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同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研究组联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不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分别为94 X.12%、(2.4±1.3)分、(57.2±6.6)分,对照组分别为80.39%、(5.5±1.7)分、(52.3±10.1)分,研究组疗效、NIHSS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9%、2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丁苯酞注射溶液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5 d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χ2=4.000,P=0.046);治疗15 d后,2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对有所患者至少随访15 d,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vs. 8.00%,χ2=0.154,P=0.69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在短期内可有效阻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帮助降低外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与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全部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持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于各治疗时点检测患者侧支循环血流,评价其侧支循环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检测并对比2组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血流速度;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时点,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组患者M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ACA、PCA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侧支循环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溶栓治疗对患者侧支循环与脑血流的影响更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8,(8):1095-109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28 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治疗前后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28 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显著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均逐渐升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7~28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NS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可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障碍,降低其血清Hcy、NSE水平,升高6-k-PGF1a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替普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序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溶栓治疗组(溶栓组)和丁苯酞序贯治疗组(序贯组)。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基线特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VEGF表达水平、90天mRS评分。结果 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和溶栓3天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序贯组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序贯组血清VEGF水平第3天、第7天低于溶栓组(P<0.05);序贯组脑梗死90天的m R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 阿替普酶序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用阿替普酶疗效显著,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溶栓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溶栓治疗应用标准剂量的注射用阿替普酶,观察组溶栓治疗应用小剂量的注射用阿替普酶。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神经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9,P=0.210)。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VEGF、Ang-2高于治疗前,NE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EGF、Ang-2高于对照组,NES水平低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神经递质水平,采用脑灌注CT检查脑血流灌注量变化,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值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平均通过时间(MT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 vs.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和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和重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对照组60例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通过神经功能受损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通过神经功能受损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均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口服丁苯酞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使其快速恢复,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蛋白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溶栓+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使用丁苯酞,治疗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清PTX-3、MMP-9、S100β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血清PTX-3、MMP-9、S100β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清PTX-3、MMP-9、S100β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d后的MoCA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MoCA评分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TX-3、MMP-9、S100β水平,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认知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总计60例,按照每组30例分为两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疗效评定结果为显效以及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随访调查中观察组内残疾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具有加速阻塞部位再通、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点 (P<0.05)。两组脑出血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湘雅常德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收缩期峰值脑血流速度(Vs)、舒张期峰值脑血流速度(Vd)及颅内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χ2=3.975,P=0.046)。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ESS、MMS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S、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试验组Vs、Vd及颅内动脉PI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56-5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9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33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照组、丁苯酞组分别单独加用多奈哌齐、丁苯酞。使用MMSE和ADL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6周和12周的认知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丁苯酞组的72.72%和75.76%(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周和12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丁苯酞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柴冠军 《北方药学》2018,15(4):29-3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药物用量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正常剂量阿替普酶治疗)与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NIHSS、B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小剂量使用效果佳,加快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采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神经科治疗的6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施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33例在其基础注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2周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面积(11.1±2.0)cm~2相较于对照组(13.1±1.2)cm~2减少,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1±1.1)分,相较于对照组(8.5±1.5)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7.4±1.1)mg/L、IL-8(24.9±1.1)ng/L、IL-10(9.3±1.0)ng/L、降钙素原(PCT)(4.0±1.8)μg/L水平相较于对照组[CRP(13.8±1.4)mg/L、IL-8(30.8±1.5)ng/L、IL-10(11.0±0.9)ng/L、PCT(5.6±2.3)μg/L]均降低(P<0.05)。结论 ACI通过阿替普酶与丁苯酞联合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脑神经功能,还能缓解炎症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探讨阿替普酶溶栓后抗凝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序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溶栓后接受抗凝治疗,对照组溶栓后未接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卒中评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后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30 d,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脑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实施抗凝治疗可有效纠正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程旺强 《北方药学》2018,15(5):43-44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15d、30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依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χ2=5.963,P=0.015);治疗2周后,2组ADL各项评分、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各评分提高或降低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IGF-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sVCAM-1、hs-CRP、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予依达拉奉右莰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比较2组继发性出血事件及预后。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χ2=4.183,P=0.041)。溶栓后1 h、24 h、14 d, 2组NIHSS评分较溶栓前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后,2组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 6.67%,χ2=1.482,P=0.224)。随访3个月,2组继发性出血事件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AIS患者176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每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组在给予阿替普酶治疗6 h后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性以及观察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后, 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4.23±1.75)分]、血清IL-6[(6.42±2.05)ng/L]、TNF-α[(13.42±3.59)ng/L]、hs-CRP[(3.17±0.9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28±1.93)分、(9.58±2.79)ng/L、(22.28±3.73)ng/L、(5.23±1.25)mg/L)](t=10.98、20.29、16.06、12.36, 均P < 0.001)。联合组总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