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现状及特点,为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并对检测阳性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检测共260例患儿经肺炎支原体感染抗体检测呈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经支原体抗体检验可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岑溪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喘息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及麻杏二陈汤加减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第14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7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咳嗽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期观察组再发下呼吸道感染或喘息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喘息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探索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征。方法:收集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0例中,咳嗽者48例(94.0%)及发热29例(58.3%)为主要症状,出现肺部体征者(84%);实验室检查肺炎支原体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0×109/L共计32例(64.0%);中性粒细胞>70%为27例(54.0%),C反应蛋白升高30例(60%),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42例(84%)。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疾病,以肺部表现明显。联合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白细胞及hs-CRP,可为临床儿童呼吸道感染M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肺炎衣原体抗体IgM(CP-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44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同时检测血清中的PCT、CP-IgM和MP-IgM.结果 644例患儿中,CP-IgM阳性53例(8.23%),MP-IgM阳性96例(14.91%),感染肺炎衣原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0.30±0.15)mg/L,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0.27±0.20)mg/L,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中PCT结果为(6.12±1.87)mg/L,肺炎衣原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PCT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联合检测PCT、CP-IgM和MP-IgM具有临床诊断鉴别意义,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盐城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对47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年龄及性别MP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MP-IgM阳性1833例,阳性率38.62%。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秋冬感染率最高;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4~6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城镇儿童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并且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结论 MP感染是小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盐城地区2009年可能有较明显的流行发生,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为儿童期呼吸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不仅可以引起呼吸道表现,还能引起肺外表现,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是最严重的。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下,肺炎支原体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死亡或持续性神经问题。应用血清学的检查方法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在脑脊液中也很难检测到肺炎支原体。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在临床上其治疗方案仍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特点。方法对小儿大叶性肺炎13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转归。结果大叶性肺炎以支原体多见,多有高热、咳嗽,早期肺部体征少,易合并胸腔积液。小婴儿以支原体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常见。结论及时行体液培养及药敏鉴定,可将MP-IgM检测作为儿科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的常规检查,及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原,针对性用药,抗生素应足量、足疗程联合应用,中医中药及时跟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2例慢性咳嗽的儿童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检测。结果:92例慢性咳嗽的儿童者肺炎支原体IgM阳性42例(45.65%),高于对照组。其中3~6岁阳性率最高。结论: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小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将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因支气管炎或肺炎近1年仅住院1次,既往身体健康的患儿100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两组患儿合并胸膜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患儿合并重症肺炎及病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既往反复发生喘息、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体质、鼻炎鼻后滴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史和出生时体重低,以及是否母乳喂养、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较既往免疫功能正常患儿无明显差异.既往反复发生喘息、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体质、鼻炎鼻后滴为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细支气管炎症损伤所致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儿童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或重症肺炎不良预后最为多见。患儿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王雪峰教授从事中医药防治儿童肺炎研究近40年,近年来,随着病原学的变迁,对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临床疗效较佳。本文选取两则病案,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总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中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的检出情况。结果 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35例,肺炎衣原体检出22例,嗜肺军团菌检出10例,其他病原体检出33例。不同性别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患儿肺炎衣原体检出率显著低于女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上肺炎支原体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病原体检出率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原体的特点,为临床早期病原学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宜兴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 21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9种常见病原体IgM抗体,并对上述病原谱、病原流行情况等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结果1 21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原体IgM抗体阳性371例,阳性率30.5%,其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占总样本的16.8%,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5.8%)和副流感病毒(2.7%)。205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混合其他1种或1种以上感染,占总混合感染的55.2%。肺炎支原体春夏季病毒检出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乙型流感病毒夏季病毒检出率高于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1~3岁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1岁和3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3岁患儿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率均高于1岁和3岁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年龄段副流感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比较普遍;肺炎支原体和乙型流感病毒以夏季感染为主;1~3岁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3个月小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该类疾病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小婴儿病区收治住院的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235例,按不同病原分为3组,即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3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03例,病原学未明组99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测定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原抗体检测;采用ELISA检测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采用血平板进行痰液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给予头孢菌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病原学未明组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疗程7d。观察发病7d内就诊和7d以上就诊患儿的痉挛性咳嗽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体多为病毒、各种细菌等,肺炎支原体检出率14.04%(33/235)。发病≤7d就诊患儿痉挛性咳嗽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79±0.89)d,(10.25±1.66)d,低于发病7d就诊的患儿(10.38±2.00)d,(13.75±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31/33),91.26%(94/103),79.80%(7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体多为病毒、各种细菌等;早期就诊、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可缩短痉咳期及平均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治疗小婴儿类百日咳综合征有效率高,但应避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23例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细菌培养(标本包括患儿血、痰、肺泡灌洗液及胸腔积液),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IgM抗体及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结果 223例MPP患儿检出其他病原133例(59.6%),其中肺炎衣原体80例(35.9%),病毒43例(19.3%),其中混合2种病毒感染9例(4%),细菌32例(14.3%)。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最高(35.9%),8岁组更高达58.3%;其次为病毒感染(19.3%),3岁组合并病毒感染率最高(60%),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腺病毒次之;混合细菌感染率最低(14.3%),肺炎链球菌均占各年龄组细菌感染首位。结论 X线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半数以上(59.6%)存在混合感染;以肺炎衣原体最常见,其次为病毒,混合细菌感染率最低;婴幼儿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年长儿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肺炎链球菌均占各年龄组细菌感染首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9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发病前均有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上以双下肢肌痛为主要表现,8例行走困难,其中5例甚至不敢站立。小腿腓肠肌握痛阳性8例,肌力减低1例。实验室检查9例肌酸激酶(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695~18 990.0U/L),其中1 000.0U/L者7例;6例检测血清肌蛋白(MYO)升高4例(116.6~671.0μg/L);病原学检测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5例,疑似病毒感染4例。经治疗9例病情均好转,出院时肌痛消失、活动正常7例。肌痛明显减轻2例。CK降低,其中2例已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引发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下肢肌痛伴活动受限、腓肠肌握痛阳性,CK和Myo显著升高及经治后病情快速好转,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要原因,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导师孙丽平教授认为,支原体肺炎后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多为余热郁肺,肺气上逆。因此,导师于临证中,采用开肺清热,降逆止咳的治疗方法,应用哮咳饮加黄芩治疗支原体肺炎后慢性咳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 P )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可引发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随着抗生素使用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现象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对MP感染的治疗。中医药在治疗MP感染方面显示了极大优势。针对中药体外抑制MP实验研究、中药治疗MP感染的机制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使误诊得到减少,结合资料,对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者治愈84例,显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4%,无患者死亡,平均住院(10.5±7.2)d。结论: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新威胁,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小儿大叶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实验室检查多为混合感染,主要致病病原为肺炎支原体;影像学检查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病变累及部位以右下肺为主,左肺受累较少。经过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临床治愈27例,显效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11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常规、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酶学指标及尿蛋白、X线表现及肺外表现。结果1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婴幼儿54例(47.8%),儿童59例(52.2%),其中肺外表现婴幼儿8例(7.1%),儿童44例(38.9%);干啰音婴幼儿36例(66.7%),儿童24例(40.7%);湿啰音婴幼儿48例(88.9%),儿童44例(74.6%)。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儿童比婴幼儿易出现肺外表现,肺部体征婴幼儿重于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