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血标本采集在血培养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的标本采集,不但能提高检验的阳性率,而且能辅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工作中应掌握正确地标本采集方法,以提高检验合格率.血液培养的结果受时间、部位、次数、血量的影响,我们要抓住时机,适当增加培养次数,保证足够的血标本量,必要时采集不同部位的血液以获得较高的阳性率.下面简单论述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本人觉得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20,(7)
目的探讨不同预培养条件对常见感染菌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to-positivity,TTP)的影响。方法分别将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配成10CFU/mL、100 CFU/mL浓度菌液,然后将其分别注入标准厌氧和需氧血培养瓶,构建模拟阳性血流感染标本。然后将血培养瓶置分别置于25℃、37℃环境中预培养0 h、2 h、4 h、8 h、12 h、24 h,预培养后将血培养瓶放入BacT/Alert 3D血培养仪中,记录分析各预培养条件下的阳性报警时间。结果在相同培养瓶类型、相同浓度环境下,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7℃预培养的TTP值比明显短于25℃预培养的TTP值,P <0.05。铜绿假单胞菌在25℃环境预培养12 h,在37℃环境预培养8 hTTP值显著缩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5℃环境预培养8 h,在37℃环境预培养4 h TTP值均显著缩短,均有P <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报警时间与预培养的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若采集的标本无法及时放入血培养系统,需要将标本放置到37℃的环境中进行预培养,培养时间限定在24 h内。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药指南》2018,(6)
目的探究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发热并全身伴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对标本进行培养上需要利用专用接种水,同时与患者的血液相溶合,借助鉴定板做好接种工作,在鉴定上借助直接法进行,分离培养阳性标本,借助常规手段对分纯后的菌落进行药敏以及上机实验,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借助直接法以及常规法进行检验时,达到97.14%的细菌鉴定总符合率,达到96.30%的革兰阴性菌符合率,达到97.5%的革兰阳性球菌符合率,对比两种细菌检验结果,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借助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早期菌血症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发热并伴有全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混掺于专用的接种水中,接种于鉴定板上面,并运用科学的细菌鉴定方法以及药敏试验来为其进行鉴定(直接法),并将运用此种鉴定方式得出的相关数据与转种之后取得纯菌落上机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常规法)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种方式在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方面的符合率。结果100例血培养标本直接上机与转菌落上机的临床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以及纯菌落上机的药敏符合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直接法检验的时间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直接法来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的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其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与常规法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运用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从而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采取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民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均匀混于专用接种水中,再接种于专用鉴定板上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采取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其结果符合率大于93.6%。结论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基层医院的菌血症病人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结果。同时,此种方法也为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基层医院提供了细菌鉴定的传统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20,(6)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ime-to-positivity,TT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培养结果为SAU感染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26例患者的TTP值,根据TTP值,将126例患者分为低TTP组(TTP≤21 h,n=64例)和高TTP组(TTP>21 h,n=62例),比较低TTP组与高TTP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发生率及迁徙性感染灶发生率。结果低TTP组及高TTP组MRSA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25%(20/64)、77.42%(48/62),低TTP组及高TTP组迁徙性感染灶发生率分别为59.38%(38/64)、32.26%(20/62),两组比较,均有P<0.05。结论TTP延长提示SAU感染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TTP缩短提示迁徙性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在临床中可根据TTP的时间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郑云霄 《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5,(6):25-25
血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为此,本人查阅有关临床资料与文献后,采用4、5号小儿静脉注射针对患儿进行血标本采集,经过176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探讨其耐药性。方法将2568份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分析,选用BD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在2568份血培养标本中,有288份阳性标本,111株革兰阳性菌(38.5%),125株革兰阴性菌(43.4%),52例真菌(18.1%)。革兰阳性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有着较高的敏感度,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其中敏感度最高的是氨苄西林。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着最高耐药率,为100%;肠球菌属对红霉素有着高度的耐药性,为100%。结论对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和耐性性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对增加患者治愈率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ALDI-TOF MS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进行检验的540例血培养阳性样本为研究对象,每份样本分为2份,1份540例直接应用MALDI-TOF MS技术实施微生物检验,另1份540例进行标本接种后细菌鉴定,前者设为微生物检验组,后者设为细菌鉴定组,比较两组病原菌检出情况与感染检出情况。结果 540份样本共分离出540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分布如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18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7例,肠球菌有36例,链球菌有32例,革兰阳性杆菌9例,其他17例;革兰阴性菌分布如下,肠杆菌科细菌160株,革兰阴性非发酵菌44株,其他8株;酵母样真菌分布如下,白念9株,其他5株。细菌鉴定组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酵母样真菌检出率高于微生物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微生物检验中应用MALDI-TOF MS技术可检出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但检出价值低于细菌鉴定,如有必要可联合应用细菌鉴定,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原菌类型。 相似文献
11.
王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42-242
日立Hitch7600生化分析仪,以其优越的性能,可任意多个模块灵活组合,单位时间处理标本量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实验室,我们去年购进,使用时间不长,关于血标本的前处理有点心得,希望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处理标本后放置时间与血氨测定值的关系。方法将43例测血氨患者的标本不同方法处理、储存,分别放置不同时间后测定其血浆氨浓度。结果所有标本放置时间越长,其血氨浓度越高;未分离标本放置30min内无明显差别(P>0.05),60min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出的血浆标本温室时120min之内无明显差别,180min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置4℃冰箱冷藏的分离标本3h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4h后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置-20℃冰箱冷冻的分离标本24h内无明显差别(P>0.05),48h后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未分离血浆的标本应在30min内分离并完成检测,即使分离出血浆也应在2h之内检测,冷藏应于3h内、冷冻保存于24h内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血流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血培养结果为SAU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TP值,用ROC曲线分析TTP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且资料完整的SAU血流感染患者63例,低TTP组(TTP≤21 h)32例,高TTP组(TTP>21 h)31例.MRSA感染高TTP组24例,低TTP组10例,比较发现,MRSA感染更易发生于高TTP组(P<0.05),原发感染灶来源于呼吸道高TTP组10例,低TTP组3例,发生率多见于高TTP组(P<0.05),迁徙性感染灶及经验性敏感抗生素治疗例数分别为19、28例vs 10、16例,低TTP组大于高TTP组(均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的比较,高TTP组大于低TTP组(P<0.05).TTP>21 h、脓毒症及休克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TTP≥21.375 h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佳切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结论 高TTP增加了SAU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TTP预测的准确度为中等. 相似文献
14.
陈黔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6,23(11):1371-1372
<正>检验科微生物室的血液增菌培养是临床科室诊断菌血症和败血症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昆明地区近年来血液增菌培养中各种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我们对我院临床相关科室2002-10~30~2005-10—30送检的3285份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彭湘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14):69-70
目的评价BACTEC 9050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2002年本院BACTEC 9050血培养系统培养的2725份血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假阳性率、阳性报警时间.结果2725份血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67份,阳性率为9.8%,假阳性率为0.3%,阳性报警最早时间为1.49小时,最晚为125.53小时,24小时内阳性检出率为56.3%,48小时内阳性检出率为85.3%.结论BACTEC 905 0血培养系统具有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200例血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47-47
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本院200例血培养标本所进行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血培养标本25例,菌株2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阴性菌11株,占总数的60.7%和39.3%,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较敏感。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抗生素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疑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标本检测,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血培养是检测菌血症和真菌血症最简单、最准确、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确认机体血流感染病原学的基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证血培养结果的基础.标准化的血培养采集方法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血培养检测的质量和临床价值,减少标本假阴性以及污染和假阳性结果的发生.主要目的是鉴定血液病原体以及指导正确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指南》2020,(5)
目的观察采血做染色体检查中微量肝素钠抗凝剂不同使用方法对染色体血培养及复种再次培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200例采血做染色体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注射器采血后,在培养液中加1滴肝素钠抗凝剂,混匀,观察组使用注射器吸取肝素钠对管壁进行浸润后,将注射器中肝素钠排出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采集静脉血2 mL混匀,在培养液中接种0.4~0.6 mL血进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染色体血培养效果、注射器内血液保存时间、穿刺点皮下淤血情况、采血穿刺点出血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染色体初次血培养效果、穿刺点皮下淤血、穿刺点按压时间对比差异不大(P> 0.05),观察组血液标本保存3~5 d二次培养具有良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改良式微量肝素钠方法培养血标本,可有效保存血液标本并集中培养,降低再次抽血的疼痛,减少患者皮下淤血及采血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20.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7,(2)
目的通过Versa TREK血培养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该系统的相关性能。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800份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构成分布以及仪器判定阳性的报警时间。结果 9800份血培养中检出病原菌共870份,阳性率为8.88%;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24 h内检出阳性率为70.9%,48 h内检出率为88.7%,72 h内检出率为94.9%。结论 Versa TREK血培养仪检出病原菌的范围广,敏感性、特异性高,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