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相应手法复位,观察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1、6个月的复发情况、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计时平衡实验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和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椎动脉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益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力定眩胶囊。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和BA收缩期期峰值流速、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治疗前后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及ET-1/CGRP。结果治疗前,2组LVA、RVA、BA收缩期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A、RVA、BA收缩期期峰值流速均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HI总分及躯体、情绪、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T-1、CGRP及ET-1/CG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1、ET-1/CGRP降低,CGRP升高,且观察组ET-1、ET-1/CGRP低于对照组,CGR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脑内血供,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色球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予以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7、14 d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5.186,P=0.023)。治疗3、7、14 d后,2组患者VSI评分、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7 d、14 d后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治疗3 d后VSI评分、DHI评分及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1-01我院BPPV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变化(VSI)、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耳石症患者84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手法复位,2组治疗时间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前庭症状评分和平衡状态评估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5.126,P=0.024);治疗7 d后,2组主证、次证、兼证、证候总积分与眩晕症状评分、前庭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 2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平衡试验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 在耳石症的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手法复位,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眩晕症状和前庭功能作用明显,利于改善患者平衡状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治疗11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2片/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天口服液,第1天于即刻、服药1、2、4h时口服通天口服液10mL,以后每6h口服10mL,之后10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头痛程度、眩晕程度、病症发作次数、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的明显改善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率65.45%(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大脑椎动脉(LVA)、右侧大脑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病症每月发作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各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狭窄,有...  相似文献   

7.
徐春燕  吴志忠  简雯 《药品评价》2022,(19):1184-1186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对急性眩晕症患者血脂指标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急性眩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脑血流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G)(1.36±0.70)mmol/L、甘油三酯(TC)(4.29±1.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28±0.69)mmol/L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右椎动脉(RVA)(13.59±2.71)cm/s、左椎动脉(LVA)(48.92±6.31)cm/s及基底动脉(BA)(48.33±5.40)cm/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眩晕症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RVA、LVA、BA水平,改善脑部血流状态,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片辅助治疗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手法复位后有残余症状的BPPV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前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残余症状发生频率、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ertigo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disorder scale,DHI)评分。结果:观察组头晕、漂浮感、行走不稳发生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HI各项评分和总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片在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BBPV患者的辅助治疗中能有效降低眩晕发生频率,改善眩晕症状和身心障碍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拟钩草平肝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抚州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的70例肝阳上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钩草平肝汤口服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检查指标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A、RVA、BA的V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A、RVA、BA的Vm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钩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滋肾活血定眩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疗效及ET、NO、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PCIV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滋肾活血定眩法,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P <0.05);两组未治疗前,ET-1、NO (P> 0.05);治疗后,观察组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A、RVA、BA、RI (P> 0.05);治疗后,观察组LVA、RVA、BA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PCIV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可获得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眩晕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和左侧椎动脉(LVA)]、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I)和全血高切黏度]、氧代谢指标[动静脉血氧差D_((a-v)O_2)和脑氧摄取率(COER)]、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眩晕症状评分、血清内皮素-1(ET-1)和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RVA、LVA的平均血流速度、D_((a-v)O_2)、COER和血清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血浆黏度、AI、全血高切黏度、血清ET-1水平、ET-1/CGRP、眩晕症状评分和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敏使朗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和ET-1、CGRP水平失衡,并增大脑血流量,促进脑组织有氧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13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3.9%)高于对照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VA、LVA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可增加患者BA、RVA、LVA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每组36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纳入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5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联合治疗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滴注qd,同时倍他司汀12 mg po tid;对照组仅予倍他司汀12 mg po tid。治疗3周,采用眩晕障碍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症状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为(15.1±6.4) d,联合治疗组为(9.8±4.3) d,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下降,焦虑、抑郁评分下降(P <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能缩短BPPV患者管石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能减轻残余头晕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药物辅助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10.34%(3/29),对照组复发率为68.18%(15/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婉玉  廖俊  李庭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28-1929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使用改良Epley复位法,在此基础上加服倍他司汀,每次6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对照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次.结果:1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丁治疗BPPV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眩晕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8.33%,P> 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对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使用前庭康复训练同时配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仅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前庭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合并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前庭功能代偿,促进平衡自信心的恢复,减轻眩晕临床的不适症状,缓解患者恐惧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8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VA血流速度(39.45±3.61)cm/s、RVA血流速度(42.23±4.04)cm/s、BA血流速度(49.03±5.13)cm/s均快于对照组的(30.84±3.22)、(34.22±3.75)、(40.86±4.74)c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全血粘度(3.13±0.66)mPa·s、血浆粘度(1.53±0.20)mPa·s、红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急诊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缓解时间、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急诊眩晕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疗程为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眩晕缓解时间、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平衡功能障碍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总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7.5%(χ2=9.028,P=0.003)。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功能障碍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BA、V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观察组总复发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