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东垣《脾胃论》指出:1)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2)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由后天八卦的对应关系可建立四象脾“土”即四象启、承之“土”模型:艮土、巽土、坤土、乾土。其中寅、巳、申、亥为启土,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辰、未、戌、丑为承土,即“四季之末一十八日”所对应之土。提示脾胃作为枢机在四时六气更替中发挥启、承之枢转作用时的不同状态有其独特的模型特点。人体脏腑气血的升降出入是维系生命活动之关键,而枢机体现的是脏腑间生克制衡关系,枢机不利则疾病丛生。多年来,我们应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在四时六气中脾胃枢机主令阶段平和性经络红外热像图出现几率会明显增加,而病变经络的失衡状态在此阶段也会得到一定的纠正而趋向相对平衡。因而,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故对四象启、承之“土”在四时六气中“以枢调枢”和五脏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谢胜教授长期致力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研究,通过深掘《内经》等经典理论,逐渐认识到GERD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而究其病机之本,总属三焦枢机失和。基于对病机的认识,谢胜教授进一步提出“以枢调枢”以及“以俞调枢”为治疗大法,即通过中医药疗法调和三焦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恢复脾胃枢机升降之用,以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最终达到治愈GERD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关于“枢”可分为经络学说中的“枢经”和藏象理论中的“脾胃为枢”两个概念,文章从“枢经”和“脾胃为枢”两个角度认识调枢治疗湿热熏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指出“枢经”理论是“调枢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黄疸病与枢经关系密切,调理枢经有助于湿热熏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而“脾胃为枢”理论是“调枢论”另一重要理论基础,脾胃枢机通畅与否决定了黄疸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故调理脾胃枢轴是治疗湿热熏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根本大法。目前,调枢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于“调枢论”创立的通腑调枢小儿推拿法对湿热熏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良好疗效,并附医案一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多从调脾胃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容易复发。谢胜教授认为上焦肺气郁闭,肺金肃而开宣不及,肝木郁而疏泄不及,肝肺枢机宣降失和,则脾土壅而升清不及,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化生风火痰,表现在肠腑内生痈疡而发为UC。“脾虚湿盛”是UC的病机表象,其病机本质乃“肺气郁闭,肝肺枢机失和”。谢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理论,通过调肝肺枢机以和脾胃升降枢机的方法治疗UC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毛心勇  郭宇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67-2070
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创新思维为指导,整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对功能性胃肠病之病机进行系统归纳,创新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高度概括健脾益胃—调脏腑之枢,和解少阳—调开阖之枢,开窍安神—调神明之枢,调枢通胃、寒热平调等诊治原则。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时,灵活运用"调枢通胃"理论,在缓解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症状的同时兼顾脾胃气机之升降,少阳枢机之畅达,心脑机能之正常,往往能起到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或肺所致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脏腑辨证,其基本病机概括为肝胆失于疏泄、胃气上逆,与肺、肾、心三脏失调相关。六经辨证包含脏腑、经络、时空等概念,以六经辨病乃执万病之牛耳。六经病辨证关键,在于辨别六经"开阖枢",重视脾主四维枢机、少阳阳枢、少阴阴枢对六经"开阖枢"影响。临证当以六经"开阖枢"枢机,和脾胃枢机、肝肺枢机、肺肾枢机、心肾枢机,即以枢调枢,天地和而泰,则胃食管反流病自愈。本文从六经三阴三阳"开阖枢"以枢调枢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论治。  相似文献   

8.
郭怡婷  袁源  罗斌 《环球中医药》2022,(7):1232-1234
枢机为人体气机运行的关键,枢机通利则气血阴阳和调,枢机不利则气血阴阳不相顺接,百病丛生。《黄帝内经》提出了“开阖枢”理论,为理解临床疾病病机树立了立体框架,可指导枢机不利病证的诊治。枢为开阖枢的关键,阴阳气血皆有枢要。少阳为阳之枢,转枢表里阳气;厥阴为阴之枢,疏泄血气阴分;脾胃为气机之枢,升降一身之气。三枢得利,则气血阴阳转枢有度。乌梅丸一方作为《伤寒论》经典方剂,清温并举,集补散缓泄为一体,可畅达诸枢,有开阖阴阳之用。少阳枢机不利,则阳气怫郁化热,发为蛔厥。乌梅丸可畅达少阳枢机,转枢少阳胆火,治疗蛔厥。厥阴枢机不利,风木内郁,寒凝阳郁则可见厥阴病诸证。运用乌梅丸通达厥阴枢机,补肝以转枢阴枢郁滞,可治疗厥阴病。脾胃枢机不利,升降转枢失常,可致寒热错杂,气机失运也影响阴阳枢机作用。乌梅丸运达脾胃枢机,木达则土运,开阖有度则寒热错杂自消,枢机调利。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以乌梅丸治疗蛔厥、厥阴病、寒热错杂病为例,阐述了乌梅丸通利枢机的作用,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通过回溯“枢机”理论渊源,立足中医经典,探析“肝为枢机”的理论依据。从肝脏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功能及与相关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肝为出入之枢、升降之枢、阴阳之枢、水火之枢着眼,进一步阐述“肝为枢机”的基本内涵,强调肝脏通过气机疏泄,上下通调,对脏腑精、气、血、津液的枢纽作用,对临床以肝为枢、和调枢机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与脑卒中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调枢通胃"是通过调节脏腑之枢脾胃、开阖之枢少阳和神明之枢脑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及其他脏腑失调所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本文介绍基于"调枢通胃",以理气通腑、醒神益智、益气健脾为基本治法,取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采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李薇  李吉彦  莫睿  刘威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84-1086
枢机是指气机交接转枢之地,气机升降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脾胃在五行属土而位居人身中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连上下,为斡旋之机,脏腑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之所以为升降之枢,在于脾升胃降为水谷精微运化之枢纽。升降相因,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故脾胃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中医治疗一直是我国防治慢性肝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五脏之中肝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脾同病在慢性肝病中极为常见,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发病的基本病机。临证之时,不能只着眼于治肝,而应首先考虑实脾,以"先安未受邪之地",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此乃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因此,从脾胃升降之枢方面阐析慢性肝病,有助于加强慢性肝病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亚杰  从禹  杨洋  魏玮 《环球中医药》2020,13(9):1634-1636
以“调枢通胃”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相关文献,探析脏腑之枢脾胃、开阖之枢少阳、神明之枢心脑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完善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提出健脾化湿、和解少阳、安神益脑的治疗原则,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时,应重视“调枢通胃”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足少阳胆通过其枢机作用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脾胃的升降和运化腐熟功能均与之密切相关。少阳枢机不利,影响脾胃则易产生如气郁、火郁、湿热、痰饮等多种病理产物,疾病也容易呈现寒热虚实夹杂,多经合病的复杂态势。本文拟通过少阳为枢理论,从胆与脾胃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入手,阐明通过调节少阳枢机,从"胆"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通过清热利胆,清胆利湿,清胆化痰,内泻热结,泄胆暖脾,清上温下等手段治疗脾胃病,对其理、法、方、药进行系统梳理,从而深入挖掘胆与脾胃病的内在联系,为临床从胆论治脾胃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枢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枢机是指气机交接转枢之地,其功能为枢转气机,使气机出入正常,升降自如,开阖有度。其中,少阳为表里、阴阳之枢;脾胃为升降之枢。枢机旋转失乖,则变生他病,透转枢机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枢机源流“枢机”作为名词提出约在明代,张景岳在注解“少阳为枢”时提出:“少阳为  相似文献   

15.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黄帝内经》以来不断丰富发展。结合当代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特点,根据脾胃学说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调枢通胃"理论。阐释"调枢""通胃"的内涵与外延,认为"调枢"即调控疾病及其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可包括调节脏腑脾胃、神明之枢心脑、开合之枢少阳;"通胃"既是治疗目的也是治疗手段,即通过调节脏腑之枢脾胃,治疗脾胃功能失调引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其他脏腑失调引发的疾病。探讨"调枢通胃"理论的构建与意义,为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刘德喜教授运用"脾胃转枢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脾胃转枢"是脾胃通过回旋运转、变化与中和作用,使脏腑之气、阴阳水火维持上下升降、内外出入的正常运动。临床针对"脾胃转枢"失常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与调畅情志,枢转脾胃气机是其诊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7.
“脾胃转枢”理论在小儿疾病中的运用与体会刘德喜(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572000)关键词脾胃转枢论,临床应用1“脾胃转枢”论与小儿的生理病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同居中洲,润燥相济,通连上下,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枢纽,脾主升,主运,胃主...  相似文献   

18.
以"调枢通胃"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对消化道出血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行全新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补脾气、调脏腑之枢,和少阳、调开阖之枢,调神健脑、清神明之枢,扶正攻邪、调枢通胃的治疗原则。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重视"调枢通胃"理论的运用,在止血的同时注意调节脾胃升降,临床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9.
将"枢经"理论引入亚健康领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枢经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枢经"是人体的主要枢机,具有主司开阖和贵畅达的生理特点,是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的关键。而亚健康状态理论机制正是气血不调、阴阳失衡、脏腑失和,因此枢经理论在亚健康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可以将调理枢经视作干预亚健康的总纲。  相似文献   

20.
心律失常是以心脏的起搏和(或)传导功能紊乱导致的心脏节律、频率、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少阴枢机不利是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本文深刻剖析了“少阴为枢”理论的来源、含义及其枢利气机、枢转水道和血脉的临床意义。少阴枢机不利通过影响水火、阴阳交通互济及太阴与厥阴之开合导致的心肾不交、水饮内停和心脉不通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伤寒论》方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多从调畅少阴枢机切入,对于少阴枢机不利致阳气下行受阻而从少阴寒化者以四逆汤温通少阴枢机、交通心肾,若致阴精不能上滋而从少阴热化者则以黄连阿胶汤滋清并用以调畅少阴枢机、交通心肾;对于少阴枢机不利致太阴开之不及而水气内停者以苓桂术甘汤调畅少阴枢机、温阳化饮;对于少阴枢机不利致厥阴阖之不及而心脉不通者可用桂枝汤类或四逆散以运转少阴枢机、温通心脉。“少阴枢机”理论为灵活运用《伤寒论》方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