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囊胚种植并侵入子宫内膜间质及血管的能力[1-2]。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仅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接受胚胎着床,通常在排卵后5~7 d,这段时间也称为种植窗[3]。在雌、孕激素等类固醇激素以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一系列分子转化,使子宫内膜进入能够接受胚胎着床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时会出现反复着床失败、复发性流产及前置胎盘等问题,常见的造成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的原因包括解剖因素(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宫腔粘连)、炎症因素、免疫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1]。其中,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盆腔压迫感或疼痛及不孕等[4-5]。据统计,约70%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其中约25%~50%有临床症状[5]。子宫肌瘤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是其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内膜功能成为生殖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子宫肌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主要机制包括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和纤维化愈合,进而导致女性闭经、月经过少、复发性流产或生育能力低下.子宫内膜纤维化与IUA的发展有关,但目前对IUA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组织再...  相似文献   

3.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是由于子宫内膜粘连或纤维化,伴有月经异常、不孕、反复流产及胎盘异常等症状。宫腔粘连的治疗目的是恢复宫腔形态,预防粘连复发,修复损伤内膜以及恢复正常生育功能。宫腔镜检查及镜下粘连松解术是目前诊断及治疗的金标准,但如何预防粘连复发仍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常见的难治性妇科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至子宫肌层,使子宫肌层增生和肥大形成局限型或弥漫型病变。AM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育力,导致相关不孕症发生[1]。有报道认为AM仅与早产、小于胎龄儿等产科并发症相关,对生育力并未构成重大影响[2]。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AM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妊娠结局会产生不利影响,可显著降低ART人群的临床妊娠率和植入率,并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3]。而临床妊娠率、植入率、早期流产率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息息相关,因此,AM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可能导致了生育力下降和不孕不育[4]。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与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发生具有相关性[5]。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已知的AM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的影响,并综述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重度宫腔粘连(IUA)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而导致的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等~([1]),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目前,首选宫腔镜下行TCRA治疗IUA~([3])。但术后再次粘连的发生率高~([4]),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重度IUA行TCRA后临床资料,探讨术后3种预防宫腔再粘连方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出现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症状,多与宫腔操作引起的内膜基底层损伤和感染相关,也称Asherman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刮宫率的升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腹痛、闭经、月经过少或流产、不孕及胚胎异常种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宫腔粘连(IU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机械损伤、炎性感染等多种要素可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受损局部纤维细胞增生活跃、纤维蛋白原汇聚引发宫腔粘连.有大量学者经过对宫腔粘连患者的随访调查,发觉宫腔粘连可以引发不孕、胚胎停育等不良的妊娠结局,还会影响月经周期,如少经、闭经等.显而易见,宫腔粘连准确、高效的诊治方案已然成为妇产科医生探求的热点主题.IUA的治疗包含准确、全面分离陈旧粘连,避免重新产生宫腔粘连及促使修复已损害子宫内膜,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方法琳琅满目,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①宫腔镜手术治疗;②药物治疗:激素治疗、中药治疗;③屏障介质治疗:宫内节育器、球囊扩张、生物制剂类;④其他.一项来至台湾针对宫腔粘连综合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报道[1]显示,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对带来更好地妊娠结局.本文就目前宫腔粘连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产褥期(puerperium)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恢复至未孕状态的阶段[1]。一般认为该阶段持续时间为6周左右[2]。产褥期恢复以生殖系统最为显著,尤以子宫的变化最大,主要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伴随子宫血管的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的恢复等。子宫复旧不是子宫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浆中的蛋白质分解并排出后肌细胞的缩小,并且随着肌纤维的不断收缩促使子宫体积缩小。分娩后子宫蜕膜发生变性、坏死、脱落,近肌层的子宫内膜逐渐修复和再生,约在产后3周宫腔表面全部由新生内膜覆盖,至产后6周全部修复完成[3]。  相似文献   

9.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由于创伤、感染等因素造成宫腔内粘连组织形成,引起宫腔变形甚至形态消失。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量少、腹痛、不孕等。正常子宫内膜功能层受激素调节周期性脱落,基底层能够再生并修复内膜创面,当基底层修复障碍时多继发IUA。IUA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IUA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相关,子宫内膜修复障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 是近年来子宫内膜损伤后再生与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外泌体可由多种细胞释放, 能通过mi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受体细胞功能, 从而有效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一种常见的由于子宫创伤、感染、遗传因素等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 常因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而引起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等临床问题, 是女性生育困难原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并且现有的治疗措施无法实现满意的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效果。因此, 近年来有研究对外泌体促进IUA中内膜修复、生育力恢复的作用进行新探索, 证明了外泌体修复内膜损伤的有效性, 并逐渐摸索出其中的作用机制。外泌体凭借抑制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及纤维化、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参与免疫调控等作用, 可增加受损内膜的厚度和腺体数量, 并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生育力, 将来有望成为IUA的新型治疗手段。本文将对外泌体治疗IU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常发生于女性外阴、阴道区[1-4]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但在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其他部位(尿道[5]、膀胱后周间隙[6]、腹膜后间隙[7]、盆腔[8]、宫颈[9,10]、子宫肌层[11]、输卵管[12,13]、阔韧带[14,15])以及男性的腹股沟-阴囊区[16]也偶有病例报道。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极其罕见。现就近来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被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发生于子宫内膜的AMF病例,结合临床病理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加强对此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也称Asherman综合征,是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功能层再生修复障碍、纤维瘢痕组织形成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封闭,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不孕及周期性腹痛等,妊娠早期易发生反复流产,妊娠晚期常出现胎盘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IUA)宫腔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复发提供临床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接受治疗且符合IUA临床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37例。比较两组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粘连程度、粘连范围、粘连性质、粘连部位、病程、节育环、人工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复发性自然流产、稽留流产清宫、引产清宫、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史、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史及宫腔操作次数与IUA复发密切相关(均P<0.05)。IUA复发与粘连性质、粘连部位、病程、人工流产、复发性自然流产、稽留流产清宫、宫腔操作次数相关(均P<0.05)。结论通过对IUA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法,控制和预防危险因素,从而减少IUA复发。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经历的组织学和结构变化,是妊娠的解剖学前提条件,为受孕后胚胎着床和非受孕后内膜周期性剥脱和再生做准备,其拥有正常着床的能力被称为容受性,容受性处于最佳状态将引导正常的着床过程,因胚胎着床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内膜受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影响,其仅拥有狭窄的种植窗,在其他大多数时间均不利于胚胎着床[1]。大多数女性在雌二醇(E2)和孕激素(P)的作用下于黄体期中期获得正常的种植窗口。下游分子反应现已得到充分阐述[2],包括这些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下调似乎是维持容受性依赖的一个重要因素[3]。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研究发现的因素包括内分泌、炎症、子宫内膜菲薄、肌瘤、息肉、子宫纵隔和免疫紊乱等。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大多数是良性的,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其他宫内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肉瘤和癌等[4]。EPs患病率为7.8%~3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地屈孕酮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卵巢功能[雌二醇(E2)、孕酮(P)]、相关因子[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CD4+CD25+Treg)]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05%和67.44%,中医症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05%和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P、相关因子(CD4+CD25+Treg)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RI、PI、E2水平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PI水平两组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外,剩余指标研究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地屈孕酮能够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成像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内膜血流检测对宫腔粘连(IUA)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临床疑诊IUA的患者90例及子宫内膜正常女性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3D-TVS与宫腔镜(HS)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宫腔粘连与对照组间子宫内膜容积(V)及血流指数的差异,分析其对宫腔粘连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2D-TVS诊断IUA与宫腔镜的符合率为70.0%,灵敏度74.3%,特异度50.0%;3D-TVS诊断IUA宫腔镜的符合率为91.1%,灵敏度91.9%,特异度87.5%。宫腔粘连重度组子宫内膜V、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小于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I无差异(P0.05),中度宫腔粘连V、VFI小于对照组和轻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与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无差异(P0.05),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FI小于对照组(P0.05),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轻度粘连组、对照组之间血流指数(FI)无差异(P0.05)。结论:内膜血流VFI可以有效鉴别轻度粘连与中度粘连、中度粘连与重度粘连,3D-TVS对IU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测内膜血流有助于评估宫腔粘连程度。  相似文献   

17.
<正>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2016年中国《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1]指出包块型CSP属于III型CSP的特殊类型,多见于CSP术后或流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物残留并继续生长,伴凝血块或坏死机化组织而形成。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persist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PCSP)在2013年首次报道[2],主要表现为术后出现持续阴道流血或者腹痛及血β-hCG下降缓慢或者下降后再次升高的同时超声提示剖宫产瘢痕部位包块,即包块型CSP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发展。PCSP较普通CSP发生大出血[3-4]、子宫动静脉瘘(uterine arteriovenous fistula,UAVF)及假性动脉瘤[5-6]的风险更大,临床中易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及肿瘤[7-8],临床处理也更加棘手,且延迟识别和管理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凤丸与激素人工周期干预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3例IU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激素人工周期组(n=83)、金凤丸组(n=86)和联合治疗组(n=84),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情况、宫腔恢复情况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激素人工周期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24例,总有效率为71.1%(59/83),金凤丸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11例,总有效率为87.2%(75/86),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宫腔再粘连为3例,总有效率为96.4%(81/84),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激素人工周期组和金凤丸组P=0.036 8,激素人工周期组和联合治疗组P=0.016 1,金凤丸组和联合治疗组P=0.044 9)。与激素人工周期组比较,金凤丸组、联合治疗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激素人工周期组和金凤丸组P=0.016 4,激素人工周期组和联合治疗组P=0.009 3)。结论金凤丸在IUA分离术后使用,可改善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再次粘连的发生,同时与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方案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在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行TCRA术治疗的12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了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3组患者均行TCRA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A组术后给予一次性球囊子宫支架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B组术后给予一次性球囊子宫支架治疗,C组术后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宫腔再粘连率、妊娠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95.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75.0%)和C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5,P<0.05)。A组(80.0%)月经总改善率高于B组(55.0%)和C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A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妊娠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42、8.900,均P<0.05)。3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常子宫内膜修复可为无瘢痕的完全愈合,而内膜再生障碍则可能导致女性宫腔粘连等问题。宫腔粘连临床处理棘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初见端倪。本文就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宫腔粘连发生机制及目前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