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82岁,因1个月前外院行阑尾切除术,后继发切口感染,予换药处理,1周前出现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伴肛门少量排气、排便,2017年12月11日,门诊行相关检查后拟"不全肠梗阻、阑尾术后切口感染"收治入院,病程中无高热、畏寒。无呕血黑便,无意识障碍,无咳嗽、咯痰,纳差,尿量偏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于12月12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脾切除术+十二指肠球部溃瘍穿孔修补术+胃造口术+腹腔引流置管术,患者病情危重,术后入住ICU,诊断为消化道溃疡穿孔、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积极对症处理,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医院血液淋巴瘤患者替加环素临床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血液淋巴瘤科收治但无临床药师干预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患者(n=88)作为干预前组,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且有临床药师干预的采用替加环素治疗患者(n=33)作为干预后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替加环素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在临床药师干预后,临床上替加环素适应证和给药方案的合理率较前明显提高(分别为87.88%vs 69.09%和81.82%vs 41.82%),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也显著高于干预前(84.85%vs 21.82%)。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干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规范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替加环素作为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被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使用,替加环素耐药性也屡见报道,或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对替加环素临床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包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耐药性的发展以及可能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盐酸米诺环素经硝化和还原得9-氨基米诺环素二硫酸盐(8),经盐酸和氨水处理得9-氨基米诺环素盐酸盐(9);另以溴乙酸叔丁酯为原料,经缩合、酸水解和氯化得N-叔丁基甘氨酰氯盐酸盐(5).5和,反应后经乙醇-丙酮(1:1)及丁醇重结晶,制得抗生素替加环素,总收率约28%(以盐酸米诺环素计),纯度99.8%.  相似文献   

5.
由于导致严重感染的多药耐药菌发生率上升,临床迫切需要寻求新型抗菌药物,尤其需要能够有效克服现有耐药机制的全新药物。替加环素为新型抗菌甘氨环素类药物,即米诺环素的衍生物,能够克服与四环素类绝大部分相关的耐药机制。体外试验显示替加环素尽管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对变形杆菌属的作用较差,但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和其他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活性。Ⅲ期临床试验已就替加环素治疗由多药耐药菌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其抗菌谱新颖广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替加环素相关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生素,为甘氨酰环素类(glycyclines)抗生素的首个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四环素相似.替加环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具有抗菌活性,用于治疗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复杂腹腔内感染.通常,替加环素偶致急性胰腺炎,但近年资料表明,替加环素致急性胰腺炎有所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升高.替加环素致胰腺炎的机制尚不明确,但由于替加环素的结构与四环素结构相似,推测替加环素是通过四环素致胰腺炎的同样机制引起急性胰腺炎.替加环素若引起胰腺炎,应立即停药,保持患者禁食状态,静脉给予足量液体,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替加环素使用期间,临床医师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监测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替加环素的合成工艺。方法盐酸米诺环素经硝化、还原得9-胺基米诺环素。另将叔丁基甘氨酸盐酸盐与羰基二咪唑反应,得到酰基咪唑中间体,再与9-胺基米诺环素缩合,得到替加环素。结果经元素分析、MS、H-NMR分析确证为目标化合物,总收率达46.8%,质量分数为98.6%。结论该合成路线与常规路线相比,优点是:叔丁基甘氨酸与9-胺基米诺环素缩合步骤,避免使用刺激性试剂氯化亚砜,而采用温和的缩合试剂羰基二咪唑。整条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ICU病房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82例,其中接受标准剂量替加环素治疗(负荷剂量100 mg,维持剂量50 mg q12h)的患者26例,接受高剂量替加环素治疗(100mg q12h)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ICU 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2例)和存活组(262例)。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lt减少、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大,入ICU 24 h时的血乳酸、降钙素原(PCT)、SCr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而氧合指数和第7天Plt计数降低(P<0.05)。Plt减少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减少、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死亡的AUC分别为0.819、0.857、0.848和0.859(P<0.01)。Plt减少的约登指数为0.638,其预测脓毒症死亡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2.14%。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1周内发生Plt减少,对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超剂量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 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linical Tirals.gov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用Rev Man5.3软件对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微生物学清除率、临床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队列研究,患者348例。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剂量替加环素(50 mg,q12 h)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相比,超剂量替加环素(>50 mg,q12 h)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RR=0.65,95%CI=0.50~0.84,P<0.01),提高微生物学清除率(RR=1.71,95%CI=1.22~2.41,P<0.01),临床有效率(RR=1.46,95%CI=1.13~1.87,P<0.01)和临床治愈率(RR=1.71,95%CI=1.71~2.48,P<0.01)。结论超剂量替加环素(>50 mg,q12 h)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与常规剂量替加环素(50 mg,q12 h)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对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病例中患者一般情况、原患疾病、不良反应类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进行分析,同时报道1 例使用替加环素后引起低血糖反应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0 例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其中胰腺炎8 例,腹泻1 例,凝血功能异常1 例.本文报道的1 例78 岁男性患者诊断为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机械通气过程中,痰培养多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使用替加环素静脉滴注后出现顽固性低血糖.结论:应用替加环素时,应高度警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辅助治疗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CRP水平、白细胞、胸部X线平片、肺部啰音以及体温等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再感染率以及细菌替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替加环素辅助治疗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静脉使用替加环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某院ICU使用替加环素静脉治疗的重症患者数据,按照替加环素剂量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测定患者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停药后的凝血指标。收集患者年龄、感染部位、肝肾功能情况、病原学培养结果等指标并分析。结果:替加环素可显著延长PT、APTT及TT,显著降低FBG、PLT水平(P=0.015、0.027、0.001、0.003、0),高剂量组APTT(P=0.024)、死亡率、出血率、输血率均高于低剂量组。替加环素剂量、用药前基础凝血功能水平可显著影响用药疗程中的凝血功能(P<0.05)。结论:替加环素可显著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使用时需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15.
对我院120份使用替加环素处方进行分析评价,仅15.0%患者符合适应症,60%的用法与药品说明书一致,平均疗程为9.1天,70.8%的患者经过专家会诊使用,所有超说明书用药未进行备案管理,尚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需对超说明使用应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耐药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机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根据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进行分类阐述,并对替加环素耐药菌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主要与主动外排系统有关,另外还包括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耐药酶的产生2个方面。在主动外排机制中,RND家族外排泵起着关键作用。替加环素耐药菌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临床抗感染难题。结论 替加环素耐药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动态变化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采集入ICU后14 d内血小板计数(PLT)动态数据。以第7天PLT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20%为标准定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CP),绘制ROC曲线评价PTCP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合并与未合并PTCP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4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组30例,生存组118例,28 d病死率20.3%。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高值D-二聚体(hD-dimer)占比、TCP、PTCP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入院5 d后死亡组PLT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第7、10、14天生存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CP、SOF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91及0.778。Logistic回归显示,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PTCP时28 d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CP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基线SOFA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替加环素的合成.方法 以盐酸米诺环素为原料,经硝化、还原、成盐酸盐、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 优化了各步反应条件,并通过醋酸异丙酯打浆有效的去除差向异构体.替加环素总收率达42.2%,纯度达99.87%,差向异构体小于0.1%.结论 本研究为替加环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也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替加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有关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制定文献纳入标准,使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总体死亡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8篇,替加环素在总体死亡率方面高于对照组药物(OR=1.34, 95%CI:1.05~1.70, P=0.02),在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也高于对照组药物(OR=1.41, 95%CI:1.21~1.64, 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替加环素具有独特的抗菌活性,但应当慎重选择,并给予使用者更加密切的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