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老年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口服雷公藤和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对照组(26例)口服雷公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患者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DAS28指标上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3个月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CR20、ACR50、ACR70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艾拉莫德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 D]、N端中段骨钙素(N-MID)、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关节压痛数(TJC)、关节肿胀数(SJC),治疗后1、2、3、6个月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25(OH) D、N-MID、T-PINP高于治疗前,β-CTX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5(OH) D、N-MID、T-PINP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P <0.05)。2组ESR、CRP、R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1)。2组TJC、SJC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Dickkopf-1(DKK-1)水平,并探讨其与RA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RA患者44例。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基于28个关节的肿痛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性评价(即DAS28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DKK-1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中DKK-1与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DAS28呈正相关(分别为r=0.309,P=0.049;r=0.320,P=0.042;r=0.311,P=0.048),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年龄无相关性;治疗前DKK-1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为(6.62±2.29)μg/L,治疗后为(3.79±1.26)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01)。治疗后TJC,SJC,ESR,CRP,RF,DAS28均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t=53.14,P<0.001;t=47.78,P<0.001;t=71.83,P=0.022;t=75.59,P=0.049;t=77.60,P=0.032;t=79.29,P<0.001)。结论:DKK-1与RA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可视为RA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不同时间给药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最佳治疗时间。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午治疗组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下午治疗组,各45例。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午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MTX)与上午(8:00~10:00)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下午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MTX)与下午(16:00~18:00)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参数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基于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指数(DAS28-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下午治疗组患者的TJC、SJC、ESR、DAS28-ESR、ACPA及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午治疗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下午(16:00~18:00)给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可能优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午(8:00~10:00)给药联合甲氨蝶呤,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阿达木单抗(ADA)或来氟米特(LEF)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ADA组(n=44)和LEF组(n=44),ADA组采用MTX联合ADA治疗,LEF组采用MTX联合LEF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生化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DAS28、GH、RF、ESR、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DAS28、RF、ESR、CRP、IL-6、GH和TNF-α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瘀血痹胶囊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瘀血痹胶囊,6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以C反应蛋白(CRP)计算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CRP)、多维健康评估问卷(MDHAQ)评分、影像学Sharp评分,以及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结果 治疗组ACR20、ACR50达标率分别为82.14%、48.21%,较对照组的64.26%、28.57%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ACR70达标率为19.64%,高于对照组的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VAS评分、压痛和肿胀关节个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DAS28-CRP评分、MDHAQ评分均显著降低,而Sharp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DAS28-CRP评分、MDHAQ评分、Shar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ESR、PLR和血清CRP、IL-8、ANGPTL4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全血ESR、PLR和血清CRP、IL-8、ANGPT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瘀血痹胶囊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主要症状、体征好转及病情缓解,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延缓骨破坏和关节功能损害,改善整体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MTX)周期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所纳入的R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用MTX组、单用CTX组及MTX联合CTX治疗组。在基线和24周时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ACR20为主要疗效指标,ACR50、ACR70、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疗效指标、DAS28评分、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健康评估问卷(HAQ)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MTX+CTX组达ACR20改善的患者比例(81%)高于MTX组(56%)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4周时MTX+CTX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CTX组(P<0.05),与MTX组之间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MTX+CTX组达到EULAR有效的患者比例(77%)高于MTX组(48%)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DAS28分数均较基线下降(P<0.05),24周时MTX+CTX组DAS28分数低于MTX组和CTX组(P<0.05)。24周时MTX+CTX组在压痛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ESR的改善程度高于MTX组(P<0.05),在压痛关节数/指数、肿胀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ESR的改善程度高于CTX组(P<0.05)。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及单用C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单用MTX及单用C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7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n=35)基于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RF、CRP及关节压痛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飞金止痛涂膜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金罗汉止痛涂膜剂;观察组30例,采用飞金祛痛涂膜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疼痛VAS、DAS28评分及ESR和hs-CRP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随访第12周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6.67%、63.33%;对照组治疗4周、随访第12周临床缓解率分别为50.00%、5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DAS28评分、ESR和hs-CR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飞金止痛涂膜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安全有效,可作为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观察组50例,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口服自拟五藤冲剂,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总有效率81.6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HAQ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肿胀关节数、DAS28评分、CRP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评分、ESR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自拟五藤冲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炎性指标,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托法替布或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90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托法替布组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艾拉莫德组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的ACR20/50/70缓解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的ACR20/50/70缓解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组和艾拉莫德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基于ESR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较对照组高(P<0.05),且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盘龙七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均为风湿痹阻证,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盘龙七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与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盘龙七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与病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评价医院制剂问荆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湿热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问荆合剂、甲氨喋呤和来氟米特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和来氟米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28个关节病情活动评分(DAS28)等指标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第4周开始,两组晨僵持续时间、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SJC、TJC、ESR、CRP及DAS28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第4周开始,两组间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存在差异(P<0.05),治疗第8周开始,两组间受试者晨僵持续时间存在差异(P<0.05),整体状况评估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DAS28达到缓解标准的有效率分别为13.11%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荆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RA,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评价益气祛湿通络方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益气祛湿通络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实验室指标与生存质量(HA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痛及关节功能等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水平、HAQ评分等项目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湿通络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生存质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ACR20的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患者ACR50的改善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数、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能有效的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癀片外用联合督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3月期间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科就诊的8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及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新癀片外用联合督灸治疗,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随访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近远期总体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中医症候评分、血液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中医症候评分、ESR、CRP、RF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ESR、CRP、R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RA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每周口服10~15mg甲氨蝶呤(MTX),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西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Fc),每次皮下注射25mg,每周2次,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订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6、12周后观察组ACR20%改善标准、ACR50%改善标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息痛、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DAS28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RA效果肯定,安全性高,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艾拉莫德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1~12月接诊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患者4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拉莫德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艾拉莫德药物治疗后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肺部HRCT未显示明显改变,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得到明显改善(P<0.05),副作用发生率均比治疗前降低。结论:采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无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金骨莲胶囊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骨莲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7(IL-17)、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vs 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疼痛评分、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DAS28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RF、IL-17、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S...  相似文献   

20.
毛小红  方洁 《中国药师》2020,(6):1127-1129
摘要: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升高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院2018年1~12月在常规治疗疗效不明显基础上联合使用艾拉莫德的活动性R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IgG滴度分为IgG升高组和IgG未升高组,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的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以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IgG水平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g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G升高组患者的CRP、ESR、RF、IgG较前显著下降(P<0.05),IgG未升高组的CRP、ESR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IgG升高组的ESR、RF显著低于IgG未升高组(P<0.05)。两组DAS28评分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拉莫德对两组均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各种检验指标的改善,而IgG升高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