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重病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73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对危重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方法分析了137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人至少符合PaO2<8.0kPa(60mmHg)或氧合指数PaO2/FiO2<40kPa(300mmHg).结果173例危重病患者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26例(72.8%),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9例(45.7%),全组中死亡94例(54.3%).以呼吸衰竭作为第一位死因者30例(31.9%),以MODS作为第一位死因者52例(55.3%),其它原因死亡者12例(12.8%).结论在治疗中应积极救治原发疾病,动态监测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同时注意保护和监测其它重要脏器的功能,以免发生MODS,提高ARDS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0例ARDS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 ( 4 0例 )和对照组 ( 2 0例 ,未用大黄治疗组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第 1、3、7天氧合指数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第 1天氧合指数均下降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大黄治疗组患者氧合指数第 3天开始上升 ,7天后明显改善 (P <0 .0 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大黄治疗组 1 0± 3.0天、非大黄治疗组 2 8± 9.0天 (P <0 .0 1 ) ;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大黄治疗组为 1 0 .0 %、非大黄治疗组为 35.0 % (P <0 .0 5) ;病死率分别为大黄治疗组为 2 5.0 %、非大黄治疗组为 4 5.0 % (P <0 .0 5)。大黄可以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降低应急性溃疡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可作为救治ARDS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16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总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十年间急救科GICU收治的165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91例,女性74例;年龄11~90岁,平均年龄57岁.将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49例患者归入A组,1999年1月2003年12月116例患者归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率、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带管时间、住院天数、发生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病死率.结果A组患者发病率、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带管时间、住院天数、VALI、病死率分别为1.5%、(163±35)、(26.5±3.3)分、(28.6±2.3)d、(36.4±3.7)d、12.2%和63.2%;B组分别为4.7%,除氧气指数和APACHE Ⅱ评分两指标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随着对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的不断认识,综合救治方法的不断改进,ARDS患者临床救治时间明显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共120名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其中57名发生AKI,发生率为47.5%。降钙素原、基础肌酐增高,pH值降低和意识障碍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120例患者中57名死亡,总住院病死率38.3%。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AKI组生存率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AKI发生率高,可明显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降钙素原、基础肌酐增高,pH值降低和意识障碍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的变化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 ICU 收治机械通气的 ARDS 患者共130例,排除拒绝有创通气支持而脱失的15例,记录呼吸机参数设置与对应的血气数值,用“弥散指数”与氧合指数判断28 d 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以28 d 的状态分为脱机组、脱机失败组和死亡组,各组中“弥散指数”和氧合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可见明显区别。生存曲线中 COX 回归分析得到“弥散指数”若持续>405.08时脱机成功可能性高,“弥散指数”与脱机相关系数 P =0.00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指数”是比氧合指数更为有效且可信度高的 ARDS 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俯卧位通气(PPV)联合NO吸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应用最佳PEEP后仍需较高的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60%)的21例ARDS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进行对照研究.A组采取单纯NO吸入4h;B组采取俯卧位通气2h,2h后恢复仰卧位通气;C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2h,2h后恢复仰卧位通气并继续吸入NO.分别测三组患者治疗干预前、2h及4h氧合指数.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干预前比较,三组患者2h后氧合指数均较前改善,但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h后A组和B组氧合指数跟治疗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氧合指数仍保持改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严重ARDS患者氧合,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不但可以改善氧合,而且恢复仰卧位后能有效的维持氧合,因此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的方法在改善氧合的同时能减少俯卧位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所有ARDS病例的临床资料,选择符合2012年柏林ARDS诊断标准的成人患者,根据是否采用过GC治疗将患者分为GC组与非GC组。GC组患者均在ARDS发生48 h内开始静脉使用低剂量GC(<5 mg·kg-1·d-1,均换算为氢化可的松的剂量)治疗,激素种类为甲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疗程为7~21 d;而非GC组为ARDS发生后未使用G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ARDS患者117例,其中GC组56例(占47.86%),非GC组61例(占52.14%)。与非GC组比较,GC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d:0(0,2.50)比2.00(0,2.50),Z=2.015,P=0.044〕,28 d生存率明显升高〔71.43%(40/56)比50.82%(31/61),χ2=5.198,P=0.023〕,ICU住院时间〔d:7.50(2.00,11.00)比4.00(1.00,9.00),Z=1.879, P=0.060〕和总住院时间〔d:16.00(10.00,27.75)比15.00(7.00,28.00),Z=0.592,P=0.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GC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GC组〔万元:3.15(1.51,5.78)比4.39(1.66,10.88),Z=2.204,P=0.028〕。结论早期使用GC治疗ADRS患者可改善预后,特别是28 d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王娟  陶薇 《现代护理》1996,2(1):30-3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继发于休克、创伤、大手术后、严重感染的治疗过程及输血、输液过量.肾功衰竭患者极易引起高血容量而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我院从1983~1995年收治急性肾功衰竭72例,其中有3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愈2例,死亡1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男,41岁,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精神不佳、面色苍白、颜面水肿、大汗、恶心、呕吐、咳嗽、咯泡沫样痰,血压26.66/16kPa,主觉胸闷、气促,频率达每分钟30次以上.X线胸片出现浸润扩展,融合呈大片实变.尿素氮28mg/dl,肌酐870mEq/L.2 护理措施2.1 准确细致地观察病情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各种疾病过程中,尿量突然减少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的一个信号.因此,要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及时寻找尿量减少的原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SAP患者67例,按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肠蠕动抑制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RDS组死亡11例,病死率47.8%。ARDS组入院时呼吸频率、入院时及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入院24h Ranson评分、入院时胰腺CT评分、入院24h内肠蠕动抑制发生率以及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P〈0.05或P〈0.01)。结论SAP患者如入ICU和/或治疗24h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仍明显增高,或肠蠕动抑制仍不缓解,同时呼吸频率进行性加快时,要警惕ARDS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影响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巾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ICU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问全部63例AIJ/ARDS患者的资料.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n:39)和死亡组(n=24).根据病凶分为肺外型和肺内型.结果 ALI/ARDS发病率为5.2%(63/1201).单因素分析发现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机械通气时间(P=0.028)、血肌酐水平(P=0.031)、氧合指数(P=0.023)、转入时APACHE Ⅱ评分(P<0.001)和转入时SOFA评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转入时APACHEⅡ评分影响预后(P=0.015,OR:3.809,95%CI:1.295~11.203).肺内型和肺外型两组之间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9%vs.55.4%,P=0.982).ARDS组和ALI组两组之间1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9%vs.88.9%,P=0.008).结论 转入时患者APACHE Ⅱ评分是判断ALI/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LI/ARDS的病因不影响ALI/ARDS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随着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cute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poisoning,AOPP)治疗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对有机磷中毒后反跳及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IMS)等多种并发症有了新的认识 ,使得AOPP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而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AOPP并发ARDS与IMS ,反跳发生时间 ,临床表现 ,氧合指数 ,预后及诊断治疗方面的差异 ,提出AOPP并发ARDS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一、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AOPP患者 6 74例 ,并发A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治疗期间累积液体平衡(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CFB)与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VV-ECMO治疗≥3 d的重度ARDS患者53例,根据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28例,记录2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VV-ECMO治疗前呼吸机支持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俯卧位通气、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情况,VV-ECMO上机前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降钙素原、血肌酐、血乳酸水平;记录2组VV-ECMO治疗7 d内每日CF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VV-ECMO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VV-ECMO治疗第3天CFB(CFB3)预测行VV-ECMO治疗的重度ARD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效能。结果 死亡组急性生...  相似文献   

14.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后ARDS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ASP患者作一临床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因素,探讨大量输血对创伤、手术后并发ARDS的影响。方法符合围手术期输血量〉160ml/kg的创伤、手术患者682例,其中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u)/ARDS126例(A组),未并发ALI/ARDS556例(B组);对比分析2组的创伤、手术患者输血时机与质量、诊断与并发症、初诊或围手术期治疗相关措施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创伤早期输血量显著大于B组(P〈0.05),且库存全血量极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A组患者以严重创伤为主,胸部创伤、颅脑创伤并呕吐误吸、休克持续时间、初诊呼吸管理不到位和早期合并感染等相关因素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大量输血并非术后ALI/ARDS的直接诱因,病情重与早期治疗措施不到位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 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年龄、性别、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相关因素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结果年龄、GCS评分、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呕吐误吸、PaO2 /FiO2 等因素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年龄、GCS评分、胸部外伤程度、呕吐误吸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PaO2 /FiO2 是判断伤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收集1966年1月至2011年7月ECMO治疗成人ARDS的英文和中文临床研究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6篇为观察性研究.3篇RCT研究共入选310例患者,ECMO治疗组159例,对照组151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相比,ECMO治疗不能降低成人重症ARDS患者病死率[优势比(OR)=0.75,95%可信区间(95%CI) 0.45~1.24,P=0.27].9篇文献共入选1058例患者,ECMO治疗组386例,对照组672例;Meta分析显示,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相比,ECMO治疗增加了成人重症ARDS患者的病死率(OR=1.58,95%CI 0.94 ~ 2.67,P=0.08).结论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ECMO不能改善成人ARDS患者的预后.但由于研究数量较少,研究人群异质性等因素影响,仍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 O2/Fi O2、Pa O2均高于对照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RDS患者151例,其中死亡49例。对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糖、人体质量指数(BMI)、ARDS分级、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11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前降钙素原(PCT)、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性别、血压、血糖对ARDS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BMI、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PCT、血管活性药物7个指标均影响ARDS患者的预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RDS分级(OR=6.895,95%CI=1.447~32.860)、年龄(OR=3.633,95%C1=1.333~9.906)APACHEU评分(OR=1.210,95%CI:1.033~1.417)及SOFA评分(O尺=1.676,95%CI=1.253~2.242),而BMI是保护因素(OR=0.379,95%CI:0.168~0.856)。结论ARDS分级、APACHEII评分、SOFA评分及年龄是ARDS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而BMI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