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厚度和间距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干预腹直肌分离(DRA)和变薄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于医院行产前检查并建立产检档案的86例孕产妇资料,根据产后第42天腹直肌检查结果,将发生DRA者纳入分离组(51例),未发生DRA者纳入非分离组(35例)。分别于孕12、24、37周,产后第3天、第42天使用超声在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沿白线测量左右腹直肌厚度及间距,并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两组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和距离均随妊娠周期逐渐增加,产后开始恢复。分离组产后第42天脐上5 cm、脐边缘、脐下3 cm位置左侧和右侧腹直肌厚度低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组孕37周、产后第3及42天腹直肌间距大于非分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测量孕产妇分娩前后腹直肌间距离和直肌厚度、评估DRA严重程度,建议建立基于超声诊断的围产期腹直肌综合检测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腹直肌作为腹部核心肌群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腹直肌分离(DRA)是指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位置的距离增大,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的身体结构改变,不仅影响体态,导致女性体型改变、腰围增粗及腹性肥胖,还会降低腰背和骨盆稳定性,导致腰背疼痛、盆底功能障碍,是困扰孕妇和产后妇女的常见健康问题。然而,国内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研究报少,国外已有运用超声测量腹直肌间距离、腹直肌分离的研究报道,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最佳测量位置还没有达成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常见的难治性妇科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至子宫肌层,使子宫肌层增生和肥大形成局限型或弥漫型病变。AM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力,导致相关不孕症发生[1]。有报道认为AM仅与早产、小于胎龄儿等产科并发症相关,对生育力并未构成重大影响[2]。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AM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会产生不利影响,可显著降低ART人群的临床妊娠率和植入率,并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3]。而临床妊娠率、植入率、早期流产率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息息相关,因此,AM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导致了生育力下降和不孕不育[4]。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与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发生具有相关性[5]。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已知的A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的影响,并综述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DS)是一种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向子宫肌层不规则浸润为病理特征的妇科良性疾病[1]。ADS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发病率约为7%~2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痛经、月经失调、子宫增大和生育力低下[2-3],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AD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年来最被广为接受的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内陷学说[4],此外还有干细胞化生学说、炎症刺激学说、免疫学说等[3,5]。  相似文献   

5.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6%~10%[1],也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2]。与此同时,有数据分析证实PCOS在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同时,对妊娠结局也存在一定影响[3]。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COS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的同时常出现一些妊娠并发症或者不良妊娠结局,如晚期流产、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出生体重儿,以晚期流产及早产多见,发病率发达国家约为5%,发展中国家约为18%[4-6]。  相似文献   

6.
<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母婴的近远期结局,如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及胎儿发育异常等发生风险的增加[1-2]。既往研究表明,育龄妇女的体质量/BMI及体质量增长等是导致GDM发生的重要因素[3],甚至会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同时,妊娠期作为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其体成分也会随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主要影响育龄期的妇女[1]。患有SLE的孕妇会增加流产、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和先兆子痫的风险[2]。已有多份关于SLE伴有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肌层极薄的病例,有些患者同时被诊断为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常发生于女性外阴、阴道区[1-4]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但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其他部位(尿道[5]、膀胱后周间隙[6]、腹膜后间隙[7]、盆腔[8]、宫颈[9,10]、子宫肌层[11]、输卵管[12,13]、阔韧带[14,15])以及男性的腹股沟-阴囊区[16]也偶有病例报道。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极其罕见。现就近来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被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病例,结合临床病理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此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本地区正常孕妇早、中、晚孕期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值范围,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仪测定本地区单胎妊娠健康妇女早、中、晚孕期及年龄匹配非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建立各自的参考范围。其中孕早期448例,孕中期451例,孕晚期428例,非妊娠妇女150例。结果早、中、晚孕妇女及非妊娠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M)及双侧限值(P2.5P97.5)表示其参考范围。TSH在早[1.10(0.23P97.5)表示其参考范围。TSH在早[1.10(0.233.58)]、中[2.07(0.133.58)]、中[2.07(0.133.96)]、晚孕期[2.62(1.083.96)]、晚孕期[2.62(1.083.62)]逐渐上升,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晚孕期略低于非妊娠妇女[2.63(1.003.62)]逐渐上升,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晚孕期略低于非妊娠妇女[2.63(1.005.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在早[4.80(4.255.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3和FT4在早[4.80(4.256.23);17.56(11.656.23);17.56(11.6522.16)]、中[4.45(3.8422.16)]、中[4.45(3.845.18);14.16(9.495.18);14.16(9.4920.14)]、晚孕期[4.14(3.9820.14)]、晚孕期[4.14(3.984.45);12.38(10.134.45);12.38(10.1315.88)]逐渐降低,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早孕期低于非妊娠妇女[5.01(4.0215.88)]逐渐降低,各期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早孕期低于非妊娠妇女[5.01(4.026.12);18.71(14.356.12);18.71(14.3521.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不同非妊娠妇女,早、中、晚孕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建立正常孕妇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参考范围将有助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其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1]。孕妇孕期体质量的显著改变成为一个影响生育结局的突出现象[2]。孕妇孕期营养不均衡性的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方甜等[3]研究报道,孕妇发生肥胖的风险尤为严重。孕期增重过度或不足均可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妊娠结局,如孕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及早产儿等不良结局,孕期增重状况已经成为评价妇女孕期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健康指标[4]。本文就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产后腹直肌分离(DRA)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为产后腹直肌和盆底肌的联合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常规盆底功能评估的6~8周初产妇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产妇住院病历收集一般资料;采用超声检查法评估DRA,根据腹直肌是否分离分为DRA组和对照组;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法、手测肌力法、阴道电极法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评估盆底肌功能,分析DRA对盆底肌支撑功能、肌力和表面肌电值的影响。结果 DRA组51人,占43.59%;对照组66人,占56.41%。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产前体重、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瓦尔萨尔瓦动作前后膀胱颈位置、宫颈外口位置和直肠壶腹部位置及其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Ⅰ、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A组产妇前、后静息阶段平均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Ⅱ类肌收缩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DRA与盆底肌的肌力和支撑功能无统计学关联,但产妇容易出现盆底肌电生理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meta分析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为产前保健、产后康复和产后护理临床决策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系统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的横断面研究,并由双人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和评价相关研究质量后,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最终5篇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被纳入研究,包括12 857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为45.14%(95%CI=29.72%~59.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高于初产妇(67.20%VS 48.63%);剖腹产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高于顺产(51.78%VS 39.7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较高,经产、剖腹产是高危因素,在产前保健、产后康复和产后护理及将来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包括生化妊娠[1]。RSA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2]。妊娠并发症包括自然流产、早产(preterm birth,PTB)、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等,严重威胁母胎健康[3]。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RSA是妊娠并发症的前哨风险标志[4-6]。  相似文献   

14.
<正>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妊娠,指两个部位同时有胚胎发育,其中一个属于宫内正常妊娠,另一个为异位妊娠[1]。在自然妊娠的情况下,HP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仅为1/30 000[2],但随着促排卵技术及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开展[3],HP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有研究表明,ART后HP的发生率达1%~3%[4],其中98%为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各地迎来了新的人口生育高峰,高龄产妇的比例明显增加[1]。医学上将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产妇定义为高龄产妇[2]。高龄产妇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妊娠次数增加,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妊娠并发症。产褥期是指胎盘娩出后,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未孕状态所经历的时期,约为6~8周,是产妇生理与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3]。  相似文献   

16.
<正>RetCam3广域数字成像系统是美国科瑞医疗公司研发的一套小儿眼底成像设备,具有可视范围广、成像质量高、聚焦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新生儿先天性眼部疾病的筛查[1]。该设备由成像探头、显示器、控制面板、主机箱、电源箱、打印机、脚踏和蓄电池等部件组成[2]。其中,成像探头由保护镜、镜头组件、照明组件、步进电机、USB接口和外壳构成[3];主机箱由主板、硬盘、内存条、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显示卡和灯泡等构成;电源箱提供交流220 V、交流110 V、直流24 V、直流12 V多路电压输出,既可连接市电使用,也可由蓄电池供电使用[4]。本研究简要介绍RetCam3广域数字成像系统的两例故障维修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产后4~6周)静力性收缩训练(SC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产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产后DRA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于产后早期,对研究组产妇DRA采取SCT联合NES治疗;而对照组产妇仅采取NES治疗。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腹围、双侧腹直肌间距(IR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产妇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治疗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06),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 2组产妇本次分娩孕龄、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孕期体重增加值、第一与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占比,产次、剖宫产次数≥2次占比,以及治疗前人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占比、腹...  相似文献   

18.
<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disease,GTD)是一组罕见的妊娠相关疾病,包括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侵蚀性和转移性HM、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上皮滋养细胞肿瘤[1]。HM是一种由遗传性受精障碍引起的异常妊娠,常发生于育龄妇女(13~49岁)[2],在年幼群体及高龄女性中并不常见,较易导致自然流产或异常妊娠[3]。  相似文献   

19.
<正>产褥期(puerperium)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恢复至未孕状态的阶段[1]。一般认为该阶段持续时间为6周左右[2]。产褥期恢复以生殖系统最为显著,尤以子宫的变化最大,主要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伴随子宫血管的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恢复等。子宫复旧不是子宫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浆中的蛋白质分解并排出后肌细胞的缩小,并且随着肌纤维的不断收缩促使子宫体积缩小。分娩后子宫蜕膜发生变性、坏死、脱落,近肌层的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和再生,约在产后3周宫腔表面全部由新生内膜覆盖,至产后6周全部修复完成[3]。  相似文献   

20.
<正>脓气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化脓性、渗出性液体聚集于胸膜腔,伴发胸部创伤或胸膜损伤使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脓液和气体同时存在的一种胸膜疾病[1],死亡率高达10%~20%[2]。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妊娠妇女随着孕周的增长,心肺负担也随之加重,合并本病时易引起心肺功能不全。且妊娠期间常规不行肺部CT等检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难度。本文对1例妊娠晚期发生脓气胸、延误至剖宫产后4 d明确诊断的罕见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