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影像学表现与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相关肺炎相似,因此推测它们可能有相似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在此予以综述,供抗疫前线专家组参考,以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膀胱尿路上皮癌(UB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NMIUC)、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MIUC)和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mUC的一线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然而,很多患者因基础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化疗的不良反应。即使能够接受化疗的患者,其获益也往往十分有限。目前,对尿路上皮肿瘤免疫学特征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相关研究,有望优化UB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本文旨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原理、疗效评价标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和早期应用的探索,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肿瘤,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写了许多瘤种的诊治指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不同微卫星状态结直肠癌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差别,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无论是在后线、一线、辅助还是新辅助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KEYNOTE-177研究已经成功地改写了指南...  相似文献   

4.
5.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可使早期胆管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策略。对于多数晚期胆管癌病人,系统治疗成为主要手段,但目前可用于治疗胆管癌的一线药物选择有限,疗效有限。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策略利用宿主免疫系统进行有效的抗肿瘤反应,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笔者回...  相似文献   

6.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是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肿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胆管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客观反应率低,这与其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密不可分。因此,了解胆管癌免疫微环境的组成特点,并针对其免疫微环境靶点进行调控,以及采取ICIs联合治疗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免疫介导的皮肤毒性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现代医学常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介导的毒性反应,但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亦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介导的皮肤毒性,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免疫相关皮肤毒性的中西医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及验案分析。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在全球和中国均存在沉重的疾病负担,而且晚期HCC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药物。近年来,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在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用于晚期HCC的二线治疗,这种新型治疗具有与传统治疗截然不同的特征,包括持久应答、延迟起效、安全可管理,但需要关注和监测特异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本文将以HC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基础,综合阐述其长期获益、肿瘤应答及机制、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等多方面的治疗特征。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病人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HCC治疗中日益普及,但仍有许多病人治疗效果不理想。ICIs与其他治疗的联合方案已成为治疗晚期HCC最有潜力的策略。本文对ICIs单药或联合其他治疗在晚期HCC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特殊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潜在的排斥反应风险导致这部分群体的免疫治疗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通过预测排斥反应发生风险、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探寻最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肝癌肝移植受者将有望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异质性使得乳腺癌分类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成功,既往被认为弱免疫原性的乳腺癌也跨入了免疫治疗阶段.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乳腺癌免疫治疗单药的获益人群有限,联合方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  相似文献   

12.
胆系恶性肿瘤(BTC)是一系列罕见的恶性肿瘤,总体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胆道癌的系统治疗选择有限,且疗效差,反应时间短。在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已被确立为许多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有效全身治疗选择。ICIs治疗胆道癌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现状,并总结联合免疫治疗的新进展.方法 复习近年来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有潜能的晚期肝细胞癌治疗方式,它可以延缓侵袭性肿瘤的进展并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晚期肝细胞癌的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及其联合其他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 收集近年来关于晚期HCC患者应用ICIs及其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单克隆抗体在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较好,但单药...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主要与石棉暴露相关的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尽管应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如化疗、放疗和手术)患者的疗效仍很差,预后也极差。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突破性进展是发现阻断T细胞免疫检测点分子可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2011年,CTLA-4抑制剂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首个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14年,纳武单抗(nivolumab)获准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PD-1抑制剂。之后数年内,包括PD-1/PD-L1抗体在内的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准用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和肝癌等在内的多个癌种的适应证。从DETERMINE研究、KEYNOTE-028研究到The PROMISE-Meso研究,都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对MPM治疗具有临床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与化疗的对比研究也在进行中,联合治疗(包括联合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的研究也在不断开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推动了MPM的精准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肝切除仍是早期HC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能获得根治性切除的病例不足20%,超8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采用联合或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方案已成为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模式。当前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 LT)受者术后再次出现恶性肿瘤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44岁男性肝移植受者移植术后11个月肿瘤复发并接受ICIs治疗的临床资料。以肝移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排斥反应和liver transplantation OR LT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OR ICIsrejection reaction为中英文关键词,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有关肝移植受者出现恶性肿瘤后接受ICIs治疗的文献报道并予以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12月31日。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恶性肿瘤使用ICIs治疗后疾病应答、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受者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合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CT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7例经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治疗后诊断CI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评价CT用于诊疗CIP的价值。结果 7例CIP的临床分级包括2级1例、3级4例及4级2例;均见多发病灶累及双肺多叶、多段;3例病灶呈对称分布,4例呈非对称分布。影像学分型包括磨玻璃型3例、实变型2例(多发斑片亚型、肺实变亚型各1例)及网格型2例;5例伴胸膜增厚,5例纵隔淋巴结受累,3例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例伴小叶间隔增厚,2例伴多发小叶中心结节,1例伴胸腔积液。结论 CT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史可辅助诊断CIP,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但术后高复发率和5年低生存率等特点成为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相对于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的传统常规疗法,新辅助治疗是将放疗、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前移至手术前的治疗方式,具有提高根治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等优良特点。由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难以通过传统常规疗法显著延长生存期,近年来,新辅助治疗所展现的优势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愈发明显,逐渐纳入最新权威诊疗指南的推荐治疗标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一类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来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AL-4)抑制剂,其研发和应用给无数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在医学肿瘤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ICIs已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化疗免疫组合治疗和免疫治疗更是在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并且成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一、二线治疗的选择之一,从而为ICIs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可切除/潜在可切除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期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ICIs为基础的新辅助免疫疗法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中极具潜力,患者的肿瘤分期明显降低、病理学缓解率和完全切除率显著提升、安全性可控,但生存时间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更多的Ⅲ期研究或将阐明ICIs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就ICIs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前移,为新辅助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ICIs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可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疗效。对于特定人群,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或新辅助“双免”治疗可能展现优势。由于免疫相关毒性反应,对ICIs的使用应谨慎,如何筛选免疫治疗的受益人群,挑选最佳治疗方案,仍是面临巨大挑战。期待后续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能够揭示ICIs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真正效果,使免疫治疗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改善胃癌病人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