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监测2组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2组麻醉效果,并记录2组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HR、MAP及SpO2水平均优于麻醉前(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氯胺酮用量少,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在表面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在赣州市肿瘤医院接受表面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导管的共计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躁动情况、疼痛程度、生命体征及应激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 h的HR快于术前、MAP高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 h的HR慢于本组术前3 h、MAP低于本组术前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6 h的HR慢于对照组同期、MAP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与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3、5、15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过程中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患者苏醒时间、检查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后30 min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给药前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3、5、15 min后MAP、HR均低于本组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给药3、5 min后的MAP、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15 min后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不同部位局部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对比。方法随机选择不同部位局部麻醉手术患者150例,分成三组。A组为胸腹部小肿块需手术者,共60例;B组为肢端小病变需手术者共90例,其中40例指趾囊肿等肿物切除为B1组,50例包皮环切术为B2组。术前90 min在局部麻醉穿刺及周围皮肤表面涂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密封膜覆盖,并辅以局部侵润麻醉,观察术中以及术后镇痛时间和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术中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镇痛时间上,B2优于B1组,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肢端小病变手术在术后镇痛时间和效果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麻醉方式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结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镇痛效果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毕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监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膝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提高麻醉镇痛效果,缩短麻醉起效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刘颖  涂芸芸  黄冰 《中国当代医药》2022,(18):115-118+122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情况、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插管时、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次需求自控镇痛泵(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的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麻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组研究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门诊处理的210例小儿包皮环套术患儿的诊治情况,探讨小儿包茎环套术治疗的围术期局麻经验.方法 将210例小儿包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预先以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预麻醉(将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至包皮内口、阴茎皮肤至根部,用量为0.5 g;维持30 min),对照组不作术前表面预麻醉.统计术中选取的三个时间点进行两组分别对比:T0:阴茎根部浸润麻时;T1:分离包皮龟头粘连时;T2:丝线结扎包皮于环套的凹槽时.结果 T0平均评分试验组(2.75±1.29)、对照组(3.29±1.25);T1平均评分试验组(2.90±1.30)、对照组(3.36±1.39);T2平均评分试验组(2.67±1.17)、对照组(3.63±1.35).T0、T2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术前应用利多卡因乳膏进行表面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手术过程的疼痛反应,有利于减少门诊包茎环套术患儿的反应并降低手术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麻醉质量情况。结果: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孕妇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腰麻方式,试验组采取0.75%盐酸罗哌卡因1 mL+注射用水2 mL,对照组采取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注射用水1 mL,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平面固定所需时长、麻醉时长、肌肉松弛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结果:麻醉前、麻醉15分值及手术完毕,两组产妇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完成分娩后对照组HR显著增快,MAP与SPO2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维持时间及肌肉松弛满意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麻醉平面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完毕后1分钟Apgar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30.77%,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孕妇具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9.
周建华 《药品评价》2023,(8):983-986
目的 分析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股沟疝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顺阿曲库铵行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苏醒质量、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结果 清醒后15 min、术后24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T0),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0 min(T1)、术毕时(T2),观察组Cor,NE低于对照组,RR、HR、MAP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静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术中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以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丙泊酚,监测两组患儿血压、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心电图、呼吸频率(RR),记录停药至苏醒时间,有无呼吸抑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实施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平均血压心率、麻醉苏醒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术后躁动,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腹部外科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烷对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行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小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组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期不同时点的呼吸(R)、心率(HR)以及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躁动例数、躁动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切皮时(T2)、麻醉后5 min(T3)的HR、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七氟烷组(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与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均能用于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但七氟烷对患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对短小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 40例短小腹腔镜手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观察组)在常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基础上使用气管导管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进行气管表面麻醉处理,B组(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生命征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麻醉用药、麻醉恢复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可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电图(ECG)及不同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深度监护(CS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烦躁、呛咳、屏气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知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表面麻醉可为短小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提供良好麻醉效果,不仅使麻醉用药减少,且增加了麻醉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黄珩  黄格 《淮海医药》2016,(4):393-395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及心理干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儿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并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儿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麻醉并发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儿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相点观察组患儿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并发症率为3.85%,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相应分别为19.23%,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满足阑尾切除术麻醉需求,但前者患儿苏醒更快,予以患儿心理干预后,麻醉后患儿躁动、哭闹等明显减少,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喉罩麻醉,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监测并记录各时间点两组患儿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T1及T4时HR快于T0,MAP高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及T4时HR和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呛咳、喉痉挛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漏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比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在本院进行包皮环套术治疗的患儿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有变化,观察组患儿术中的呼吸和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术中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平均诱导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苏醒过程躁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麻醉不仅可以明显增强术中和术后的镇痛作用,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尽量减少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减少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17.
章征兵  明腾  许凯  胡华琨 《江西医药》2014,(11):1299-130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12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C组),每组6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插管全麻;S组患儿采用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诱导和维持,C组则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诱导和维持。术中监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5min(T1)、10min(T2)、15min(T3)、苏醒时(T4)的HR、MAP、RR、SPO2及动脉血气值;并记录患儿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躁动、喉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中镇痛镇静均完善;与术前及C组比较,S组患儿的HR、MPA、RR在T1、T2、T3时降低,PCO2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S组喉痉挛、躁动等方面发生率低于C组,苏醒时间较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具有安全有效、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用于气道异物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至2012年气道异物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静脉诱导麻醉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卡因为气道表面麻醉,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观察术中患者的MAP、HR、SPO2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SPO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在进行气管异物处理中麻醉效果更好,更安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对小儿腹部手术拔管的安全影响。方法:选择60例5~12岁患儿的腹部手术,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麻醉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对照组插入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但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观察两组插管和拔管时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PETCO2)及拔管时间的变化,以及麻醉苏醒后患儿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情况,术后第2天随访声嘶和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实验组患儿能较好地耐受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而对照组耐受气管导管差。术后第2天随访,实验组嘶和谵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的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能减轻气管导管在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术后声嘶及谵妄发生率低,提高小儿腹部手术麻醉在拔管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86例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拔管时间、麻醉监护时间以及监护后麻醉改良评分。结果 术前5 min(T0)、停药时(T1),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T2)、拔管5 min(T3)时,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的心率高于本组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时的心率与本组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