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爱群  方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35-3236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08例有药物流产史(A组)和267例有人工流产史(B组)及280例无流产史(C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及B组先兆流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0.01),而此3项发生率B组高于A组。B组的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1),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P<0.05~0.01);而药物流产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避孕失败后,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的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未产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130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及130例有人工流产史的初孕妇进行比较,随访妊娠分娩结局。结果 因胎盘因素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药物流产组亦明显低于人流产组(P<0.05)。结论 未产妇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比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者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268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623例有人工流产史及329例无流产史的初孕妇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药物流产组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高于无流产组(P<0.05)。结论 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安全的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产史方式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人工流产组(114例)和药物流产组(136例),另外选择我院无流产史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三组孕妇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孕期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及产期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组孕期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及产期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p<0.05).结论:早期妊娠采用药物流产安全性更高,会减少再次妊娠孕产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5.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与负压吸宫流产对再妊娠影响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初孕妇女人工流产对再妊娠的影响。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26例有药物流产史及260例有负压吸宫流产史的初孕妇女进行比较,随访其妊娠分娩结局。结果表明: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负压吸宫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流产组亦明显低于负压吸宫流产组(P<0.05)。提示: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低于负压吸宫流产者,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分娩史的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为保证产妇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住院生产的高龄产妇4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史将所有产妇分为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经产妇组子宫肌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贫血、子宫肌瘤、慢性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及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初产妇组(P0.05),经产妇组胎盘粘连、胎盘前置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其他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产妇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初产妇组(P0.05),两组阴道顺产率、阴道侧切助产率及产钳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史的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但子宫肌瘤、胎盘粘连、胎盘前置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需针对产妇具体情况加强孕期管理,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怀孕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26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及260例有人工流产史初孕妇女进行比较,随访足月分娩结局.结果 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流产组也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怀孕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比人工流产后再次怀孕分娩者少,且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产妇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其中50例初产妇行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为观察组,50例初产妇行传统接生法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初产妇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中应用侧卧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法,能减少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有效地降低了会阴水肿率,缩短了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保障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高龄经产妇及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分娩的715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史将其分为观察组(经产妇)与对照组(初产妇),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胎盘粘连、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早破、羊水量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HDCP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其胎盘粘连、合并子宫肌瘤风险显著增大,巨大儿发生率高,需加强高龄孕产妇(特别是经产妇)的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选择在山东省无棣县水湾中心卫生院分娩的897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按照分娩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35岁)158例、适龄组(20~34岁)739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在此基础上将高龄组产妇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39例)、正常分娩组(119例),并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产妇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巨大儿、先天疾病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产妇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剖宫产、胎盘粘连/植入、心电图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剖宫产、胎盘粘连/植入、心电图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组,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剖宫产、胎盘粘连/植入、心电图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产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状况。结果两组产妇器械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后2 h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能够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作用时间较长,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在临床分娩镇痛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接产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会阴无保护分娩方式接产,320例)和联合组(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方式接产,28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一般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会阴损伤程度)、镇痛效果、盆底功能(盆腔器官脱垂POP-Q分期、盆底肌力分级)、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2 h内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会阴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POP-Q分度、肌力分级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初产妇,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优势,不仅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轻盆底功能损害,且镇痛效果较好、产后并发症少,是初产妇一种行之有效的接产方案。  相似文献   

13.
邓梅先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05-3806
目的:探讨不同流产方式和次数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武汉市第五医院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孕妇有人工流产史,50例孕妇有药物流产史。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窒息及胎儿畸形发生率(26.00%、18.00%、30.00%、24.00%、26.00%及44.00%)均显著高于药物流产史组(12.00%、8.00%、12.00%、10.00%、8.00%及16.00%);两组流产≥2次孕妇胎盘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流产1次的孕妇(P<0.05)。结论:有人工流产史以及流产次数≥2次对再次妊娠结局及分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积极做好避孕工作并尽量减少计划外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成功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99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未行分娩镇痛,观察组51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自愿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开3cm时疼痛评分、宫口全开时疼痛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产程潜伏期、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PaC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速,镇痛确切,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无不良影响,但产程时间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成功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99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未行分娩镇痛,观察组51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自愿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开3cm时疼痛评分、宫口全开时疼痛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产程潜伏期、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PaC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速,镇痛确切,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无不良影响,但产程时间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刮宫术)对再次妊娠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初孕有一次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孕妇120例分为A1组,初孕〉1次药物流产史的健康孕妇70例分为A2组,初孕有一次人工流产(刮宫术)史的健康孕妇120例分为B1组,初孕〉1次人工流产(刮宫术)史的健康孕妇60例分为B2组,孕前无流产史的健康孕妇随机选择120例分为对照组C,分析3组孕妇病例随访资料。结果除先兆流产外,药物流产组与对照组再次妊娠的孕期,围生期及新生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工流产组相比,药物流产组与对照组胎盘粘连、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较低(P〈0.05)。一次以上人工流产组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和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1次人流组(P〈0.05),而药流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药流次数无明显关联。结论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母婴的影响小于人工流产,相对更安全,为中止非意愿妊娠首选,但仍可能引起某些并发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与人工流产次数有关,因此仍要大力普及避孕知识,提倡安全妊娠和分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及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19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时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高龄初产妇,分娩时年龄≥35岁,102例)和对照组(适龄初产妇,分娩时年龄<35岁,217例),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膜早破(PROM)、前置胎盘、羊水异常、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围生儿结局[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死胎、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FGR)],同时分析影响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孕妇ICP、前置胎盘、羊水异常及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产妇GDM、HDCP、PROM、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胎儿畸形、死胎、新生儿窒息及FG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研究组102例高龄初产妇中,20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 61%。不良妊娠结局组和非不良妊娠结局组GDM发生率、孕期感染率、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及胎盘粘连/残留/植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良妊娠结局组流产史发生率、HDCP发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子宫收缩乏力率及凝血功能异常率均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史、HDCP、子宫收缩乏力及凝血功能异常为导致高龄初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高龄初产妇出现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概率均较高,而流产史、HDCP等均为导致其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成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30例。观察3组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麻醉效果,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以及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A组和B组产妇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P<0.05)。A组和C组产妇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B组(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术,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5-1567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8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产妇产前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情况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出生率、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不良情况发生高于单纯性高血压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妇做好孕期监护,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将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蔡林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2-2494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0例先兆流产患者(研究组)的围产结局,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9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手取胎盘发生率以及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小于胎龄儿、Apgar 5 min评分<7分及转入NICU的发生率。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手取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早产、新生儿死亡、小于胎龄儿及转入NICU率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死胎、Apgar5 min评分<7分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会增加不良围产结局,应提高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产前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