果: 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余甘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对13批来自不同产地的余甘子药材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余甘子的指纹图谱相似,但香港药材与中国内地药材的图谱差异较大;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的余甘子药材中差异较大。此外,水果型余甘子与药材余甘子的图谱相似,但其中的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远低于药材余甘子。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余甘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已被《香港中药材标准》采用。不同产地的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药材余甘子和水果型余甘子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的差异极为明显,临床处方应当区别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彝族药紫地榆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紫地榆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对15批紫地榆药材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紫地榆质量。结果 建立了紫地榆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21个共有峰,15批药材相似度为0.908~0.990;6种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儿茶素、短叶苏木酚酸、柯里拉京、鞣花酸、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含量分别为0.93~2.45 mg/g、1.85~3.85 mg/g、0.46~1.07 mg/g、2.10~3.50 mg/g、2.88~6.96 mg/g、3.27~4.08 mg/g;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均将紫地榆分为3类,综合得分显示S12~S14药材质量较优,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导致紫地榆药材产生质量差异的4种标志性化合物。结论 将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彝族药紫地榆的药材质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藏药毛诃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测定毛诃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和没食子酸甲酯量,为毛诃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tlantic T3(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建立11批毛诃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隐藏信息。采用HPLC-MSn对毛诃子药材色谱峰进行指认,并对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到毛诃子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21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以上。采用HPLC-MSn方法指认了18个化合物。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大致分为3类。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发现区分毛诃子样品的5个标志性化合物,其中指认出12号峰为诃子鞣酸。定量分析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24%~98.58%。结论对HPLC指纹图谱和主要成分量同时进行分析,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药毛诃子质量控制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余甘子果渣中的化学成分,优选提取工艺与免洗凝胶的制剂处方,开发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的含量;通过抑菌圈筛选余甘子果渣中主要抑菌活性成分筛选;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优化余甘子果渣的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及凝胶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余甘子果渣抑菌免洗凝胶处方。结果:余甘子果渣与余甘子药材的成分基本相同,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与鞣花酸在果渣的含量中约为药材中含量的21.99%~67.63%、0.52%~4.79%、7.38%~8.79%、10.15%~16.10%。诃黎勒酸、柯里拉京、没食子酸对白念珠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低于10 μg/mL,而鞣花酸的MIC为16.38~32.75 μg/mL。以没食子酸、柯里拉京与诃黎勒酸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取余甘子果渣,加入10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2 h,提取1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得到最优凝胶基质配方为30%余甘子果渣提取液、0.4%卡波姆U20、3%甘油、4%的95%乙醇、三乙醇胺调pH值到5~6,其余为纯化水。结论:余甘子果渣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抑菌免洗凝胶的制备工艺可行,为中药固废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藏药余甘子药材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安石榴苷B、没食子酸甲酯、老鹳草素、柯里拉京、诃子林鞣酸、诃黎勒酸和鞣花酸含量的方法,为余甘子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冰醋酸水;流速:1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余甘子药材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安石榴苷B、没食子酸甲酯、老鹳草素、柯里拉京、诃子林鞣酸、诃黎勒酸和鞣花酸分别在 0.094-1.87,0.10-2.51,0.047-1.49,0.12-3.84,0.28-8.80,0.055-1.75,0.042-1.34,0.0090-2.88 μg 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5,102.04,101.20,99.94,99.75,100.69,100.30,100.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同时测定余甘子药材主要成分的含量,为余甘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有效成分变化规律,为其保存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7个不同贮藏年限的余甘子材料,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HPLC-UV)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的含量,阐明其主要活性成分累积特征;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记录样品整体光谱指纹图谱,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模型鉴别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样品。结果:2015年版《中国药典》指标性成分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鞣花酸与诃黎勒酸,柯里拉京与槲皮素的含量较少;各成分在不同贮藏年限间样品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均在贮藏6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79.36和1.68 mg·g~(-1),贮藏4年样品中诃黎勒酸、柯里拉京、鞣花酸累积最高,分别是18.85,7.97,21.46 mg·g~(-1)。MSC+SG二阶求导(窗口参数为11,多项式次数为3)优化FT-NIR数据,不同贮藏年限样品的分类正确率为84.5%;以最低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准则,降维光谱数据为若干重要潜在变量并与5种活性成分含量数据融合,鉴别正确率提高到98.8%。结论:基于HPLC-UV和FT-NIR技术,该研究有效阐述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5种主要代谢成分累积特征;结合数据融合策略,PLS-DA模型能较好鉴别不同质量样品。该结果可为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的质量鉴别及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仁爽  隋艳艳  闫红  张立秋  顾地周  陈新连 《中草药》2023,54(21):7186-7192
目的 建立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的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其中4个酚酸类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以期对牻牛儿苗药材进行整体质量控制。方法 以没食子酸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建立牻牛儿苗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以没食子酸为内标,确定柯里拉京、老鹳草素和鞣花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4个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建立了牻牛儿苗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891以上;以没食子酸为内标建立的柯里拉京、老鹳草素和鞣花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51、0.214和0.444,重现性良好,10批牻牛儿苗样品QAMS法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QAMS简便可行,可为牻牛儿苗药材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果核中没食子酸(Gallic acid)、柯里拉京(Corilagin)、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诃黎勒酸(Chebulagic acid)、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glucose, PGG)、鞣花酸(Ellagic acid) 6种鞣质类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结果:余甘子果核中6个成分分离度良好,没食子酸、柯里拉京、GCG、诃黎勒酸、PGG、鞣花酸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0836~0.5021μg、0.0652~0.3912μg、0.0256~0.1536μg、0.0710~0.4260μg、0.0916~0.5496μg、0.2784~1.6704μg;线性方程分别为Y=2753.9X...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三果汤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为建立三果汤的质控评价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回流提取得到9个三果汤样品,采用HPLC进行分析得到指纹图谱,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应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三果汤中特征色谱峰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筛选活性色谱峰。结果:建立了三果汤HPLC指纹图谱方法,相似度均0.9,确定了其中27个色谱峰为共有峰,其中12个峰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均1.0,说明三果汤指纹图谱中12个色谱峰对三果汤抗氧化活性发挥重要活性。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了峰5为没食子酸、峰10为没食子儿茶素、峰20为柯里拉京、峰23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峰27为鞣花酸。结论:三果汤抗氧化作用是多个成分协同起效的结果,通过谱-效关系分析得到三果汤的抗氧化物质基础,可为三果汤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丹参保心茶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9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2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并测定其中9个成分的含量。结果:12批丹参保心茶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99~1.000,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出9个成分,分别为丹参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原儿茶醛、咖啡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迷迭香酸、丹酚酸B;上述9个成分含量分别为2.87~3.76 mg/g、4.69~6.01 mg/g、0.52~0.67 mg/g、10.60~12.25 mg/g、1.36~1.67 mg/g、11.73~14.74 mg/g、3.89~4.46 mg/g、0.55~0.73 mg/g、5.90~6.85 mg/g。结论:建立的丹参保心茶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盐炙前后广西余甘子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探讨盐炙法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盐炙法对8批广西不同产地余甘子进行炮制,并采用HPLC切换波长法测定广西余甘子盐炙前后没食子酸、鞣花酸和表儿茶素的含量。结果盐炙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均较生品有所增加,表儿茶素的含量较生品有所降低。结论盐炙法可改变广西余甘子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探寻青龙白虎汤冻干粉制备过程工艺和量质传递规律,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构建其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制备15批次青龙白虎汤冻干粉,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结果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并计算各部分相似度。测定15批样品量质传递过程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表儿茶素和鞣花酸的含量,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挖掘不同产地样品间对质量控制具有显著贡献的主要成分。结果 15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满足规定要求,并标定冻干粉指纹图谱24个共有峰,对其中6种成分进行了指认,分别为没食子酸(1号峰)、原儿茶酸(4号峰)、绿原酸(8号峰)、表儿茶素(14号峰)、东莨菪内酯(19号峰)、鞣花酸(23号峰)。15批冻干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鞣花酸、绿原酸、原儿茶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24%~1.301%、2.184%~2.840%、0.607%~0.760%、0.061%~0.141%、0.017%~0.079%,转移率分别为78.60%~89.38%、76.98%~89.88%、76.00%~89.78%、76.90%~90.49%、80.02%~90.25%,出膏率为12.87%~15.11%,均未出现离散数据,表明煎煮、浓缩和冻干过程有效成分转移率较稳定。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找到10个对模型贡献较大的成分,其中包括指认的峰14(VIP=2.812)、峰1(VIP=2.804)、峰23(VIP=2.715)、峰8(VIP=1.053)和峰4(VIP=0.887),可进一步深化青龙白虎汤质量控制研究。结论通过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首次建立了药食同源名方青龙白虎汤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快速简单可行,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能同时适用于饮片、煎煮液、浓缩液和冻干粉量质传递规律的相关性考察;进一步通过化学计量学为青龙白虎汤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任慧  胡静  崔小敏  鲁文静  李宁  曲彤  陈志永 《中草药》2023,54(19):6452-6460
目的 建立大盘龙七Bergeniae Scopulosae Rhizoma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大盘龙七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25℃;对10批大盘龙七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基于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同时测定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大盘龙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S5的相似度为0.752,其余批次的相似度均大于0.92,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出7个色谱峰,分别为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聚类分析将10批大盘龙七药材分为3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4是影响药材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标记了大盘龙七中6个差异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批大盘龙七药材中熊果苷、没食子酸、岩白菜素、儿茶素、4-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30~63.24、0.26~2.98、15.96~78.04、1.54~11.17、0.97~2.54、2.09~7.38、0.64~12.30 mg/g。结论 建立的大盘龙七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大盘龙七药材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大盘龙七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茯神HPLC指纹图谱及10个三萜类成分(16α-羟基松苓新酸、茯苓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酸A、多孔菌酸C、3-表去氢土莫酸、3-O-乙酰基-16α-羟基松苓新酸、去氢茯苓酸、松苓新酸、去氢齿孔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HPLC建立茯神指纹图谱,对37批茯神10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茯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7批茯神HPLC特征图谱共匹配10个共有峰成分,除S23、S37外,其余样品间相似度为0.791~1.000;CA将37批样品分为3类,PCA提取了2个主成分,OPLS-DA确定去氢茯苓酸、16α-羟基松苓新酸、多孔菌酸C、3-表去氢土莫酸4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为茯神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若干批次老鹳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产地对老鹳草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 全国范围内收集6个产地9批次老鹳草药材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总糖、还原糖、总黄酮、柯里拉京及没食子酸5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 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的6批次老鹳草样品与建立的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915以上,S6的总糖、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55%和0.94%,S4的总黄酮、柯里拉京含量最高分别为0.169%和4.61%。结论 鼠掌老鹳草与《中国药典》收录的3种正品老鹳草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产地不同基原、同一基原不同产地的老鹳草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或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冯莉萍  夏伟军  汤泮泮  崔涛 《中药材》2023,(8):1990-1993
目的:建立玉葡萄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玉葡萄根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LP-C18(250 mm×4.6 mm, 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建立19批玉葡萄根指纹图谱,分别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玉葡萄根HPLC指纹图谱确定8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5个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5-O-没食子酰奎宁酸、儿茶素、2-methylphenyl-O-β-xylopyranosyl-(1→6)-O-β-glucopyranoside、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除了S4号样品相似度为0.880外,其余样品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聚类分析可将19批样品分为4类,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色谱峰3、6~8号对药材质量影响较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稳定可行,可为玉葡萄根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基于HPLC法建立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并对样品中丹皮酚、吴茱萸碱、马兜铃酸A、吴茱萸次碱、安五脂素5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建立了复方胃痛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14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对比,指认了5个成分,并发现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批次间的含量差异较大。15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28~0.99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15批样品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6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所建立的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和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提升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诃子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诃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诃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收集了12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采用HPLC-MS技术对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诃黎勒酸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结论本方法为诃子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