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刘玲  陶松  徐娟  冯新  李卫星  陈志高 《安徽医药》2019,23(10):2090-2094
目的探究运用 PDCA循环法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 2017年 4—11月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分析差错原因,制定防治措施,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 0.031 2%降至 0.015 4%,差错率降低了 52.06%,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法的开展有效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使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从调配中发现问题,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使门诊药房的安全质量、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程序,根据门诊中西药处方调剂流程设计门诊药房差错检查表,统计本院2014年3-5月门诊药房普通处方错误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不断提高门诊工作质量.结果:经过相关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实施改善措施前差错率为1.76‰,实施措施后差错率为0.83‰,差错率降低了52.8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主观疏忽,其次是药品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调配差错,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根因,探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防范对策,以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的处方698 990张,对导致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原因进行根因探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调剂差错发生率,持续改进。结果 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药品数量有误、药品名称相近、药品包装相近、药品剂型差错、一品双规等。2019年、2020年、2021年门诊药房处方数分别为268 744张、217 064张、215 182张,各年份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208‰、0.240‰、0.169‰,因2020年开始本院实行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职工轮转,差错处方调剂发生率较2019年高,通过根因探究及持续改进后2021年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根因涉及药品、环境、人员等,针对差错的根因,应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加强药品货位维护,提高药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质管理的方法,分析引起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由活动前的0.119%/周降到活动后的0.0238%/周,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降低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尤君芬  王茹稼 《海峡药学》2012,24(3):261-262
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结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发生的差错,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PDCA循环实施8个月,门诊处方调剂质量明显提高,总的差错率由十万分之三降低到百万分之六。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提高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武汉市武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中的效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的处方调剂差错数据,于2016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等环节,制定整改目标和计划,对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进行专项整治.结果 通过一年的PDCA循环管理,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率由0.0126%降至0.0035%,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师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门诊西药房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 发挥QC小组作用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成立QC小组后,处方调剂差错次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达69.6%以上;药师在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发挥QC小组作用降低了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次数,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提高了门诊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9.
刘苏 《抗感染药学》2020,17(2):203-206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的医疗服务。方法:抽取医院门诊药房2017年1月—12月间药品调剂差错处方504张为实施措施前组;另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药品调剂差错处方474张为实施措施后组,比较实施措施前后(2017年和2018年)药品调剂差错原因的发生率差异。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后,2018年度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较2017年度得到整体下降,由原来的0.308‰下降到0.247‰,其中出门差错率由原来的0.019‰下降到0.011‰。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的分析,从制度落实、规范流程、人员培训、环境整理、内部管理等方面实施改进,有效遏制了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门诊药房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提出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错误出现主要原因为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门诊药师因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等。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医生及门诊药师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房药品摆放,同时改善调剂环境,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阐述我院门诊药房处方差错的常见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1年全年门诊药房的差错处方363张,分别进行药品调剂差错和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差错的原因分析.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的原因较多,其中单一品种数量差错率最高(46.3%);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差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中剂量过量处方比例最高(62.2%).结论 针对门诊药房处方差错的原因,加强药师的知识学习和责任心,严格四查十对,同时医院方面做好配套的硬件设施等,共同将门诊药房处方差错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的差错下降率,说明此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措施后,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有效地减少了药师在调配处方中的差错率,提高了调剂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谭莉莉 《黑龙江医药》2012,25(5):704-705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9月间门诊药方1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提出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方调剂错误出现主要原因为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门诊药师因药名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药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等。结论:门诊药方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医生及门诊药师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房药品摆放,同时改善调剂环境,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探讨改善策略。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出现的44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差错原因制定相应改善策略。结果发生差错的原因有医师因素: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者开具错误处方;药师因素:①专业知识缺乏;②药师调剂过程未严格遵守处方核对程序;③药师因药品相似的外包装或者药品名配错药;④工作注意力不集中;⑤门诊药师在配发药品时未交代清楚导致错误。其他方面的因素:①药房空间狭窄或者药品摆放不合理;②药师调剂人员过少。结论通过医院医务科、药剂科等各方领导和职工的共同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加强管理防范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差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减少和杜绝处方调剂差错率,保证患者用药药安全、有效,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本院门诊药房实际情况,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对整个处方调剂过程中易出现差错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存在于调剂的全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制约,但是可以预防的。结论具备良好、积极的工作态度,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强化管理、严格处方调剂操作流程,是减少和杜绝处方调剂差错,确保药品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陈安民  周欢梅 《中国药房》2009,(25):1958-1960
目的:改进药房调剂制度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将65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以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分类方法,从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5个方面分别进行因果分析。结果:在影响质量的5个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占83%。围绕主要因素展开质量控制可达到降低差错率的目的,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由之前的年均约16例下降到2008年前10个月仅发生1例。结论:应用此方法可有效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  相似文献   

17.
闫守霞 《抗感染药学》2021,18(4):584-587
目的:探究门诊中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9月间中药房调剂处方1 243张处方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另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间2 244张调剂处方为研究组(采用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管理);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法后中药调剂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类型、差错率及上报率以及中药调剂师对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与患者对调剂差错的满意度;并分析了中药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中药调剂处方主要发生在中药品种、剂型、规格和调剂处方错发、用法用量、禁忌用药差错,其差错率低于常规组(0.67%vs 2.33%,P<0.05),而上报率高于常规组(93.33%vs 41.38%,P<0.05),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高于常规组(P<0.05),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发生在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中药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药房高峰期取药人数过多、中药相关知识欠缺、工作态度欠佳等方面;研究组处方调剂差错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86.67%vs 51.72%,P<0.05).结论: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有效减少了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分析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提高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和控制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方法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机器、材料、人、方法、环境分别对78例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因果分析。结果影响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占82.1%。围绕"人"这一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可减少药房调剂差错。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由原来的每年平均20例降低到2013年全年仅发生2例。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9.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院药房担负着为患者调配药物的职责,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门诊西药房的工作程序也变得日益复杂,稍有错误便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加之患者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调剂水平成为各大医院门诊西药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从本院门诊西药房的实际出发,对近3年来处方调剂中出现的差错以及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解决和防范的措施,以期更好的指导今后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