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李悦  孙燕  王玉玲 《天津护理》2011,19(3):130-131
总结25例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术后及时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潜在并发症,给予合理的运动及饮食指导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疾病不确定感(MUIS)、焦虑状况(SA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MUI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出血穿孔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早期胃癌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例在我科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21处病灶,其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5.2%(20/21);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90.5%(19/21);术后中上腹痛发生率为76.2%(16/21);急性少量出血率为4.8%(1/21);狭窄发生率为4.8%(1/21);未发生急性大量出血、消化道穿孔或术后延迟出血。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对ESD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雷娜  周少群  杨小莉 《华西医学》2012,(12):1886-1887
目的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20例接受ESD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术后康复出院,其中1例术中发生穿孔,予钛夹夹闭,后经保守疗法痊愈。1例术后病理示:上皮内瘤变及黏膜内癌,追加外科手术。本组患者2个月后随访,内镜复查无l例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护理行ESD早期胃癌患者,需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并采用周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何修玲  刘燕 《大医生》2022,(2):62-64
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济南市钢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早期胃癌患者,选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将手术过程中及结束时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在术后48 h观察期出现黑便、呕血、便血症状的患者分为术后出血组(...  相似文献   

7.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以72例E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24h疼痛评分及止痛剂使用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3.5%(29/31),治愈性切除率为77.4%(24/31),均高于EMR组的50.0%(18/36)及41.6%(15/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3.2%(1/31),低于EMR组[19.4%(7/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平均手术时间ESD组为(59.3±16.8)min,长于EMR组[(31.7±17.8)min](P <0.05)。术中穿孔率ESD组高于EMR组,发生率分别为3.2%(1/31)和0.0%(0/36),但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发生率分别为9.6%(3/31)及11.1%(4/36)。 结论 与EMR相比,ESD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EGC)患者应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肿瘤切除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禹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研究组予以ESD.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45例早期胃癌患者在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采取积极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娴熟的配合及处理并发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正确的饮食结构等有效护理措施.本组发生术中出血5例、穿孔3例,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未见迟发性出血及穿孔,4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内镜组和开腹组患者进行护理对照,并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使用次数、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内镜组术中失血量、长期生存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治疗成本,给患者带来很大利益。  相似文献   

14.
15.
何慧霞 《临床医学》2020,40(2):65-67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ESD者纳入观察组(n=34),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28)。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标本长径、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 05),而两组完整性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3 d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 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32. 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可获得与腹腔镜根治性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但前者造成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分别选取进行ESD治疗和外科手术的EGC患者分成标准组和对照组,观察术中并发症情况,并定期随访患者病灶有无残留和复发。结果经治疗和随访后,标准组中术后出现出现和穿孔2例,对照组中术后出现出现和穿孔10例,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随访2年后,均为发现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单发早期胃癌(EGC)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2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单发EG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n=50)和青中年组(65岁,n=7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和并发症等围术期状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老年组的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糖尿病史、病灶形态、大小、病理结果和浸润深度等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术,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肿瘤转移及死亡,共有3例出现复发,老年组与青中年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与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单发EGC患者而言,ESD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青中年患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3年存活率。结果:两组切除效果及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相当的手术效果,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外科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3月该院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46)行ESD,对照组(n=46)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1、2和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外科手术相比,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ESD,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胃黏膜下行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疾病的护理。方法对20例内镜下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孔并皮下气肿,其余患者均顺利手术、痊愈出院。结论对ESD治疗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是ESD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