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吞咽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MDT)在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识别和管理中的应用,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共103例按便利抽样法抽取后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所有入组病人都给予急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由护士在入院后进行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发现有吞咽障碍风险的病人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康复治疗;观察组由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MDT,团队成员包括吞咽专科护士、神经内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吞咽康复治疗师、责任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实施脑卒中急性期基于评估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吞咽障碍筛查评估落实率、吞咽功能疗效改善情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留置胃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后首次进食进饮前(24 h)吞咽障碍风险筛查评估率为85.47%,显著高于对照组51.56%;干预14 d后,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显效13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80.39%,对照组病人吞咽功能显效9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59.61%;住院期间观察组病人发生2例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92%,对照组发生8例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5.38%...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建立吞咽障碍患者规范化转介流程,诠释老年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缩短多学科成员参与的路径。方法 成立多学科项目管理小组,制定吞咽障碍患者转介流程,应用工作分解结构模式分解项目,制定并落实干预方案。结果 实施流程干预方案后,护士吞咽知识达标率从56.3%上升至92.5%,吞咽障碍患者置管率从57.6%上升至75.0%;观察组吞咽障碍患者转介率51.5%相对对照组转介率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专科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患者转介模式,可有效的识别吞咽障碍患者,实现患者的成功转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高危科室吞咽障碍患者筛查及分级干预的效果。方法 组建吞咽护理项目小组,制订筛查与分级干预方案,遴选高危科室和高危病种,制订工作指引、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案,开展护士培训,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筛查与干预工作并做好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全院13个吞咽障碍高危科室共筛查808例患者,吞咽障碍有112例,阳性率为 13.86%。实施分级干预后,护士吞咽筛查率及措施落实率均为100%,专科护士会诊率达90.18%,医师会诊率达49.11%;并发症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吞咽相关知识与护理技能水平均得到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筛查及分级干预能早期识别吞咽障碍高危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评估与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由专科护士主导的喉癌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病因、预后及整体评估,健康宣教,制定并实施3个阶段的康复方案等。由吞咽专科护士主导,多学科协作,通过制定临床决策,采取全程、整体的干预,促进了患者吞咽功能,该模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脑卒中吞咽障碍专业护理小组,实施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建立脑卒中吞咽障碍专业护理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和职责;定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脑卒中吞咽障碍知识和技能培训;修订完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操作规程,努力解决临床实际疑难问题。[结果]规范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专业行为,使2013年吞咽障碍病人肺炎发生率降低至10.65%,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使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提高,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强化了专科护士的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岩  林元婷  常艳玲 《全科护理》2023,(15):2039-2042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吞咽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者、康复医师、言语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5个主题:吞咽障碍护理实践者、跨学科合作者、团队间支持监督者、吞咽障碍护理领导者、吞咽障碍护理教育者。结论:吞咽专科护士工作贯穿吞咽障碍病人康复全过程,其工作是吞咽障碍康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吞咽障碍专科领域人员应重视吞咽专科护士角色定位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吞咽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实施脑卒中吞咽障碍常规护理,即吞咽障碍评估、口腔护理、营养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吞咽康复护理模式,包括规范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管理流程,细化专科护理措施,如优化吞咽障碍床旁筛查表、完善口腔卫生管理、开展摄食评估与训练、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等。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自我效能感及住院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吞咽康复护理方案,保证吞咽功能康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改善吞咽功能,同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综合医院院内气道护理管理方法,包括在护理部领导下建立院内气道护理管理专科小组,选拔各科室骨干作为联络护士组成覆盖全院的气道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三阶梯"培训,全程指导临床护士正确实施气道管理。气道管理联络护士在培训后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较培训前提高,患者住院期间获得了规范的、同质的气道护理。气道护理管理专科小组的建立提升了临床护士的气道管理水平,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促进了气道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建立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做法及其对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护理部牵头组建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团队,成立糖尿病管理指导委员会,选拔各科室骨干作为联络护士组成覆盖全院的糖尿病管理小组。对联络护士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管理知识培训,制定并督导普通病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管理。结果 :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良好率较培训前提高,糖尿病知识各单项成绩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质量明显提高,异常血糖得到及时处理,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多专科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提高了非内分泌科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了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护理实践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我院41名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专科培训,并运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试卷和血糖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并统计病区血糖管理相关指标,比较培训前后效果。结果培训后,糖尿病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试卷和血糖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血糖不达标率等血糖管理相关指标实现改进。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的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护理实践能够提升院内糖尿病联络护士的血糖管理专科能力,改善病区血糖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齐爱娇 《全科护理》2015,(6):568-569
为了提升临床护士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使糖尿病病人得到同质安全的护理,本院于2013年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制定了小组成员职责,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的糖尿病知识培训,并通过小组成员对所在科室的护士再培训,从而提高糖尿病小组成员及全院临床护士糖尿病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病人。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130-2132
成立专科护理培训小组并实施: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效果评价。实施前后护士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专科内涵、护理患者信心、压力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对护士进行脊髓损伤神经系统评估技能的专题培训可激发护士参与脊髓损伤病人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病人的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吞咽专科护士在提高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吞咽摄食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0例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做改良洼田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2级以下者,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经口进食水或经验饮食;研究组25例对洼田饮水2级以下者,吞咽专科护士采取V-VST评估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进行病人吞咽摄食训练,给予病人吞咽摄食管理,每周复评吞咽能力。吞咽专科护士根据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制定了两组病人摄食过程中主要7项质量管理控制指标:进食环境安静、进食体位大于30°、口腔清洁度达到12~16分、食物形状符合评估要求、进食一口量符合评估要求、食物口中放置位置符合病情需要、进食速度合适;最后比较两组病人经过干预后3项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性:进食安全性指标(进食呛咳情况、进食后音质变化、血氧饱和度变化大于5%)、感染指标(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营养指标(实验室检查-清蛋白量、前白蛋白量)。[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专科护士在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摄食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提高脑损伤吞咽障碍病人摄食过程中质量控制指标,提高病人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病人吞咽过程中的呛咳、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风险,提高病人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52-3854
目的探索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在糖尿病(DM)联络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月我院各临床科室(非内分泌科)的40例护士为DM联络护士并纳入研究对象,建立工作坊师资团队,制定教学方案、培训计划、统筹实施视频教学、模拟演练、组队初考、短讲讨论、实战训练等,并跟进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培训后,DM联络护士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监测技术、理论知识水平、胰岛素注射重要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达97.5%;DM联络护士对本科室的DM患者实施同质化的DM专科护理后,科室月质控检查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运用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对DM联络护士实施技能培训能大幅提高专业水平,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于实践过程,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教育小组的设立及效果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升临床护士的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同质、安全的护理.成立了糖尿病教育小组,制定了小组成员的职责,对小组成员进行了系列培训,并通过小组成员对所在科室护士进行培训.由此提高了糖尿病小组成员及全院临床护士的糖尿病专业知识及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摄食-吞咽培训在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护士进行摄食-吞咽培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胃肠道、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摄食-吞咽培训,能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使卒中相关性肺炎等感染率下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杰珠 《护理学报》2007,14(11):37-38
目的评价成立老年病专科护理联络小组后,对老年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康复效果。方法通过筛选,将48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由联络小组成员,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结果康复前该组患者吞咽困难分级评分(3.06±1.06)分,康复3周后为(6.73±1.62)分(P〈0.01),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结论由老年病专科护理联络小组成员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康复计划,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体现了专科护士及联络小组成员的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维度教学方式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多维度教学方式应用于糖尿病联络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中,根据联络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现状,通过专科理论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及思维管理能力培训、沟通及宣教能力培训等,提高联络护士的教育能力。结果:经过1年的应用,全院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提高,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中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同时患者满意度及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教学方式不但对提高全院糖尿病联络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改善患者满意度及自我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专科岗位设置、专科护士选拔和培养、岗位绩效考核等方面,围绕专科护理岗位制定体现专科护理岗位专业价值的管理方案。方法:采用岗位工作分析方法,梳理并设置专科护理岗位,具体分为专科组长、专科护士、联络护士三类岗位;根据岗位准入标准和应知应会清单,进行专科护士的选拔与培养;采用岗位评价方法,建立护理部层面和专科小组层面的专科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使用"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实施专科护理岗位管理前后,专科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专科护理岗位管理,专科护士对岗位工作整体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专科护理岗位管理方案,有助于引导专科护士对岗位定位和专业价值有更明确的认知,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同时为专科护士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学科联络护士全程干预在提升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内科护士长组织内科各科室护士长及多个学科的联络护士组成危重病人质量追踪督导小组,每季度每科室选取1例危重病人,从入院至出院每1~3 d实施一次质量督导,内科护士长对质量督导效果于追踪前及实施追踪1周时进行评价。 结果:管道护理、压疮护理,静脉治疗护理、急救药品物品技能及专科疾病护理五项护理质量指标较追踪前明显提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学科联络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实施全程督导,不仅能够保证护理措施的精准,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利于专科护理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促进危重病人的同质化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