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效果。方法:将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30例,在使用泼尼松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两组均给予补钙、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的变化及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血清蛋白、总胆固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血清蛋白、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血清蛋白、总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0.0%,观察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较单独使用泼尼松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清蛋白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32/39),高于对照组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招军  沈琪  杨彤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46-2247
目的 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0.1~0.3 mg/(kg·d),泼尼松片2 mg/(kg·d);对照组20例服用泼尼松片2 mg/(kg·d),疗程8周.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肝、血清清蛋白及血钾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血清肌肝及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早期有效,其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等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 霉酚酸酯(MMF) 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A(CsA)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0例患者和应用FK506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5例患者进行比较,临床观察12个月.结果:FK506 MMF Pred组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sA MMF Pred组,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FK506 MMF 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Ig A肾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 26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Ig A肾病组、1,25(OH)2D3治疗组。检测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叉头框蛋白P3(Foxp3)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Ig A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蛋白定量(24 h)水平显著升高,Foxp3 m RNA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Ig A肾病组相比,尿蛋白定量(24 h)水平显著降低,Foxp3 m RNA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25(OH)2D3可能降低或缓解Ig A肾病尿蛋白的水平。21,25(OH)2D3可能通过调节调节性T细胞分化发挥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于肾病综合征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 h尿蛋白量、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C、TG、24 h尿蛋白量、Scr、BUN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肾病综合征中治疗效果较好,能够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泼尼松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 A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系膜增生性Ig A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进行治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吗替麦考酚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量、总蛋白、尿蛋白以及血肌酐(SCr)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量、总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尿蛋白、SC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4h尿量、总蛋白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尿蛋白、SCr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15.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泼尼松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 A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分别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磷酰胺组、环孢素A组各23例,分别予以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总环节率,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丙氨酸转氨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时,环孢素A组总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含量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胆固醇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环磷酰胺与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于肾病综合征的缓解以及短期预后差异不大,但环孢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见效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仅采用灯盏花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基础上配合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缓解时间及临床指标[白蛋白(ALB)、肌酐(Scr)、血清总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甘油三酯(TG)]。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为(25.89±11.05)h,对照组病情缓解时间为(31.46±12.94)h;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G、Scr、24 h尿蛋白定量、TC及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Scr、24 h尿蛋白定量、TC及AL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灯盏花素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科素亚治疗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进展性IgA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用科素亚治疗,观察组采用环孢素A联合科素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VS81.25%),P0.05。治疗前,疗效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科素亚治疗进展性IgA肾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环孢素A与中、低剂量的泼尼松联合对于进展性Ig A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展性Ig A肾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给予泼尼松药物进行治疗,使用剂量由高逐渐降低直至稳定;观察组患者则在使用不同剂量泼尼松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环孢素A。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6、12个月的尿蛋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病缓解和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12个月之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相比,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A与中/低剂量的泼尼松联合对于治疗进展性Ig A肾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载体制剂)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在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皮素、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减轻尿蛋白,延缓肾病恶化,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环磷酰胺与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诊治的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6个月后的总缓解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清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尿酸(UA)、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总缓解率高于本组治疗1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 h Upro、Scr、UA、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ALB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而24 h Upr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络通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肾络通方,对照组予洛丁新,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和中医症候积分、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AL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ALB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ALB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络通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将116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采用醋酸泼尼松药物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有效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7.78%,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于涛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33-135
目的 评价采取雷公藤多苷与醋酸泼尼松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可行性,为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总计70例。结合治疗方法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取醋酸泼尼松+雷公藤多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白蛋白(ALB)、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hUpro、ALB比较接近,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hUpro、ALB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4 h Upro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8.57%,P> 0.05;在炎性因子方面,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比单纯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在联合雷公藤多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医院治疗的已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如激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激素+ ACEI)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IU 皮下注射,每天2次。在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24h 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血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24h Upro、TC、BUN 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ALB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FIB 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24h Upro、TC、BUN 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ALB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点,未给予特殊治疗后自行消退。除此2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小板减少、出血、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现象。结论传统泼尼松加低分子肝素治疗,明显改善了高血凝状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给予泼尼松及降脂、降压、利尿等治疗,不使用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监测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浆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LB及24hPRO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肾内科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泼尼松,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以及血肌酐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收到满意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剂量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64例诊断IM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MMF组,予以MMF1.5g/d;CTX组,予以CTX100mg/d,两组均为32例,均予以口服强的松1.0mg/(kg·d),晨起口服,8周后减量5mg,然后每4周减5mg至停药,疗程为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和24h尿蛋白定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TX组相比,MMF组的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较高,而Alb、TG、Scr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降低,并且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IMN的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