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量限制(CR)对APP/PS1双转基因大鼠脑内A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4只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R-1组、CR-2组,分别给予自由进食、正常进食量的80%及70%饲养4w,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能力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内Aβ阳性细胞数。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在定位航行实验第5天,CR-2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而CR-1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CR-2组海马区的Aβ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1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的CR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大鼠脑内Aβ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及上游调控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对30例AD患者(AD组)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ERK1/2/m TOR通路和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PD组)及正常对照者(NC组)进行比较。分析AD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病程的关系。结果与NC组相比,AD组外周淋巴细胞分布于G1期的比例(G1%)显著下降而S%显著升高(均P0.01);淋巴细胞中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NC组相比,PD组ERK1/2、p-ERK1/2、m TOR、p-m TOR、p2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外周血淋巴细胞p-m TOR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2,P=0.018),与病程呈负相关(r=-0.558,P=0.025)。结论 A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分布存在异常,淋巴细胞的pERK1/2、p-m TOR和p21水平显著下降,并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者p-m TOR水平下降越明显。外周血淋巴细胞p-ERK1/2、p-m TOR和p21有可能成为AD诊断及病情评价的外周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神经病理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6个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AD动物模型,将1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f组。各组对应给予生理盐水或人Lf(2mg·kg~(-1)),鼻饲3个月。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神经斑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共定位;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功能状态;Western blot检测神经核抗原(Neu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鼻饲Lf组小鼠脑内Aβ阳性染色减弱,Aβ神经斑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状态受抑制而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海马神经元的尼氏染色增强,GPX4、TFAM和NeuN等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人Lf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从而有效保护APP/PS1小鼠的神经元,减缓APP/PS1转基因小鼠病理生理进程。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PDAPSW转基因小鼠模型的表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瑞典型突变(APPsw)在Alzheimer病(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PDAPSW转基因小鼠的毛发、体重及生殖能力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转基因小鼠大脑组织进行病理改变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Y迷宫分析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异常.结果3个月龄时首建鼠平均体重为(31.0±3.7)g,非转基因小鼠为(34.0±2.9)g,F1代转基因小鼠平均体重为(32.0±3.3)g,阴性同胞鼠为(31.0±4.2)g,两组体重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转基因小鼠毛发及生殖能力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但发现其中3只阳性小鼠毛发异常,1只雄性小鼠不育;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明显淀粉样蛋白沉积;Y迷宫内转基因小鼠进入迷宫各臂均数为(53±7)次,非转基因鼠为(37±4)次;轮回转向频率分别为48.2%和76.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DAPSw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有淀粉样蛋白沉积并且存在行为学异常,能够复制人类AD的主要变化,可以作为深入研究AD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微小RNA-199b-3p(MicroRNA-199b-3p,MIR-199b-3p)对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组、MIR-199b-3p模拟物(MIR-199b-3p mimic)组及其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for MIR-199b-3p mimic,mimic NC)组、MIR-199b-3p mimic+pcDNA-NC组和MIR-199b-3p mimic+pc-mTOR组,后5组采用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阻断外周胆碱能反应以建立SE小鼠模型,后4组造模前于前囟后1 mm、旁开1.5 mm钻孔处分别注射MIR-199b-3p mimic,mimic NC,MIR-199b-3p mimic+pcDNA-NC,MIR-199b-3p mimic+pc-mTOR,Sham组和SE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 采用谷氨酸诱导建立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模型并分为6组:Control组、Model组、mimic NC组、MIR-199b-3p mimic组、MIR-199b-3p mimic+pcDNA-NC组、MIR-199b-3p mimic+pc-mTOR,后4组分别转染mimic NC,MIR-199b-3p mimic,MIR-199b-3p mimic+pcDNA-NC,MIR-199b-3p mimic+pc-mTOR,Control组和Model组不进行干预; miRNA芯片检测Sham组和SE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差异表达miRNA; Target Scan Human数据库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199b-3p与mTOR的靶向关系;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脑电图检查小鼠的癫痫放电情况; 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形态; 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eoxyuridine triphosphate nick end labeling,TUNEL)实验检测海马神经元及HT22细胞的凋亡率; 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丙咪唑羰花青碘化物(5,5',6,6'-Tetrachlorr-1,1',3,3'-Tetraethyl-imidacarbocyanine iodide,JC-1)染色检测HT22细胞的活力、增殖能力、线粒体膜电位; 测定小鼠海马组织和HT22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海马组织和HT22细胞中MIR-199b-3p,mTOR mRNA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分析海马组织和细胞中mTOR、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199b-3p在SE组小鼠海马组织和model组细胞中低表达,mTOR mRNA和蛋白高表达,MIR-199b-3p与mTOR存在靶向调控关系; 上调MIR-199b-3p表达能够缩短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增加跨越平台次数,降低脑电图振幅和尖峰频率,改善海马组织病理学形态,提高HT22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恢复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和细胞凋亡率、切割的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 3,c-Caspase 3)、Bcl2相关X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53(Protein 53,p53)表达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提高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而上调mTOR表达能够逆转上述对癫痫小鼠海马组织及损伤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MIR-199b-3p在癫痫小鼠海马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下调,mTOR表达上调,上调MIR-199b-3p表达靶向抑制mTOR能够提高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压高氧(40%O_2,60%空气)处理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1(APP/PS1)双重转基因小鼠是否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APP/PS1双重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种鼠交配后产下的子代小鼠进行基因分型,待子代达10周龄时,取双重转基因小鼠4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每组10只,A、B 2组小鼠喂养于常压高氧中8 h/d,A组持续4周,B组持续8周;C、D组喂养于空气中4或8周,分别作为A、B组的对照.高氧处理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Thioflavin S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PP代谢过程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ELISA定量检测小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Thioflavin S染色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处理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老年斑数量明显减少,B组比A组减少更显著.高氧处理组小鼠脑内C_(99)、C_(8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各组小鼠脑内全长APP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ELISA结果提示,B组小鼠海马和皮质内Aβ_(40)[(783.6±97.2)pg/ml]和Aβ_(42)[(175.3±17.1)ps/ml]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Aβ_(40)[(1251.6±42.3)pg/ml,t=9.36,P<0.01]和Aβ_(42)[(286.8±13.0)pg/ml,t=13.7,P<0.01]的含量.结论 常压高氧处理能显著减少AD模型小鼠脑内Aβ的产生、沉积及老年斑的形成;这种改变可能通过减少Aβ产生或加速Aβ清除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转APP/PS1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APP/PS1小鼠)早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乙酰胆碱能系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法评定3月龄APP/PS1小鼠及相应野生型(WT)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沉积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含量以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并探讨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与其空间记忆能力、ChAT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水迷宫评定结果显示两组小鼠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APP/PS1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29.02±4.27)%〕和距离百分比〔(28.85±3.77)%〕较WT小鼠均下降(P<0.05)。APP/PS1小鼠脑组织中尚无Aβ斑块的沉积。APP/PS1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45.23±1.40)ng/g prot〕和ChAT活性〔(279.53±12.13)U/g组织湿重〕均较WT小鼠〔分别为(54.08±4.84)ng/gprot、(315.84±11.32)U/g组织湿重〕显著降低(P<0.05),两组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与其空间记忆功能(目标象限航行时间百分比、目标象限航行路程百分比)呈正相关(r=0.861、r=0.874,P<0.05),ACh含量与ChAT活性呈正相关(r=0.926,P<0.05)。结论 APP/PS1小鼠空间记忆功能障碍、ACh含量减少和ChAT活性降低可发生于Aβ斑块沉积之前。脑组织中ACh含量减少和ChAT活性降低可能与APP/PS1小鼠记忆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是否通过抑制自噬减轻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perfusion,MCAO/R)损伤,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 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2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治疗组(NRG1β组)、激动剂组(SRT501组)、激动剂+治疗组(SRT501+NRG1β组)、抑制剂组(EX527组)和抑制剂+治疗组(EX527+NRG1β组),每组3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MCAO/R模型,线栓由颈外动脉插入颈内动脉18~22 mm,堵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缺血2 h后,缓慢拔出线栓,恢复脑血流22 h。EX527(5 mg/kg)、SRT501(100 mg/kg)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NRG1β(2μg/kg)于拔出线栓后由微量注射器注入颈内动脉。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采用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某些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病理性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具有某些肿瘤的性质,并有研究证实mTOR/P70S6K信号通路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关系密切,故此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瘢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研究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P70S6K)在40例病理性瘢痕、20例非病理瘢痕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mTOR、p-P70S6K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72.5%,高于非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p<0.0167); p-mTOR与p-P70S6K表达呈正相关(r=0.482, p<0.05)。 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脑损伤中,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对大鼠行为学、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Ⅱ的影响及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Wistar大鼠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TSG组,各2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下于海马部位注射微量Aβ1-42造模,Y电迷宫及Mom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制模后第21天海马神经元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Ⅱ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中,大鼠Y电迷宫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增加,Morris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延长,游泳路程增加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Beclin-1和LC3-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一致,在21 d时,模型组Beclin-1蛋白(0.51±0.03),LC3-Ⅱ蛋白(0.68 ±0.04)与对照组(0.31±0.01、0.31±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843、37.0000,均P<0.05);TSG干预后,大鼠躲避所需的电刺激次数减少,潜伏期缩短,游泳路程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Beclin-1和LC3-Ⅱ蛋白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87、16.2698,均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在受到Aβ刺激后,可上调自噬蛋白Beclin-1和LC3-Ⅱ因子表达,启动自噬通路;TSG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损害,下调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来抵抗Aβ的神经毒性,改善大鼠行为学表现,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Dab2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疾病模型中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AD组、Vector组和Dab2组,每组8只,并将10只阴性对照小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饲养1个月后,AD组小鼠经双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Dab2组小鼠双侧海马注射Dab2腺相关病毒质粒,Vector组小鼠双侧海马注射阴性对照质粒。所有小鼠于鼠龄9个月时进行行为学检测。10月龄时处死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A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中Dab2、TβRII和p-SMAD2/3的表达。结果 Dab2腺相关病毒质粒可在小鼠海马内高效表达Dab2。Dab2组小鼠海马组织中TβRII、p-SMAD2和p-SMAD3含量明显高于其阴性对照Vector组。Dab2组小鼠海马内Aβ含量明显低于Vector组,并且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Vector组小鼠。结论 Dab2过表达可通过上调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传导,减轻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内Aβ的含量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香兰素(vanillin,Van)对新生大鼠低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日龄SD大鼠根据改良的Rice-Vannucci法构建HIBD模型,将12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HIBD组、HIBD+V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 K(Ginkgolide K ,GK)通过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 蛋白激酶 B (Akt)/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卒中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 和脑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将 40 只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低 剂量 GK(GK-L)组(3.5 mg/kg)、中剂量 GK(GK-M)组(7 mg/kg)和高剂量(GK-H)组(14 mg/kg),每组各 8 只。建立 MCAO 模型和氧葡萄糖剥夺发(OGD)体外模型;采用改良后的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NSS) 评估法检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2,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小鼠脑缺血面积;免疫荧 光染色检测小鼠梗死灶周围皮质血管生成和星形胶质细胞覆盖。培养 hCMEC/D3 细胞,分为对照组, OGD 组、OGD+CK 组、OGD+LY 组(LY 为 PI3K 信号通路抑制剂)和 OGD+GK+LY 组,采用细胞计数试 剂盒 -8(CCK-8)检测内皮细胞活性;Western blot 检测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VEGF 和 PI3K/Akt/mTOR 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内 皮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与 MCAO 组[(5.37±1.25)分、(11.99±1.72)%]比较,GK-M 组和 GK-H 组 小鼠 mNSS 评分[分别为(3.37±1.32)、(2.23±0.38)分]和脑缺血面积[(4.75±0.89)%、(2.42±0.42)%] 均 显 著 降 低(P< 0.05)。 与 MCAO 组 EdU+ /CD31+ 细 胞 数、EdU+ /GFAP+ 细胞数和星形胶质细胞覆盖 率[分 别 为(3.33±0.58)个、(4.33±1.53)个、(69.20±5.60)%]比 较,GK 组 小 鼠 EdU+ /CD31+ 细胞数 [(13.67±2.08)个,t=3.576]、EdU+ /GFAP+ 细 胞 数[(8.33±1.53)个,t=6.008]和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覆 盖 率 [(82.26±7.77)%]显著升高(均P< 0.05)。与对照组细胞活力、HIF-1α、VEGF 蛋白表达、Akt 和 mTOR 磷酸化水平[分别为(100.31±3.01)%、(0.09±0.03)、(0.13±0.03)、(0.20±0.04)、(0.18±0.03)]比较,OGD 组细胞活力[(52.37±9.06)%]、HIF-1α(0.17±0.02)和 VEGF 蛋白表达(0.18±0.03)、Akt 和 mTOR 磷酸 化水平[(0.28±0.06),(0.38±0.05)]均显著升高(均P< 0.05);与 OGD 组比较,OGD+GK 组细胞 HIF-1α (0.22±0.03)和 VEGF 蛋白表达(0.23±0.03)、Akt 和 mTOR 磷酸化水平[(0.48±0.09),(0.52±0.05)]、细胞 活力[(61.07±3.48)%]、迁移率[(85.26±11.03)%]和管状结构数量[(81.97±5.79)%]均显著升高(均 P<0.05),OGD+LY组则表现出相反变化;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可逆转GK对OGD细胞的影响。 结论 GK 通过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上调 VEGF 表达促进脑血管生成,改善小鼠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JNK信号通路及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aravone组)、JNK抑制剂组(SP600125组)。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成大鼠SAH模型;SP600125组于建模前30min,侧脑室注射SP600125(3μg/μl,10μl);Edaravone组于建模后5mg/kg Edaravone腹腔注射,12 h后重复给药。24h处死,检测各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数量及Beclin-1、LC3-Ⅱ、p-JNK蛋白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SAH组海马区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多呈三角锥形、存活数量明显减少,(P0.05);Beclin-1、LC3-Ⅱ、p-JNK表达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Edaravone组、SP600125组神经元坏死率明显下降、形态正常细胞数增多,(P0.05);Beclin-1、LC3-Ⅱ、p-JNK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SAH大鼠海马区神经元Beclin-1和LC3-Ⅱ表达,减轻SAH后早期脑损伤,其可能是JNK通路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位(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MPP+0.25 mmol/L组、0.5 mmol/L组及1 mmol/L组,各MPP+组细胞与含相应浓度的MPP+培养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TOR蛋白、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mTOR调控相关蛋白(Raptor)、雷帕霉素不敏感的mTOR伴侣蛋白(Rictor)以及与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MPP+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0.001);mTOR、p70S6K、Raptor、Rictor表达明显降低(P<0.05~0.001);LC3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0.001),均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MPP+通过抑制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诱导SH-SY5Y细胞自噬性死亡,并且与MPP+的浓度相关;这可能是MPP+导致PD动物模型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胰岛素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D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WORT)对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D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抑制作用,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对海马神经元B-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胰岛素组和WORT组(每组10只),海马立体定向注射胰岛素和PI3K抑制剂WORT.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传导相关蛋白以及BACE1的表达水平.结果 注射胰岛素的海马PI3K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较对照组:Akt表达增加(0.952±0.060与0.835±0.029,t=4.9150,P=0.0001),Akt set473位点磷酸化(pAkt)水平上调(0.800±0.075与0.657±0.025,t=4.5598,P=0.0002),糖原合成激酶-3α(GSK-3α)磷酸化水平降低(0.604±0.062与0.726±0. 041,t=3.5871,P=0.0018),而成熟的BACE1及其裂解产物β分泌酶C末端(β-CTF)表达下调.WORT组的PI3K下游信号分子Akt、pAkt表达明显被抑制,磷酸化GSK-3α表达增加,同时成熟的BACE1(1.004±0.096)和β-CTF(1.031±0.048)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0.498±0.064,0.786±0.101)上调(分别t=11.5980,P=0.0000;t=4.2194,P=0.0004).结论 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可以调节BACE1的表达和活性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实验研究。AD小鼠脑内产生过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后者会影响突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然而,该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生化和行为学特征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对该小鼠模型的病理从生化和行为学角度进行检测。方法对6月和12月龄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取血约100μL,1200g离心后,分离血清。在小鼠6月和12月龄时,进行为期15天的辐射状六臂水迷宫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大脑中Aβ1-40和Aβ1-42的含量,以及血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大脑不同部位中α-,β-和γ-分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在6月龄之前,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死亡率约为35%,这些死亡的小鼠脑内Aβ1-40和Aβ1-42水平较高,两者比例约为1:10。在6月和12月龄时,转基因小鼠血清中Aβ1-40水平均显著高于Aβ1-42水平,Aβ1-40与Aβ1-42比例为2.37:1。在12月龄时,转基因小鼠大脑中Aβ1-42水平显著高于Aβ1-40水平,两者比例约为2.17:1,并且在不同脑区中,Aβ1-42和Aβ1-40含量变化较大。在小脑、前、后部皮质层以及海马中,Aβ1-42水平显著高于Aβ1-40。分泌酶活性在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以及在不同脑部位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异,这提示PS1转基因并没有导致高γ-分泌酶活性,该基因可能使γ-分泌酶更有效的切割和产生Aβ1-42。此外,转基因小鼠血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较野生型小鼠升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行为学结果显示,在6月龄时,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相比呈现出显著的记忆障碍,到12月龄时,这种障碍变得更为严重,表现为水迷宫实验中产生更多的错误。结论 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最早在6月龄时就能很好地模拟早发性AD,可用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加兰他敏对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C/EBPβ表达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皮下注射加兰他敏溶液5mg/kg,2次/d,连续治疗8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于干预治疗8周后开始测定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连续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C/EBPβ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Morris检测第5、6天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P0.05),而治疗组其逃避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同时治疗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明显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表达面积〔(5.003±0.823)%〕及C/EBPβ的表达量(87.711±14.622)较模型对照组〔(7.116±1.040)%,119.920±16.901〕明显减少(P0.05,P0.05)。结论加兰他敏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C/EBP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实验研究。AD小鼠脑内产生过量的β淀粉样蛋白(Aβ),后者会影响突触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然而,该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生化和行为学特征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对该小鼠模型的病理从生化和行为学角度进行检测。方法对6月和12月龄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取血约100μL,1200g离心后,分离血清。在小鼠6月和12月龄时,进行为期15天的辐射状六臂水迷宫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大脑中Aβ1-40和Aβ1-42的含量,以及血清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大脑不同部位中α-,β-和γ-分泌酶活性的差异。结果在6月龄之前,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死亡率约为35%,这些死亡的小鼠脑内Aβ1-40和Aβ1-42水平较高,两者比例约为1:10。在6月和12月龄时,转基因小鼠血清中Aβ1-40水平均显著高于Aβ1-42水平,Aβ1-40与Aβ1-42比例为2.37:1。在12月龄时,转基因小鼠大脑中Aβ1-42水平显著高于Aβ1-40水平,两者比例约为2.17:1,并且在不同脑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HLJDT)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自由基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治疗机制。方法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MC组)、阳性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组)、HLJDT大中小剂量组,每日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后检测脑组织中自由基代谢指标(SOD、MDA),并应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含量。结果 HLJDT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及HLJDT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IL-6含量(P<0.01);HLJDT小剂量组IL-1β含量低于CMC组,但HLJDT各剂量组及盐酸多奈哌齐组与模型对照组(CM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HLJDT治疗AD的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