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远南  陆帅 《海峡药学》2010,22(8):264-266
对我院2009年11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涉及ADR的药品共五大类,其中抗感染药有90例。占77.59%.ADR累及全身8个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居首位,共有77例,占66.38%。  相似文献   

2.
邓玉琴  霍丹 《海峡药学》2010,22(11):271-273
目的对39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分析,为药物安全性评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ADR进行分析。结果 ADR涉及的药物品种132种,其中抗肿瘤药物居首位,占53.90%。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2.75%。静脉用药居多,占88.00%。结论对ADR应引起重视,以达到合理用药目的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上报的81例药品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规律,以协助合理用药。方法:对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就患者,药物信息及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ADR的产生以注射剂多见。我院2006年ADR的发生呈散发。引起ADR的药物分类以抗生素频率最高,其次是中药制荆,其临床表现涉及器官多样,症状多变,甚至可以出现药源性疾病。结论:为预防ADR的产生,可以用口服,尽量不要用经静脉用药,同时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滥用。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发生在使用的各个阶段,一旦发现,要及时上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医院收集到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ADR报告中女75例占55.15%,男61例占44.85%;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69例占50.74%居首位,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0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例占41.18%,其中较严重的ADR4例。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利用网站检索功能和Excel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15例报告涉及142个药品。抗微生物药、注射剂、输液给药方法和中药注射剂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4个主要因素。不良反应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2%)和全身性损害(20.49%)。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定春  莫陵  范平平 《中国药业》2007,16(21):36-37
目的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2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224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159例(占70.98%),中成药制剂26例(占11.61%);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占总数的58.93%(13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较严重的ADR有4例,占1.79%;女性ADR高于男性,≥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9.46%(178例)。结论ADR的发生原因诸多,表现多样,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医院收集到的136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ADR报告中女75例占55.15%,男61例占44.85%;由抗感染药引发的ADR 69例占50.74%居首位,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7.0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例占41.18%,其中较严重的ADR 4例.结论 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7%(126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 (10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1.53%(98例)。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收集的4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几乎涉及人体每个系统的用药,其中以抗菌药物最多,占总药品不良反应数的43.7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68.87%;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82.34%。结论临床用药应重视并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掌握ADR事件发生的特点并制定相应对策,减少ADR事件的伤害。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1月上报ADR 217例,按性别、年龄、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217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报告比例最高,占85.25%;涉及药品品种以抗菌药物为首,占38.71%;ADR累计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重视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利于为调整医院用药方式及筛选用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上报的200例临床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菌药(120例,60.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3例,56.5%);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高(89例,44.5%);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8例,84.0%)。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贺桂泉  史勇 《天津药学》2007,19(4):24-26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上报的46份ADR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见,ADR报告数量偏少,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3.
姚毅强  徐春梅 《海峡药学》2010,22(3):211-213
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10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2例ADR中,女性占总报告例数的61.76%(63例);报告ADR最多的职业为护士,占总报告例数的88.24%(90例);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93.14%(95例);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占50.98%(52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29.41%(30例);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占总报告例数的7.77%(8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的ADR报告817例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性别及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817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1.04%,中药制剂占17.2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1.8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0.2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梁影  朱齐兵 《海峡药学》2007,19(7):108-109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发生情况,探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方法 根据2005年临床药学室收集的本院医护人员自发呈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54.2%(58例),中药制剂23.4%(25例):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50.5%(54例),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较严重的ADR有7例(7.5%),死亡1例.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16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上报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以老年人居多(22.79%),抗菌药物最高(50.00%),静脉滴注导致ADR发生率最高(79.41%),ADR的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7.06%)。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总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安全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1~12月上报的281例药品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计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28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7大类166种,其中以抗菌药比例最高;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15~60岁患者发生ADR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相关,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沂源县人民医院上报的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存在的规律,发掘有效预警信号,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沂源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报的新的和严重ADR报告205份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报告类型,上报人员职业,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等。结果 上报205例新的、严重ADR,72例新的ADR,133例严重的ADR;药师上报113例(55.12%),医师上报86例(41.95%),护士上报6例(2.93%)。男113例(55.12%),女92例(44.88%);年龄1~93岁,平均年龄53岁,41~65岁发生率较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151例(73.66%),其次为口服给药40例(19.51%);涉及药品110种,其中化学药品95种(包括生物制剂5种),中成药15种。排名前3位的是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依次为:血液系统损害77例次,胃肠损害33例次,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32例次,肝胆损害23例次,心血管系统损害19例次,呼吸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院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收集到的299例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99例ADR报告中涉及抗微生物药物的有137例(45.82%),涉及中药制剂的有74例(24.75%);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ADR最多,高达64.21%;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8.76%)。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ADR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该院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发生ADR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受累器官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60岁较多占31.71%,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40.91%,其次是营养药占13.64%;抗微生物药中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居多,分别占33.33%和23.8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88.96%;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4.32%,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率,保证临床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