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邻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FD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汀利组和莫利组,每组100例。莫利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汀利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胃动素(motilin,MOT)、胃泌素(gastrin,GAS)、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汀利组和莫利组MOT和GA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汀利组MOT和GAS水平明显高于莫利组;汀利组和莫利组GS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汀利组GSRS评分显著低于莫利组;汀利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莫利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汀利组和莫利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可有效改善FD患者胃激素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莫沙必利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3例,分为莫沙必利组、曲美布汀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6例和正常组5例,莫沙必利组予以莫沙必利,曲美布汀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用药组在莫沙必利组的基础上加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按照胃肠道症状判定量表(GSRS)进行的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三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但联合用药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莫沙必利联合曲美布汀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的变化 ,并观察曲美布汀对其的疗效。方法 :15 0例具有腹上区隐痛、腹胀、嗳气、呕吐等症状 ,但胃镜及肝胆胰 B超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病变者 ,诊断为 FD。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 10 0 mg,每日 3次 ,共 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匀进行胃电图描记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 2例 (81.3% ) F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异常 ,表现为过速或过缓。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后 ,136例 (90 .6 % )临床症状改善。同时其体表空腹胃电图正常化率亦明显提高 (85 .2 % VS18.7% ,P<0 .0 5 )。结论 :胃电节律紊乱可能是导致 FD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可明显改善 FD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其体表胃电图正常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4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给予观察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1.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88, P=0.002<0.05)。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4%、2.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0.990>0.05)。结论联合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病情,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并糜烂性食管炎(E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FD并E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口服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3.3%;症状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FD并EE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门诊森田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me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10 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 5 4例 :2 0 0mg马来酸曲美布汀 ,po ,tid ,配合门诊森田心理疗法 ,治疗前、后以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定疗效 ;对照组5 4例 :仅用 2 0 0mg马来酸曲美布汀 ,po ,tid ,2组疗程均为 4周。结果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0 4 %与 72 .2 2 %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马来酸曲美布汀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 <0 .0 1)。马来酸曲美布汀组 6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门诊森田疗法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加胰酶肠溶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2006年我院住院及门诊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tid,每次200mg,餐前15min服用。胰酶肠溶片,tid,每次2片,餐前15min服用。对照组44例,单独使用曲美布汀片,tid,每次200mg,餐前15min服用。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各种消化道症状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酶肠溶片可提高马来酸曲美布汀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壁亮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082-1083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FD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1日3次;对照组给予谷维素10mg口服,1日3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马来酸曲美汀对嗳气有效率为84.6%、恶心有效率为86.7%、腹胀有效率为81.2%、腹痛治疗有效率为90.4%、腹泻有效率为84.6%、便秘有效率为85.7%,总体评估总改善率为82%。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汀治疗F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FD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餐前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00 mg,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盐酸多塞平片12.5 mg,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例数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改善例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盐酸多塞平治疗FD伴抑郁症较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疗效更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伟宁  刘丽 《安徽医药》2008,12(7):638-63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胃电图变化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功能紊乱的有效性。方法95例患者按照肝功能分级分为2组,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前后对比,进行胃电图检查及症状分析。结果治疗后胃电图峰值幅度、胃电主频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患者胃蠕动和胃排空能力下降,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能改善其胃电生理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埃索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实施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与实验组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690>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用药治疗中,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胃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动力学和胃电活动指标,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及胃窦收缩频率分别为(1.91±0.44)、(2.03±0.81)、(2.47±0.95),对照组分别为(1.22±0.35)、(1.12±0.47)、(2.05±0.59),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管蠕动性收缩比、括约肌压力及食管括约肌松弛率分别为(94.2±16.0)%、(19.32±1.45)mmHg、(75.8±6.6)%,对照组分别为(86.1±13.8)%、(13.42±1.38) mmHg、(58.8±6.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前及餐后的主频、主功率分别为(4.1±0.8)、(4.4±0.6)、(100.4±26.9)、(165.6±36.6),对照组分别为(3.3±0.9)、(3.3±0.5)、(91.1±28.5)、(155.1±35.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空腹、餐后的正常慢波节律为(42.8±22.6)、(66.1±2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20.0)、(50.4±21.6),而餐后胃动过缓(29.4±19.3)明显低于对照组(41.8±23.1)(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能够提高胃食管动力,增加收缩力,使患者正常慢波节律减少,增加餐后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改善胃排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GER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5%,远高于对照组77.50%水平(P<0.05);胃镜检查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达62.50%,总有效率90%分别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5%,总有效率6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Tid,po)联合培菲康(420 mg,Tid,po)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0.1 g,Tid,po);4周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75,显效35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75例,显效21例,有效3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χ2=8.607,υ=1,P=0.00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于辉 《江苏医药》2012,38(13):1540-1542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六味安消和(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1例DGP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A组,36例);马来酸曲美布汀+六味安消组(B组,41例);马来酸曲美布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C组,35例);马来酸曲美布汀+六味安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D组,39例)。治疗20d后,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D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减轻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68.29%、45.71%、71.79%,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减轻的有效率分别为47.22%、70.73%、62.86%、92.30%,治疗后大便性状明显好转的有效率分别为50.00%、78.05%、48.57%、82.05%。结论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适合治疗轻、中度DPG患者,联合六味安消组成的二联适合治疗较重的DPG患者,再加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成的三联治疗DGP最有效,特别适合重型DPG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氟西汀联合思密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氟西汀联合思密达,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氟西汀联合思密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六味安消和(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51例DGP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组(A组,36例);马来酸曲美布汀十六味安消组(B组,41例);马来酸曲美布汀十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C组,35例);马来酸曲美布汀十六味安消十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D组,39例).治疗20d后,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D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减轻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68.29%、45.71%、71.79%,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减轻的有效率分别为47.22%、70.73%、62.86%、92.30%,治疗后大便性状明显好转的有效率分别为50.00%、78.05%、48.57%、82.05%.结论 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适合治疗轻、中度DPG患者,联合六味安消组成的二联适合治疗较重的DPG患者,再加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成的三联治疗DGP最有效,特别适合重型DPG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幼鼠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腹壁肌电活动及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幼鼠IBS模型16只,随机选8只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为治疗组,另8只为阳性对照组,另取同期正常生长幼鼠8只为阴性对照组.分别对3组幼鼠行肛门直肠球囊扩张刺激下测腹壁肌电活动;处死后取结肠对其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分层刮片、荧光染色和还原能力测定.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腹壁肌电活动随扩张压力增高而明显增强(P<0.05),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鼠IBS模型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处于抑制状态,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能改善这种抑制.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能改善幼鼠IBS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抑制其内脏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 6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口服,3次/d;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谷维素100mg,3次/d。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IBS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