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0):2765-2767
目的:巩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的成效,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整治前和初期)、2012年(整治中期)及2013年(整治后期)的抗菌药物应用数据进行汇总对比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前后(2011年1月与2013年12月比较),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0.42%降至24.49%;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3.79%降至36.23%;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由16.12%上升至94.1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70.28 DDDs/(100人·d)降至27.44 DDDs/(100人·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5.99%降至46.45%。结论:我院实施专项整治的成效显著,但仍有持续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8月26日至9月25日(干预前)和2013年1月26日至2月25日(干预后)的全部住院患者病历,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该院儿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70.98%下降至62.6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37.02DDDs/(100人·d)下降至20.16 DDDs/(100人·d),抗菌药物费用由干预前的7.02万元下降至6.16万元,抗菌药物用药不合理使用率由34.59%下降至15.72%。结论:采取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明显提高,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经费明显下降,对社会、医院和患者均有益。  相似文献   

3.
王柯静  陈琳 《中国药房》2016,(5):691-69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7-9月(干预前)、2014年10-12月(干预后)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病历各250份,对干预前后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7.02 DDDs/(100人·d)降至23.30 DDDs/(100人·d),使用率由82.40%降至57.2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合理率由56.80%升至82.52%,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9.51%升至79.02%,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宫腔镜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有效、可行的,能积极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分制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的有效性,以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长效机制。方法:创建评分制处方点评表格及点评模式,采用此点评模式,对2011-2013年1-6月门诊处方共13 160张、急诊处方共3 340张,住院病历共2 541份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合理率、平均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从2012年实施评分制处方点评模式后,门诊、急诊处方和医嘱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33.3%,39.6%,61.1%降至18.3%,22.0%,39.7%;合理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79.2%,67.7%和55.0%提升到干预后的99.0%,96.1%和76.1%,使用强度从每百人天81 DDDs下降至37 DDDs,处方平均分逐渐提高,同时评分制处方点评模式具有科学、客观性,可操作性强。结论:评分制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效果及临床药师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分别调取干预前、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第2阶段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98.56%下降至28.95%,降幅达70.63%;第2阶段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6.31 DDDs/(100人·d)降至32.18 DDDs/(100人·d),降幅达66.59%;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时间、用药疗程等均趋于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可有效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儿科2011年及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使用的药物的数量、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并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使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88.32%降至2012年12月的58.07%;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1月的100%降至2012年12月的88.02%。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由2011年10月的66.48 DDDs降至2012年12月份的39.39 DDDs。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效果,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探究建立临床药师与临床科室合作的工作模式。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间医院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前组,统计与分析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另抽取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2018年4月-2019年6月间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后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不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即DDDs/(100人·d)的差异;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科室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计划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小于40 DDDs/(100人·d)。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和建立了临床药学知识教育培训、查房会诊和病历点评的工作模式,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干预,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门诊2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共1163份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94份,占抽取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5.55%;2022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67份,占抽取的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3.58%。2022年与2021比较,处方及病历医嘱不合理率下降2.03%,处方医嘱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我院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经过前置审核、药师人工干预和行政管理多重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继续加强干预管理,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罗宝生 《中国药房》2014,(42):3965-396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值分析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3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AUD)分别由66.87%与82.85DDDs/(100人·d)降至40.73%与33.90DDDs/(100人·d);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以及喹诺酮类等的消耗金额与DDDs在抗菌药物中排列前茅,其中又以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左氧氟沙星居最高。结论:我院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AUD已经达标,但合理使用情况与原卫生部相关规定还存在一定差距,故建议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还应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我院在合理用药方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8,(3):293-297
目的:评价采取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干预对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效果。方法:通过采取成立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小组、统一制订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点评表、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相关药品说明书设立点评标准、借助行政干预和质量考核等干预措施,建立专项处方点评模式,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科室、手术种类分层)抽取我院2015年1-6月(干预前)与2016年1-6月(干预后)的清洁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各180份,制订统一的清洁手术围术期专项处方点评表,分别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用药指征、给药时机、药品选择、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对纳入的每份病历进行点评。结果: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干预前的96.7%下降至干预后的25.0%(P<0.05),无用药指征率、术前给药时机不合理率、药品选择不合理率、用法用量不合理率、用药疗程不合理率、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分别从干预前的71.3%、72.4%、65.5%、23.0%、97.1%、17.8%下降至干预后的4.4%、0、8.9%、11.1%、22.2%、0(P<0.05)。干预前,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共涉及8大类20个品种,有86例患者使用了2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其中31例为联合用药,55例为前后更换药品。干预后,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共涉及3大类4个品种,无联合用药和前后更换药品。结论:专项处方点评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儿童医院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作用,探讨合适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普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相关培训、参与专科会诊、用药咨询、围术期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普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收集并统计医院普外科2020年9月—12月(临床药师干预前)、2021年1月—8月(临床药师干预后)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值,以及干预前后前5位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值的抗菌药物。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2021年1月—8月)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值均有所下降,即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95%与2020年9月—12月42.82%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P>0.05),后者较前者降低了7.87个百分点;临床药师干预后(2021年1月—8月)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7.04DDDs/(100人·天)与2020年9月—12月的34.69 DDDs/(100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某院妇科实施临床药师主导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管理模式的经验与成效。方法 建立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管理模式,点评妇科病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医嘱,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二者的达标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通过多种管理措施,妇科病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管理前的61.65%±8.27%降至干预后的54.31%±4.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管理前的抗菌药物累计数(DDDs)54.42±8.99降至干预后的42.61±7.27,管理前后的两组数据经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达标率由12.5%提高至5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达标率由37.5%提高至7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管理,有助于规范妇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措施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处方点评管理小组,规范抗菌药物用药原则,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等,回顾分析2011年7月~12月每月由信息科随机抽取的25%门、急诊、高干药房具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整改。结果干预后,点评前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数明显减少,点评前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逐月明显降低,从22.40%下降至4.30%。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下降,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对遏制抗菌药物滥用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世权  谢瑞祥  欧棋华  余炜  杨琳 《中国药房》2014,(30):2789-2792
目的:评价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导出2011年7月-2012年6月(第1次整治)和2012年7月-2013年6月(第2次整治)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利用Excel对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数、消耗量及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AUD从15.75 DDDs/(100人·天)降到11.93 DDDs/(100人·天),下降了24.2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比例从2.67%降到2.16%,下降了19.10%;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3%降到0.85%,下降了50.87%;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9.71%降到16.99%,下降了13.80%;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9.38%降到9.00%,下降了4.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从1.69 d降到0.83 d,下降了50.89%;介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74%降到13.22%,下降了25.48%。结论:连续有效的行政与药学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某院实施干预措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分析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法: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为干预前阶段、药剂科不合理用药病历点评阶段及质控科对不合理用药病历扣罚阶段,抽取各阶段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统计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通过二个阶段的干预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58.18%分别下降为不合理用药病历点评阶段的51.29%及不合理用药病历扣罚阶段34.80%,干预后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P0.01);三个阶段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大幅度提升,医院采取多部门协作模式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要求,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各18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1-6月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8.33%降至46.11%,联合用药比例由22.60%降至2.41%,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9.38%升至67.47%,用药时机合理率由16.38%升至61.45%,用药疗程合理率由8.47%升至53.01%。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时间偏长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我院病区医嘱用药的点评分析,有效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依据,2011年平均每月抽查出院病历50份,制定并填写表格,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概况、不合理用药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共点评病历600份,有361份使用了抗菌药物,其平均使用率为60.18%.不合理用药的份数有41份,合理用药率为93.17%.不合理用药表现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药物之间配伍不宜、无指征用药、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药物等.结论 点评能使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1—4月为干预前,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方法;5—8月为干预后,采用新抗菌药物管理方法。采用慧药通临床药学软件,导出该院各病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等报表,分析不同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累计消耗量(DDDs)变化的差异,以及重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头孢尼西DDDs、使用合格率等变化。结果 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前下降明显,由1月的61.57 DDDs/(100人·d)下降至8月的38.76 DDDs/(100人·d)。重点监控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合理使用情况明显好转,抗菌药物使用趋于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0):2780-2783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减缓细菌耐药性的效果。方法: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3年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及细菌耐药性等数据。结果:专项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7%降至5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86 DDDs/(100人·d)降至39 DDDs/(100人·d),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98%降至27%,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别从36%、49%降至12%、23%。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从20.2%升至38.8%,无菌部位标本送检率从29.8%升至37.6%。真菌检出率从14.4%降至1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从57.3%、43.2%降至51.3%、36.1%。居前5位细菌的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从48.4%降至29.3%,但2014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升至80.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6.9%、69.1%。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哌啦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性有增加趋势。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水平,但细菌耐药形势仍然严峻,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病原学检查和细菌耐药性监测,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小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小儿科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小儿科门诊处方1903张、医嘱189份。对抗菌药物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DDs)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科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注射用氨氯西林粉针、阿奇霉素粉针、头孢呋辛钠粉针,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8.99%、84.65%,注射剂使用率为67.065%,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比例为2.294%。结论本院小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仍较普遍,存在无指征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