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2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12种,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而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涂片和骨髓象检查技术对1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18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周涂血片和骨髓象的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50例,其中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3例,肺癌4例,恶性肿瘤10例,心内膜炎3例,结缔组织类疾病7例,胃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脾功能亢进1例;造血系统疾病引起13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7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例.结论 外周涂血片和骨髓象检查有利于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骨髓象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全血细胞减少6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分类与发病机理。方法对610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外周血常规、骨髓象及相关检查。结果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很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低增生性白血病(HAL)、巨幼细胞性贫血(M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脾功能亢进(脾亢)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等。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很多,不仅仅是再障。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celodys plastic,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本文对30例老年人MDS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以髓系(粒系、红系、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而致骨髓衰竭为特征的骨髓肿瘤,表为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中一系或多系形态学异常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由于遗传不稳定性而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危险性很高[1].纯血小板减少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较为罕见,近年我科收治1例,病情逐渐发展变化历时3年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红 《贵州医药》2002,26(9):816-818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组 )临床并不罕见 ,病变累积全身各系统 ,症状复杂多样 ,高热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极易误诊为伤寒、结核病、重症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及败血症等。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推测与骨髓被大量异常组织细胞 (异组 )浸润 ;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 ;脾功能亢进及毒素抑制血细胞成熟等因素有关[1 ] 。骨髓侵袭呈局灶性 ,多部位穿刺找到数量不等的异组及多核巨组织细胞有助于生前确诊。关于本病骨髓其它成分的变化及骨髓象与血象之间的关系 ,至今未见系统的观察报告。我们对 32例恶组共 4 9次骨髓象及同时所作的外周血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异常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中的分布及其与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对del(20q),8号染色体三体和含有5q-复杂核型的MDS患者和核型正常者的骨髓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并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统计其红系、粒系、淋巴系细胞的荧光信号后与临床指标相比较。结果异常克隆在MDS患者红系中的比例分别为92.4%、56.4%、57.6%、63.2%、60.2%;粒系中的比例分别为71.2%、68.1%、72.4%、44.4%和49.3%,均高于对照组;异常克隆在淋巴系中的比例除在病例2三体8的患者中高于对照组,其余均低于对照组。异常克隆分布在红系和粒系的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可表现为正常或降低(Hb48~132g/L,ANC0.38×109/L~2.60×109/L)。病例2三体8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较高。结论 MDS异常克隆主要分布于骨髓粒系和红系细胞,个别患者分布于淋巴细胞。异常克隆在骨髓细胞系列中的分布与外周血细胞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获得性干细胞疾病,可导致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有发展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趋势.其病因不明,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1],儿童中见于婴儿到青春期的任何年龄.MDS多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和肝脾肿大,血象常为全血细胞减少,亦可为一个或两个系列血细胞减少,呈病态造血表现,骨髓多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减低[2-5].  相似文献   

9.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类异质性的造血系统疾病,表现为骨髓衰竭、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易于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大约有近50%的患者存在克隆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本文收集2009年4月至11月23例原发性MDS的患者资料,根据不同亚型各组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比例进行相关研究,综合评价不同亚型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血液的3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累及骨髓造血或外周血液成分所致,病因多样.对2005年-2008年住院患者中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以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而致骨髓衰竭为特征的髓系肿瘤,又称为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粒系、红系、巨核细胞一系或多系增多且形态学异常及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虽然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以治愈MDS的有效手段,但由于MDS多集中发生于老年人群,移植病死率较高,多数患者难以耐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一般依据国际预后评分系  相似文献   

12.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克隆性干细胞疾病,具有白血病转化的固有趋势。目前的诊断基于外周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无效造血、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以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地西他滨可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DNA甲基化,从而抑制肿瘤增殖、防止耐药性发生[1]。作为目前最强的DNA甲基化特异性抑制剂,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特点及骨髓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对15例确诊为IAH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骨髓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有发热和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均可见组织细胞增生并伴有活跃的吞噬血细胞现象。结论IAHS的临床特点和骨髓细胞形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异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李凤君 《河北医药》2012,34(6):930-93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法分类(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unclassifiable,MDS-U)属于不符合其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诊断标准的特殊类型.2008年WHO新分型标准重新定义了MDS-U:具有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一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unilieage dysplasia,RCUD)或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nltlneage dysplasia,RCMD)的特点,血象原始细胞≤1%,血细胞一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但病态造血<10%,原始细胞<5%.我们收集了11例无法归类的MDS标本,对其进行了回顾性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认知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针对该症状的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该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实验检查,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免疫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这组全血细胞减少症与其他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不同,骨髓增生能力活跃或减低,并且该症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敏感。结论免疫相关性全细胞减少症与免疫异常有关联,诊断时应以排除诊断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发热患者100例参与研究,视为观察组,另外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70%,对照组血细胞计数中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8%(P<0.05);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多数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其疾病诊疗过程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尔固 《河北医药》2004,26(3):211-21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为造血干细胞病,骨髓衰竭致使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等。为常见血液病之一,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全血细胞减少不是从专有,有的从在发病初期显示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也有的从具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形态学或实验室特征,引起诊断困难。近来,对从临床研究有  相似文献   

18.
全血细胞减少多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但亦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上常引起误诊或漏诊。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西他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二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异质性的恶性克隆造血系统疾病,表现为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易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随着对MDS发病机制的探索和深入,目前认为MDS发病机制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DNA的过度甲基化使某些抑癌基因如  相似文献   

2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起源于髓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功能异常而致三系细胞病态发育及增生异常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