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细胞癌(肾癌)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5%,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最常见的组织亚型,早期往往缺乏临床表现,多数被诊断为肾细胞癌的患者已到了肾癌晚期。早期肾癌的患者通过根治性肾切除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晚期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目前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肾癌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靶点。SPOP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CUL-3的接头分子,能与肿瘤细胞中的多种蛋白结合,促使靶蛋白发生泛素化和降解。以往的研究发现,SPOP蛋白在肾癌细胞胞质中呈过表达状态,特别是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可能通过对肾癌细胞中的肿瘤相关因子,如抑癌因子PTEN、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等进行泛素化和降解发挥促癌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SPOP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子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蛋白激酶C活性及δ亚型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PKC δ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KC比活性测定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 38例肾透明细胞癌和 5例正常肾组织中PKC比活性和PKC δ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胞浆PKC比活性值分别为 ( 6 .97± 2 .6 5 )10 - 2 pmol·ml- 1 ·min- 1 和 ( 14 .16± 5 .6 7) 10 - 2 pmol·ml- 1 ·min- 1 ;而胞膜中的比活性值分别为( 2 7.90± 7.5 8) 10 - 2 pmol·ml- 1 ·min- 1 和 ( 5 7.0 6± 18.13) 10 - 2 pmol·ml- 1 ·min- 1 ;PKC δ在癌组织细胞胞浆中的相对灰度值小于 1,在胞膜中则大于 1,各病理分期和细胞分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PKC活性在肾透明细胞癌中下降 ,PKC δ表达与病理分期、细胞分级相关 ,是判断肾细胞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在肾细胞癌中高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VEGF、VEGFR及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治疗倍受关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治疗是通过干预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相比于传统的细胞冈子治疗手段.肾癌靶向治疗效果更好。但是目前对肾癌靶向治疗的预后仍缺乏有效判断手段,本文结合最新研究综述了RCC靶向治疗预后密切相关的影响冈素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B7-H3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54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标本中B7-H3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154例患者中,B7-H3阳性28例(18.18%),其中无瘤生存6例,复发7例,死亡15例,至最后随访日期,总生存期(OS)为(19.71±20.32)个月;B7-H3阴性126例(81.82%),其中无瘤生存119例,复发3例,死亡4例,OS为(33.47±18.32)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B7-H3阳性表达患者在肿瘤大小、原发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等方面较阴性表达患者有明显差异,B7-H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缩短.结论 B7-H3的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转移和进展有关,可以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转移性肾细胞癌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细胞癌(RCC)常引起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据研究表明,约有25%的RCC患者在获得诊断时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和转移。有作者报告RCC在诊断和手术治疗以后的转移率为30%~50%。1转移途径RCC的转移途径主要有:①通过肾被膜直接扩散至肾周围脂肪和肾周围组织器官;②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远处器官和组织。当然,肿瘤侵及静脉也是常见的,只有约30%的RCC局限于肾被膜内并通过肾被膜扩散。由于Gerota筋膜是肿瘤扩散和浸润的重要屏障,所以RCC较难穿透至此层之外。局部可直接扩散至结肠、胰腺或十二指肠等赃器。远处转移的部位各不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7-H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标本中B7-H1的表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B7-H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32例患者中,B7-H1阳性46例(34.85%),其中无瘤生存26例,复发6例,死亡14例,至最后随访期限,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2.29&#177;12.56)个月,总生存期(OS)为(27.08&#177;15.43)个月;阴性86例(65.15%),其中无瘤生存79例,复发3例,死亡4例,PFS为(38.77&#177;20.00)个月,OS为(37.02&#177;20.0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B7-H1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原发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肿瘤大小、TNM分期、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影响后,B7-H1阳性表达具有更高的肿瘤特异性死亡率[危险因素(RR)3.918,95%可信区间(95%CI)1.305~11.765,P〈0.05]和复发率[RR4.486,95%CI1.404~14.333,P〈0.05]。结论 B7-H1阳性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复发率呈正相关,B7-H1是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肾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临床预后欠佳,由于其对于传统的放化疗的低敏感性,使得临床工作中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多个因素影响进展期肾癌的临床预后.目前免疫治疗可使部分进展期肾癌得到部分程度的缓解,新兴的靶向治疗在前期的临床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部分患者的肿瘤进展得以延迟,RCC靶向治疗制剂多针对RCC细胞增生、血管形成等多个靶向途径,包括Sorafenib,Sunitinib,Temsirolimus和Bevacizumab等.而联合免疫治疗,将对进展期肾癌的预后产生更为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肾癌有遗传和散发两种形式,对肾癌发病机制的理解相当一部分来自对遗传性肾癌的研究.本文对von Hippel Lindau病、遗传性乳头状肾癌、Birt Hogg Dubé综合征、遗传性平滑肌瘤病肾细胞癌等遗传性肾细胞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机制的了解,一系列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传统的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相比,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获得显著提高。靶向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特点与传统化疗药物有所不同,但均处于可接受程度。由于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肾癌方面取得的良好结果,新的治疗领域研究正在进行中,如高危局限性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应用足够剂量、维持治疗和正确处理毒副反应是获得临床疗效的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目前手术仍是肾细胞癌的唯一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肾细胞癌治疗的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针对进展型肾癌,另外,在肾细胞癌的辅助与新辅助治疗上也有不错的结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肾细胞癌患者被临床发现.而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化疗、放疗对其也不敏感,然而佐剂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为肾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近期德国泌尿外科杂志围绕"肾细胞癌(RCC)治疗的演变一有效治疗措施谱"主题,多角度介绍了RCC治疗的现状和进展,2006年9月德国泌尿外科会议也有相关报告,主要包括小的偶发肾肿瘤的侵袭潜势和判断、腹腔镜手术、能量切除和多激酶抑制剂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R)发挥生物学功能,在肾细胞癌中高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近年来针对VEGF、VEGFR及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治疗倍受关注。本文对此作~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目前手术仍是肾细胞癌的唯一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肾细胞癌治疗的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针对进展型肾癌,另外,在肾细胞癌的辅助与新辅助治疗上也有不错的结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 SRC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癌,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缺乏生物标记物,传统治疗方式疗效不佳,预后极差,是临床上较难诊治的疾病。目前诊断仍首选CT检查,联合CT、MRI、PET/CT及穿刺病理活检等多种方式对于SRCC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治疗上多采取以根治性肾切除术为主,辅以基于免疫治疗的全身治疗。随着SRCC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试验的开展,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但现有证据较少,且多数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存在局限性,仍需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为SRCC的诊疗提供更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终末期肾细胞癌动物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水平,探讨肾细胞癌侵袭力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 以人肾癌细胞grc-1经皮下植入裸鼠的背部建立终末期细胞癌模型,对实验裸鼠血浆VEGF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肿瘤植入度为(4500±2340)ng/L,而对照组裸鼠血浆VEGF浓度几乎未发现变化.结论 VEGF表达强度与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呈正相关,血浆VEGF浓度越高,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生成。肾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泌尿系肿瘤的第2位,其主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均不敏感。但是,由于肾癌是一种免疫原性很强的肿瘤,利用DC疫苗接种宿主、诱导或增强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杀伤能力,已成为晚期肾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