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凌  袁琨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62-3063
目的 评价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对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47例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51周,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统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47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别是(7.40±1.64)分、(3.40±1.50)分,鼻气道阻力分别是(2.02±0.72)kPa·s-1·L-1、(1.06±0.81)kPa·s-1·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5.49、44.44,均P<0.01),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坚持长期SIT能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降低鼻气道阻力,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68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前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与不良反应。方法:68例轻-中度儿童哮喘给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共25 wk。治疗前后监测肺功能,每日晨、晚间PEF,日间、夜间症状和药物评分。记录每次注射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FEV1,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96±s 24,113±16),(92±23,116±16)。0~12 wk和13~25 wk的平均日间、夜间症状和药物评分分别为(0.13±0.10,0.06±0.06),(0.06±0.07,0.02±0.04),(0.507±0.023, 0.48±0.05)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每日晨、晚间PEF变异率从wk 13起即有变小趋势,但较0~12 wk时无显著差异(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25 wk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症状、减少用药量和改善肺通气功能,可安全用于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尘螨变应性鼻炎惠者进行脱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方法,比较16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尘螨变应原疫苗阿罗(R)(NHD(R))脱敏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特异性IgE及IL-4水平.结果160例患者中有150人完成脱敏治疗并进行了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检测,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9.4±2.4)及(3.2±1.7),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水平分别为(15.3±2.3)KUA·L-1及(3.2±1.4)KUA·L-1,IL-4水平为(534.7±78.6)μg·L-1及(316.3±72.7)μg·L-1,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150人中有60人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对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尘螨特异性脱敏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5例注射国产疫苗,B组45例注射进口疫苗,均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1年。结果:A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B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1.000>0.05)。A组35例中有11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未出现1例全身不良反应。B组45例中有39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4例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两种尘螨变应原疫苗均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安全的药物,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5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2年以上进行评价;对照组用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0%,两组脱敏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脱敏治疗后血清总IgE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so)计数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与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同样有效,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比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方便,容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55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2年以上进行评价;对照组用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0%,两组脱敏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脱敏治疗后血清总IgE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so)计数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与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同样有效,长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比传统的短效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方便,容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7.
变应原皮试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内变应原皮试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单价花粉变应原浸液对80例变应性鼻炎(AR)花粉症患者作过敏原皮试检查;同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含量的测定。结果 80例花粉变应原皮试阳性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明显异常,两种检查方法的总阳性率81、4%~66.7%,阳性一致率95.0%~77.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抗原特异性高度一致,对AR病因诊断、减敏治疗中变应原种类的选择及预防等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在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总IgE(tIgE)及过敏原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 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且行tIgE、吸入性变应原sIgE(IsIgE)检测的患者中筛选出不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69例设为A组;伴有变应性鼻炎的哮喘患者40例设为A+AR组;不伴有哮喘的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生菌治疗尘螨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R)儿童的临床观察及对免疫球蛋白E(IgE)、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尘螨过敏性AR儿童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n=63)采取常规干预办法,益生菌组(n=6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菌...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IL-13和特异性IgE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IL-13和s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1例变应性鼻炎患儿、23例正常对照血清IL-13和SIgE水平.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血清IL-13及S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IL-13和SIgE水平对病情发展及转归的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7,(7):492-49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35(IL-35)表达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IL-35和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17为(296.88±128.83)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53.26±58.33)pg/mL(P<0.05);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5为(246.07±85.20)ng/L,低于正常对照组(359.19±90.43)ng/L(P<0.05)。血清IL-17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r=-0.401,P=0.028)。结论:IL-17和IL-35异常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CPT)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进行临床评估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时需排除哪些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符合变应性鼻炎、结膜炎和(或)支气管哮喘诊断患者357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屋尘螨变应原CPT,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结膜激发试验评估标准分别记录,并分别记录性别、年龄、受累器官、病程、受试季节等影响疾病状态的因素,同时进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d1—sIgE)检测。结果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只与血清d1-sIgE相关(r=0.4722,P〈0.05);而与受试季节、性别、年龄、病程、靶器官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屋尘螨变应原CPT不受受试季节、性别、年龄、病程、靶器官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评估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工作中无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儿童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300例近2年门诊儿童AR患者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比较佛山地区AR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结果 300例儿童患者中,吸入组变应原SPT阳性反应243例(81.00%),变应原排列前位的为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德国小蠊、狗毛;食入组中SPT阳性反应105例(35.00%),变应原排列依次为螃蟹、虾、花生、桃子.结论 佛山地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是尘螨、蟑螂及海鲜类食入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京市变应性鼻炎( AR)病儿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15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 AR的 900例病儿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南京地区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主要为混合真菌( 51.32%)和户尘螨( 34.91%)、其次为动物毛皮屑(狗、猫)次之,分别为( 22.83%)和( 13.77%)。单一变应原阳性率高达 59.62%。男性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显著大于女性 AR病儿( χ2=8.137,P=0.004);夏秋两季 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高发季节( χ2=23.497,P=0.001)。病例构成上主要为婴幼儿期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最低( χ2=24.904,P=0.001)。单一变应原种类在性别、季节和年龄构成上有不同阳性发生率。结论南京地区 AR病儿比较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混合真菌,户尘螨,动物毛皮屑(狗、猫)。性别、年龄、季节差异的 AR病儿其吸入性变应原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并分析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7种常见变应原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120例常年性AR患者中,85例患者至少对1种以上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70.83%.在检测的7种常见变应原中,78例尘螨(粉尘螨、户尘螨)阳性,比例为65.0%;36例蟑螂阳性,比例为30.0%.尘螨的阳性反应最强,常引起患者中~重度过敏反应.结论 尘螨及蟑螂是无锡地区AR患者最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吸入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为儿童AR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包括11种吸入性过敏原的阿罗格过敏原点刺试剂盒,对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科门诊拟诊为AR的佛山地区562例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描述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变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哮喘史、湿疹史和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为82.56%(464/562),其中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阳性率居于前三位,分别是80.64%、78.66%、59.31%,其次为狗毛15.36%、猫毛12.63%、德国小蠊12.32%.阳性患者中单一变应原阳性者16例(3.30%),两种变应原阳性者39例(8.02%),三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者431例(88.68%).不同年龄组患儿的变应原阳性率不同,10~ 14岁组最高(90.18%),其次7~ 10岁组(87.57%),3~7岁组最低(79.7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2,P> 0.05),男女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5,P<0.05).有哮喘、湿疹及家族史的患儿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哮喘湿疹及家族史者.结论 粉尘螨、屋尘螨及热带螨是佛山地区儿童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儿童变应原阳性率与性别及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变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哮喘史、湿疹史及家族史关系密切.早期进行变应原筛查,有助于儿童AR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年该院哮喘门诊44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儿分为随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所有患儿在治疗开始和治疗3、6、9及12个月进行呼气峰流速测定、哮喘症状及鼻部症状评分.结果 (1)治疗3个月,两组患儿的呼气峰流速值有所升高,哮喘症状及鼻部症状评分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9、12个月,观察组患儿的呼气峰流速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哮喘症状及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少数患儿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维持治疗阶段能明显改善儿童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症状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隆琰  林春招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64-1165
目的探索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经百康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检测确定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22例,同时用变应原皮肤点刺法试验进行变应原检测,并对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例经百康生物诊断治疗仪检测为对屋尘螨、粉尘高度敏感的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检测在准确性及实用性上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在上、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CPT)结果的差异,为在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中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至2008年在我科就诊的符合变应性鼻炎、结膜炎和(或)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178例,分为3组:单纯支气管哮喘组45例、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和(或)结膜炎组50例、变应性鼻炎和(或)结膜炎组83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结膜激发试验评估标准分别记录,同时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Y)以及血清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d1-sIgE)检测。结果3组随着皮肤点刺试验“+”的递增,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以上患者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不受变应性疾病累及器官的影响,在不伴上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下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断中亦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芪佐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4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黄芪辅佐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IL鄄4 的影响。方法: 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黄芪治疗组 3822 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16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颗粒 1/2 包/次, 次/d,疗程 3  ̄ 6 月。观察患儿 1 周内症状缓 3解率、用药 3 个月内复发率及用药前和用药 3 个月后血清白介素 4(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 1 周内症状缓解率无 IL鄄4显著差异(χ = 0.806, 2 P > 0.05), 个月内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 = 4.674, < 0.05)。血清 IL鄄4 用药后治疗组下降显著 3 2 P高于对照组( q = 8.472, < 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0.112, > 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 = 9.074, < P q P q P0.01)。结论:黄芪在佐治儿童变应性鼻炎中显著减少患儿的复发率及降低血清 IL鄄4 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