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技术因具有对患者全身及腹腔局部干扰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遗留瘢痕小的优点,广泛应用临床。腹腔镜手术中切除的标本如何快速、完整和安全地取出腹腔,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目前,临床常采用袋口平齐式的薄膜袋取标本,使用时不易打开标本袋,延长手术时间。为此,本科对标本袋进行改良,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甲状腺癌在单倒颈清术中使用大单臂弧形切口的可行性,从而达到切口易于暴露术野,易于愈合和保护重要器官以及有较好的美学效果。方法 自1995年8月至2003年9月,采用大单臂弧形切口对80例甲状腺癌施行了单侧颈清术。结果 ①该切口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切口较为隐蔽,易被头发及衣领所覆盖;②该切口暴露术野充分;③切口安全性强,充分覆盖了重要血管、神经;④度瓣血供好,较少发生切口边缘坏死;⑤术后切口均无疤痕挛缩。结论 通过单侧大单臂弧形切口将给甲状腺癌病人带来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甲状腺癌患者187例,超声刀组109例,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电刀组78例,应用电刀行同样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行。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出血、喉返神经麻痹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电刀组(P<0.05);而两组的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麻痹及术后出血病例。结论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清扫术不仅有效安全,而且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樊晋川  陈建超 《华西医学》1991,6(1):100-102
本文报告对4例晚期鼻咽癌及3例晚期喉癌,在根治量放疗已控制原发灶而颈部包块仍不消退或复发的情况下,施行挽救性颈廓清术8侧,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生存质量;认为,只要各方面处理得当,不应轻易放弃放疗失败病例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5.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25例危重手术患儿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4个月~14岁。严重烧伤11例,急腹症9例,其它5例。1.2方法小儿多用22G、24G留置针,透明无菌自粘性敷料。患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但  相似文献   

6.
细节管理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标本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1].标本丢失或保存失败就会无法确定肿瘤的性质,直接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给病人带来灾难性后果.精细的管理是标准化的管理,是严格的程序化管理[2].  相似文献   

7.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外肿瘤手术中的广泛普及,越来越趋向更加微创,如何快速微创地将肿瘤标本完整取出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使用腹腔镜标本袋可使取出标本时内容物溢漏率下降,缩短手术时间。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用各种方法将完整切除的标本放入封闭式标本袋中取出,但手术者经常会遇到肿瘤标本过大不易取出标本袋破损、内容物溢出的情况,造成肿瘤种植和切口感染,标本袋材质过软、袋口张开不理想导致取标本困难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目前市场出售的进口或国产专用标本袋(endobag)价格又较昂贵,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因此笔者利用一次性引流袋进行改良制作成可收口标本袋,广泛应用于泌外腹腔镜肿瘤手术中,如肾肿瘤手术、肾盂及输尿管肿瘤手术,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及巨大肾上腺肿瘤手术,经过临床实践,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分化性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者常规施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即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的清扫术。但患者术后经常诉耳廊及周围皮肤麻木,下颈部及肩部感觉异(疼痛、感觉迟钝、麻木等)。因此,我院从2003年起开展保留颈丛感觉神经的功能性颈清扫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采取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个性化舒适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个性化舒适组实施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比较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标本袋在多中心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用卵圆钳和普通无菌手套制作改良标本袋,对来自5家医院的110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改良标本袋组)和对照组(普通手套组),分别统计标本放入标本袋时间和尝试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放入标本袋的时间实验组为(14.86±5.76)s,而对照组为(123.81±94.6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0,P<0.05)。尝试次数实验组为1~2次,而对照组为1~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58.000,P<0.05)。 结论自制改良标本袋较普通手套可以明显缩短胸腔镜手术标本放入标本袋时间和尝试次数,而且不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11.
流程管理(PM)又称业务流程管理或企业流程管理(BPM),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最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1]。手术标本的管理质量直接  相似文献   

12.
顾鹏 《全科护理》2013,(28):2652-265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手术室以往的标本管理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改进标本送检程序及管理制度,形成多级管理和检查负责制。[结果]手术标本差错率降低,保证了手术标本能及时、准确地送至病理科,杜绝了标本丢失、错放所引发的责任纠纷。[结论]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降低手术标本差错率,提高标本的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工具,将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解决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56%降至活动后的1.35%,有形、无形成果显著。[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手术病理标本安全隐患发生率,为安全管理手术病理标本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易红  唐翠明  练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01-102
目的:探讨手术标本管理流程再造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再造,将再造流程前、后手术标本缺陷率进行比较。结果:标本缺陷发生频次由2009年1~12月的685起下降至2010年1~12月的78起,使手术标本缺陷率由2009年的9.49%下降到2010年的0.91%(P<0.01)。结论:流程再造提高手术标本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标本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手术室针对手术标本去向的登记这一薄弱环节入手,鉴于以往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手术标本概念的深刻认识,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使手术标本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自2005年6月份至今,我院未发生因手术标本引起的医疗事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宣教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颈淋巴结阴性(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cN0期DTC患者255例,并按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n=129)和B组(n=126)。A组采取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B组未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记录术后并发症、局部转移、再次手术率。结果 A组出现声音嘶哑2例(1.6%),暂时性低钙7例(5.4%),随访3年内无局部复发与再次手术病例;B组术后声音嘶哑3例(2.4%),暂时性低钙抽搐6例(4.8%),随访3年内出现同侧淋巴结转移7例(5.6%),在本院行再次手术。结论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cN0期DTC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因转移导致的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方法:针对本科室中手术标本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和不安全隐患,我们基于JCI标准对手术标本实行“一二三四五”的管理模式并使之规范化。结果:手术标本差错率明显降低,由0.67%降至0.09%(p<0.05)。结论:JCI标准下,对手术标本实行“一制二本三专四定五方”的管理模式,可确保手术标本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手术标本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73件手术标本缺陷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原因,CQI护理小组依据PDCA循环进行手术标本质量持续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及手术患者、手术医护人员对标本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改进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0.33%(12/3547),明显低于改进前的2.24%(73/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7,P=0.000);改进后手术患者满意度(92.2%)高于改进前(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7,P=0.000);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96.2%)也高于改进前(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P=0.000)。结论应用CQI方法,可有效降低手术标本缺陷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李亚兰 《当代护士》2014,(3):159-161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提高标本管理质量及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完善标本管理流程,找到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的关键因素,改进风险控制策略。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手术标本送检缺陷率下降(P〈0.05),手术医师、病理科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有效提高病理标本管理质量,保证了医疗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