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脏、呼吸和脑血管疾病,导致围术期麻醉风险大大增加[1],尤其是老年患者接受胸科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麻醉术后恢复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安全,处理在此阶段内出现的并发症.笔者对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电视胸腔镜下行微创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方法74例行电子胸腔镜肺癌根治的患者,微创下病变切除、淋巴结清扫,护理人员密切配合。结果74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下实施肺叶切除及胸腔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3.5~4.5 h,平均出血量200~300 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安全返回病区,术后均痊愈出院,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具有痛苦少、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越性,适合临床推广。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手术麻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手术麻醉的术前准备、围术期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安返病房。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许多医院已经成为肝脏肿瘤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穆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68-269
目的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40例择期行气管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均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联合麻醉,全组病例在麻醉诱导期间生命体征平稳,切除气管肿瘤前、中、后分别检测动脉血气。结果术中单肺通气期间SpO2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术毕均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复杂,风险极大,周密的麻醉计划,熟知各种麻醉方法,与术者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术中麻醉关键在于确保患者良好的通气和氧合以及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时的麻醉处理。方法50例患者在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麻醉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有2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血管意外,48例清醒,平稳回病房。结论高血压患者手术时,如在术前进行适当的预防,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使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右胸和左胸入路行食道癌切除并食道颈部吻合术手术治疗中段食道鳞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胸中段食道鳞状细胞癌患者97例,均为单纯手术患者,且术前与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为食道鳞状细胞癌,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55例采用经右胸入路,均行食道大部切除后颈部吻合.对比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切缘癌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日胸腔引流量、胸腔总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期.结果 97例患者中,观察组55例患者中,54例肿瘤完整性切除,肿瘤切除率98.2%,术后未见1例切缘阳性.对照组42例中,40例患者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切除率95.5%,术后未见1例切缘阳性.2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总数990个,术后阳性淋巴结236个,转移率23.8%,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量504个,术后阳性淋巴结63个,转移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日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肺不张、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年生存期比较,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45.5%高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右胸入路行食道癌切除联合胃食道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中段食道鳞癌,在手术视野及淋巴结清扫上可能优于经左胸入路手术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高;但对于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左胸入路手术方式也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方法:建立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1575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34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为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患者在手术室逗留的时间,加快了外科手术进度,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斌 《黑龙江医药》2011,24(3):477-478
目的:重视气管肿瘤切除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总结两例气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过程.结果:围麻醉期处理合理、安全,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的正确评估,麻醉插管方法的正确选用,术中、术后加强监护等围麻醉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纪红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377-378
目的: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方法:建立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1 575 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34 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为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患者在手术室逗留的时间,加快了外科手术进度,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归纳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在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优,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时的麻醉处理.方法 50例患者在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麻醉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血管意外,48例清醒,平稳回病房.结论 高血压病人手术时,如在术前进行适当的预防,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使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呕吐的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和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呕吐的影响因素及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呕吐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头颈部肿瘤住院患者的术后呕吐情况及相关信息,分别按麻醉方法、有无应用强效止吐药、性别、年龄、病理、手术类型和静脉用丙泊酚的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术后呕吐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比接受区域神经阻滞或浸润麻醉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呕吐(P<0.05);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呕吐(P<0.01);术前应用高选择性5-HT_3受体拮抗剂类强效止吐药的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呕吐的发生率(P<0.01)。结论对采用全身麻醉的头颈部肿瘤手术,女性患者以及身体状况较差的男性患者可予术前应用强效止吐药来降低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麻醉苏醒是全身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麻醉苏醒质量是反映麻醉质量的重要方面[1]。上腹部手术(Upper Abdominal Surgery,简称UAS)切口临近胸腔,创伤大,手术时间相对长,机体应激反应强,术后患者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尤其以上腹部手术后更为严重。对于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对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择期胸科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前导尿组,全身麻醉后导尿组。麻醉前导尿组均在麻醉前15min留置尿管,麻醉后导尿组均在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结果全麻组导尿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舒适度较对照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后导尿能缓解导尿的不适,为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占卫庆  丁辉有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22-1723
食管癌是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其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对于老年患者影响极大[1].据有关资料报道食管癌手术应激反应与麻醉方式有关,单纯全身麻醉可引发患者中及术后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性升高,又遇吸痰、插管、拔管等强烈刺激会导致剧烈的心血管反应[2].如能使用有效麻醉方式,可减轻应激反应状况,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本研究选择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对比使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而研究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庆容 《北方药学》2012,9(9):113-114
全身麻醉以其安全性,便于术中控制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医生的手术操作,已日益普遍应用。麻醉苏醒室是集中收治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初期苏醒的场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麻醉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减少医患纠纷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行全麻骨科手术患者,排除未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者,余下患者完全苏醒后即进行疼痛评分,记录VAS>3分、恶心呕吐、寒战、嗜睡、谵妄、液体脱落、低氧血症等并计算发生率,根据不同麻醉方式、不同手术、性别、年龄分类分析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结果 1437例患者中83%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GN组),17%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G组)。两组患者手术构成情况明显不同,G组(全身麻醉)以脊柱手术为主,GN组(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以四肢手术为主(P<0.05)。G组患者术后疼痛、寒战、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N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脊柱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最高(56.91%),其次为肩关节、髋关节及骨盆手术(分别为37.5%、35.44%、25%),明显高于上下肢手术的4.42%、5.67%(P<0.05)。女性患者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老年患者疼痛、瞻望、嗜睡、低氧血症、液体脱落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患者(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可显著减少PACU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有关。加强麻醉恢复室观察与护理,可使骨科手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为不断改善胸腔手术麻醉效果 ,减轻其术中、术后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影响 ,我院于 1996年以来对 186例胸腔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良好结果。为与单纯全麻施术者对比 ,特将近期 6 0例患者分组对照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择期胸腔手术患者 6 0例 ,男性 36例 ,女性2 4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 5 2 .3岁 ;体重 48~ 79kg,平均6 4.5 kg;ASA分级属 ~ 级。其中食道癌患者 2 4例 ,贲门癌患者 8例 ,肺部肿瘤 11例 ,肺大泡患者 6例 ,其他胸腔疾病患者 11例 ,手术时间 1.6~ 3.5 h,平均 2 .3h。术前常规肌注苯巴…  相似文献   

19.
为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提高患者对手术操作的配合度,同时达到镇痛效果,常需要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以及手术方案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进行干预。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的过程当中,麻醉药的给药途径包括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及肌内注射3种。我院近年来,外科技术迅速发展,手术种类与数目迅速增加,逾1/4的手术患者需采取全身麻醉方案进行处理。全身麻醉属临床常用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 00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疾病、昏迷及精神障碍等,男女各半,年龄29~85(55.6±4.2)岁,ASA I~Ⅲ级。1 000例患者中发生苏醒延迟的有12例(1.2%),其中,肝癌手术患者5例、肺癌手术患者4例、肾脏肿瘤手术患者2例、妇科肿瘤患者1例,主要原因有药物相对过量、ASA等级、术中合并肝肾肺功能障碍、内环境紊乱、代谢失调、低体温、高龄等。结论全麻苏醒延迟与手术部位、患者情况、ASA分级水平、麻醉药物相对过量等有关,其原因复杂。麻醉科医生应加强术前检查和术中的监护,对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肿瘤患者要积极查找原因、针对治疗,在安全麻醉的前提下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