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和传统方法扫描在儿童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接受腹部扫描的患儿分为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预设噪声指数为10的自动管电流,A组,n=30)和传统方法扫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B组,n=30)。对两组的腹部图像进行定量评价,并对比两组的CT辐射剂量。结果 A、B两组腹部图像中腹主动脉、竖脊肌、肝实质、脾、肾实质的CT值,噪声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4.59±0.81)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147.58±35.77)mGy·cm,有效剂量(ED)为(4.42±1.07)mSv;B组的CTDIvol、DLP及ED分别为(6.70±0.001)mGy、(214.24±21.65)mGy·cm及(6.41±0.64)mSv。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64排螺旋CT儿童腹部检查中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方法,有利于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采用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方案联合KARL迭代重建行胸部CT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2月15日期间,前瞻性收集我院发热门诊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需要行胸部CT平扫的12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A、B、C、D 4组(n=30),按照不同扫描方案进行胸部CT检查。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有效管电流60 mAs,激活管电流自动调制;B组采用管电压120 kV,固定管电流30 mA;C组采用管电压100 kV,有效管电流60 mAs,激活管电流自动调制;D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固定管电流30 mA。扫描完成后,对各组CT数据均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和KARL迭代重建2种模式进行图像重建,测量、记录各组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噪声值,并基于图像噪声、图像伪影及图像总体质量三方面进行主观评分,计算各组胸部CT扫描的辐射有效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间同种重建图像及不同组中同种图像重建方法时的图像噪声值及辐射有效剂量;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Wilcoxon检验比较各组图像及同组不同图像重建方法下的图像主观评分。结果:采用不同扫描方案的A、B、C、D组,受检者行胸部CT检查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分别为(2.5±0.4) m Sv、(1.2±0.1) mSv、(1.6±0.2) mSv及(0.8±0.1) mSv,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均能明显降低CT扫描的辐射有效剂量(F=256.316,P0.001)。相同扫描方案下,KARL迭代重建图像较传统FBP算法重建图像的噪声值更低,图像噪声、伪影及图像总体质量主观评分更优(P0.05)。采用管电压100 kV,固定管电流30 mA扫描,联合KARL迭代重建胸部CT平扫的模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同时图像总体质量主观评分为4.0(四分位间距为0)。结论:与传统FBP重建算法相比,KARL迭代重建技术能够降低胸部CT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当管电压为100 kV,固定管电流为30 mA时,KARL迭代重建图像质量能够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筛查的影像学诊断要求,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0kV低管电压腹部CT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用Catphan500体模,以其低对比模块中直径20mm、对比度为1.0%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模拟腹部CT低对比的特点;在其他扫描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以低管电压80kV和常规腹部CT扫描标准管电压120kV对体模进行扫描,管电流均设置为150~650mA(以50mA为间隔)。记录每组扫描方案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同时由2名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独立评分,分析80、120kV时的CNR与CTDIvol的相关性,并比较80kV管电压条件下所得图像噪声、CNR及LCD评分与腹部标准扫描条件120kV、300mA之间的差异。结果 CNR与CTDIvol呈正相关,辐射剂量相同时,80kV条件下所得CNR明显高于120kV。80kV时图像噪声显著增加(t=6.99~15.78,P<0.001),但当管电流增加至550~650mA时,80kV所得图像的CNR及LCD评分与120kV、300m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流增加至550mA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CNR及LCD的前提下,80kV低管电压CT扫描最多可降低42.23%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64排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重症肺部感染的患儿进行胸部扫描,探寻儿童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26例临床治疗前后需进行胸部CT检查对比的重症肺部感染的患儿(中位年龄3.2岁),治疗前(对照组)应用常规固定管电流技术:120~200 mA,治疗后(试验组)应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预设噪声指数根据年龄段设置范围为8~12 HU.分别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并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CTDIvol分别为(7.13±1.55)mGy和(2.59±1.06)mGy,试验组CTDIvol比对照组降低了63.60%.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图像诊断接受率评分分别为3.18和4.60,所有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观察者间的评估具有一致性.结论 在获得稳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儿童胸部64排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扫描可有效减低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婴幼儿胸部CT检查中应用80kV低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胸部CT检查的78例婴幼儿临床资料,依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照组予以100kV,观察组给予80kV。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平均管电流(mAs)、剂量长度值(DLP)、计量减低比值(DR)及有效剂量(ED);评价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灰度标准差、像素平均值、平均梯度及熵值。结果:观察组mAs、DLP、D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TDIvol、E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灰度标准差、像素平均值、平均梯度及熵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胸部CT检查应用80kV低电压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管电压对320排CT颅脑扫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优化CT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随机把60例颅脑平扫受检者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以100kV,400mAs、120kV,220mAs和135kV,160mAs进行扫描。记录不同管电压扫描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扫描所得图像中豆状核和丘脑区的CT值标准差,并由两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对比分析不同管电压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3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OLP)100kV组为601.7mGy,120kV组为551.0mGy,135kV组为533.8mCy,135kV组明显低于100kV组。3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管电压颅脑CT扫描,有助于降低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两种不同心电后门控冠脉CT扫描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满足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最优扫描方案,以有效降低儿童心脏CT扫描的辐射剂量。 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共计32例患儿在我影像中心CT室进行心脏冠脉CT扫描。患儿年龄范围2个月~4岁,随机分成二组,16例/组。A组使用心电调节管电流方案进行扫描,电流设定范围70-350mA,350mA用于R-R间期40-80%期相扫描,余心动周期相使用70mA进行扫描;B组采用个体化电流方案进行扫描,即根据患儿定位相上特定区域的CT值确定该患儿自身的扫描管电流。余扫描参数组间一致。对比三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质量参数(图像主观评分,图像客观噪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 结果:(1)图像质量:两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平均主观评分分别为A组3.4±0.3,B组3.5±0.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图像客观评分指标:胸部肌肉区客观噪声A组25.0±4.8HU,B组,C组25.85±1.2HU,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辐射剂量:两组扫描方案所得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DLP(mGy×cm): A组124.41,B组78.64,组间差异显著(P值<0.05)。有效剂量(mSv):A组3.23mSv,B组2.34mSv。B组所得DLP及有效剂量低于A组。 结论:个体化设定管电流法更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是一个更值得推荐的儿童心脏CT低剂量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9-130
研究多层CT低管电压对胸痛三联征排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这种扫描方法的可行性。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清远市中医院因急性胸痛就诊并拟行64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胸痛三联扫描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KV)与对照组(120KV),采用4分法评价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包括CT值,图像噪声N、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并对比分析两组扫描长度、图像质量与ED。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扫描长度、图像噪声N、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主动脉CT值、肺动脉CT值及冠状动脉CT值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6.87±1.48)mSv,对照组的为(12.13±3.24)mS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CT低管电压对胸痛三联征排查的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且辐射量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将进行胸部CT检查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CT检查的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 kV,电流50 mA,对照组CT检查的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kV,电流200mA,其余参数不变,对2组被检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进行测定,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扫描要求,2组患者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平均值存在差异性,试验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改变CT扫描中的电流参数,对病灶显示无明显差别,并可以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儿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30例。常规剂量组扫描参数:电压100kV,管电流80mAs,螺距1.0mm,球管旋转时间0.35s/rotation,低剂量组扫描参数:管电压80kV,管电流50mAs,螺距1.5mm,球管旋转时间0.35s/rotation,对比两组CT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并发症征象的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CT扫描检查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可有效降低有效辐射剂量,且图片质量更好,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并发症征象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相当,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和低剂量对比剂、低流速注射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18.6~24.9 kg/m~2和心率<65次/min的患者,A组60例采用12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9 ml/kg、注射流速5.0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扫描;B组60例采用80 kV管电压、对比剂剂量0.7 ml/kg、注射流速3.5 ml/s进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对比剂均采用碘海醇350 mg I/ml,图像重建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测量2组的CT强化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1分为不可诊断图像。结果 A组管腔内的平均强化CT值略高于B组,B组的图像噪声较A组略高,A组的SNR、CNR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辐射剂量[(0.39±0.02)mSv]较A组显著降低[(4.99±1.3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BMI 18.6~24.9 kg/m~2、心率<65次/min的患者中,应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剂量、低流速注射扫描,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能够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01-4402
目的探讨低剂量64排螺旋CT在儿童腺样体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于我院、珠海市人民医院以及高新区人民医院疑诊腺样体肥大患儿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T检查(120kV管电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CT检查(80kV管电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在儿童腺样体检查中,应用低剂量CT可在保证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压(ATVS)联合管电流自动调制(ATCM)技术在胸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女性胸腹体模CDPR2背部放置不同厚度水膜,并分为A(无水膜)、B(附加1cm厚水膜)、C(附加3cm厚水膜)、D(附加7cm厚水膜)组。采用ATVS联合ATCM及不同噪声指数(NI=8.0、9.0、10.0、11.0、12.0、15.0、17.5、20.0、25.0)分别对4组体模进行扫描;再采用管电压120 kV联合ATCM及NI=12.0分别对4组体模进行扫描。计录噪声(SD),计算SNR、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ATVS联合ATCM扫描时,对于相同NI值,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加,管电压增高;对于同一体模,随着NI值的降低,管电压增高。ATVS联合ATCM扫描A、B、C、D组体模时,ED和SNR与NI值均呈高度负相关(r=-0.85、-0.87、-0.92、-0.96,-0.87、-0.89、-0.91、-0.91,P均<0.05),SD与NI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97、0.98、0.98、0.98,P均<0.05)。NI=12.0时,4组体模图像的主观评分均≥4分。ATVS联合ATCM扫描A、B、C组的ED较管电压120 kV联合ATCM及NI=12.0扫描分别降低了20.74%(0.45 mSv/2.17mSv)、19.19%(0.52mSv/2.71mSv)、7.38%(0.27mSv/3.66mSv),且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D增加了31.05%(1.45mSv/4.67mSv),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分别增加了29.88%(1.73/5.79)、32.75%(1.67/5.10)、22.90%(1.01/4.41)。结论 ATVS联合ATCM在胸腹部CT扫描时,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低剂量技术CT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患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管电压100KV,管电流100 m A)及低剂量(管电压100 KV、管电流45 m A及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5 m A)扫描;记录并比较每位受检者CT剂量指数(CTDIw),并由2名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对各组扫面图像进行质量评判。结果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59.23%及72.42%;低剂量1组图像质量较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所有图像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低剂量2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有3例图像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适当降低儿童副鼻窦扫描参数,既能得到良好质量的图像,又能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宝石CT(GE Discovery CT HD750)进行胸部扫描,探讨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行宝石CT胸部平扫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噪声指数(NI)分别预设为12Hu,18Hu,24Hu.采用FBP算法和不同权重的ASIR算法(10%~90%)进行图像重建.分别由3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记录三组患者接受X线辐射的剂量参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并对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A、B、C三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三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4.32±1.50)mSv,(1.92±0.68)mSv和(1.07±0.38)mSv.B组ED比A组降低55.56%(P<0.01);C组比B组降低44.27%(P<0.05),比A组降低75.23%(P<0.01).结论使用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可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仿真胸部体模,比较原始数据域迭代重建(SAFIRE)算法与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在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设备上预设80、100、120 kV三组管电压值,采用自动毫安秒care dose 4D技术对仿真胸部体模进行扫描,分别用FBP及SAFIRE重建算法(等级1~5)重建图像,比较胸部不同组织结构的噪声及CT值,并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图像质量。每组扫描结束后,记录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并比较有效剂量。结果 相同扫描参数检查时,SAFIRE重建算法较FBP算法图像噪声明显降低(P<0.05);不同扫描参数检查时,无论FBP算法或SAFIRE重建算法,图像噪声均随管电压增加而降低;胸部各组织结构的噪声会随重建算法和管电压改变而发生变化;100 kV/SAFIRE(等级3)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指标均优于120 kV/FBP,且辐射剂量降低37.61%。结论 胸部CT扫描中,采用SAFIRE重建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管电压对图像后处理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已做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1个月的兔子1只,采用GELightspeedVCT以120kV、100kV、80kV的管电压分别进行轴向扫描,并以120kV的管电压、0.516∶1螺距比进行螺旋扫描,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图像传至AW4.3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辐射剂量在机器记录的信息中获得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等信息,并对辐射剂量的大小进行比较。图像质量由三名副主任技师对原始图像、容积重建(VR)及多平面重组(MPR)图像进行颅脑组织结构及骨折线清晰度、伪影大小等方面的评价。结果随管电压降低,轴向扫描的CTDIvol及DLP也降低,轴向扫描的CTDIvol及DLP都较螺旋扫描更低;轴向扫描原始图像颅脑组织清晰度也降低,均无明显伪影,MPR图像也没有明显伪影,VR图像清晰度略有降低;管电压相同的螺旋扫描仍有伪影,VR图像清晰度较轴向扫描低,但对骨折线的观察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SCT图像后处理质量和辐射剂量随管电压降低而降低,轴向扫描辐射剂量较螺旋扫描更低,而图像后处理质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4名常规体检人员分为两组:A组45名,扫描方案为固定噪声指数(NI)为14,应用ATCM技术自动调节管电流(20~200 mA);B组49名,扫描方案为固定管电流40 mAs.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肺尖、中肺、下肺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IQS),测量图像标准差(SD)值,记录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尖、中肺、下肺SD值:A组为13.62±2.07、11.70±0.85、11.89±1.26,B组为17.20±2.66、11.29±2.32、12.82±2.49;IQS:A组为1.82±0.36、1.58±0.38、1.66±0.34,B组为2.30±0.47、1.67±0.42、1.74±0.48.在肺尖,A组的SD值和IQS低于B组(P<0.05).A、B两组CTDIw比较:受检者体质量指数(BMI)≤27 kg/m2时,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27 kg/m2时,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胸部低剂量CT筛查中,应用ATCM技术可在更大的密度衰减范围和体质量较大的人群中得到更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头颅CT扫描参数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及优化扫描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疑诊头颅疾病需行CT扫描的不同年龄患儿300例,根据扫描参数管电压及管电流及螺距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A组管电压改变(80 ~ 120 kV),管电流及螺距不变;②B组管电流改变(100 ~ 300 mA),管电压及螺距不变;③C组螺距改变(0.8 ~1.5 mm),管电压及管电流不变.比较3种情况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结果 A组管电压80、100、120 kV时CT-DIw分别为(10.236±0.356)、(21.446±0.815)、(34.512 ±0.736) mGy;B组管电流100、200、300 mA时CTDIw分别为(12.293±0.226)、(23.446±0.915)、(35.842±0.736) mGy;C组螺距0.8、1.0、1.5 mm时CTDIw分别为(44.246 ±0.126)、(35.446±0.815)、(23.842±0.736) mGy.3种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CT检查时适当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提高螺距,可使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迭代重建技术在CT上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上腹部CT扫描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在120kV、250mAs下进行常规剂量腹部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滤波反射影进行重建;观察组在管电压120kV、管电流于250~70mAs每次间隔60mAs减低扫描条件下行上腹部低剂量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迭代技术进行重建,分析迭代重建技术在CT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1分、2分及3分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分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获得图像中噪声、竖脊肌噪声及腹壁脂肪噪声值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迭代重建技术处理后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CT扫描患者采用迭代技术重建效果理想,能降低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且辐射剂量降低35%仍能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对的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