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长海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0508例的病历资料,根据分娩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及非高龄组(<35岁),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在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2010至2016年高龄孕妇比例持续上升。高龄组剖宫产率达67.08%且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达42.88%。高龄组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异常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高龄组。高龄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发病率上高于非高龄孕妇。高龄组的妊娠期合并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栓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非高龄组增加。围产儿结局中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在高龄组均高于非高龄组。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应提倡适龄妊娠并加强高龄妊娠围产期监护。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382-384
目的比较高龄经产妇与适龄经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分娩的高龄经产妇125例(高龄组)和适龄经产妇125例(适龄组),对2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高龄组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8~36孕周分娩及有剖宫产史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适龄组,与前次妊娠间隔时间显著长于适龄组(P<0.05);但2组流产史、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2组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适龄组(P<0.05),高龄组巨大儿、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2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及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围生儿结局不良的风险增大,应加强高龄经孕妇的产前保健工作,以减低妊娠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围产结局,为高龄妇女围生期健康管理提供更详细和精准的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8年该院诊治的9418例孕产妇资料,其中自然妊娠5040例、助孕妊娠4378例;跟踪目标人群的整个妊娠期经过,并对围生期母儿的各种病理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高龄组(>35岁)1113例,平均年龄(37.6±2.5岁),其中自然妊娠354例(31.8%),助孕妊娠759例(68.2%).适龄组(≤35岁)8305例,平均年龄(29.1±3.1)岁;其中自然妊娠4686例(56.4%),助孕妊娠3619例(43.6%).高龄组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的发生率较适龄组明显升高,而胎膜早破、新生儿入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高龄组助孕妊娠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PIH)、NICU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而先兆子痫、胎膜早破、新生儿平均体重、新生儿住院、死产的发生率则低于自然妊娠(P<0.05).适龄组助孕妊娠产后出血、前置胎盘、PIH、NICU、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则低于自然妊娠(P<0.05).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助孕妊娠前置胎盘发生率及自然妊娠前置胎盘、PIH、先兆子痫、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更高(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助孕可能是高龄女性围产管理独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高龄孕妇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的年龄将其分为超高龄组(年龄≥40岁,1822例)和适龄组(年龄<35岁,1827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超高龄组孕妇的孕次、产次均显著多于适龄组,分娩孕周早于适龄组(P<0.01),两组孕妇的辅助生殖助孕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适龄组(P<0.05)。超高龄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子宫捆绑术比例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阴道分娩率、会阴侧切率均显著低于适龄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结论 超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以提高对高龄妊娠母儿高风险率的认识。方法对高龄组(215例)和适龄组(688例)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围生儿情况、剖宫产、难产助产及徒手剥离胎盘术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和产后出血发生率高龄组均高于适龄组(P<0.01),巨大儿、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龄组均高于适龄组(P<0.01),剖宫产率、产钳和胎吸助产率及胎盘黏连徒手剥离术发生率,高龄组均高于适龄组(P<0.01)。结论高龄妊娠分娩母儿风险明显上升,阴道自然分娩率下降,剖宫产及难产助产率明显升高,应加强对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及产时监护,以提高风险意识,确保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高龄产妇和适龄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分析高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减少其发生,提高分娩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高龄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高龄组),另选择同期入院的适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适龄组),入院后B超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观察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等。结果:高龄组剖宫产率为68.2%,适龄组剖宫产率为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新生儿死亡、窒息、畸形、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等不良分娩结局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适龄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显著优于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适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新生儿结局不良等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应严密做好高龄产妇孕期及分娩前后的检查和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6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不理想组和对照组,记录孕产妇羊水过多、妊高症、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分娩孕周、剖宫产及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死胎等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不理想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妊高症、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分娩孕周、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理想组中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改善(P〈0.05),但胎膜早破、分娩孕周、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可明显减少孕产妇并发症,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行剖宫产的262例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产后出血(PPH)分为PPH组(34例)和非PPH组(228例),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PH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流产史、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巨大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巨大儿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巨大儿是影响高龄孕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提供了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加强高龄产妇孕期保健、改善妊娠结局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35岁的高龄组病例2 994例,和同期住院分娩的适龄组16 172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 高龄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明显高于适龄组(P<0.05);高龄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等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P<0.01);高龄组干预性早产比适龄组干预性早产发生率高(P<0.01)。结论 高龄妊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多,应加强高龄产妇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合并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健康,应提倡适龄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再生育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20例高龄二胎产妇为观察组,230例非高龄二胎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相关资料、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次数、不良生育史、分娩间隔≥5年、疤痕子宫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ICP、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再生育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明显高于非高龄孕妇,应当加强高龄孕妇再生育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高龄初产妇的病例资料,并与68例适龄初产妇进行对比.对两组孕妇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适龄初产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妇组合并妊娠糖尿病12例,合并妊娠高血压19例,早产15例,前置胎盘6例,产后出血11例.适龄初产妇组68例,合并妊娠糖尿病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2例,早产4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出血4例.结论 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因素易于在孕期和分娩时发生并发症,故在孕期应开展保健工作,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并及时给予预防、治疗措施,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8例高龄孕产妇妊娠与分娩结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与产次的关系,为提高该高危人群围产期的预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198例(≥35岁,高龄组)和198例适龄孕妇(20~34岁,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妊娠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初、经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初产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初、经产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做好高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及监护工作,对防治其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保障母婴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害。方法选取28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为观察组,均为至少有1次剖宫产史的患者;对照组28例为无剖宫产术史单纯的前置胎盘孕产妇。结果2组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危险性和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王少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40-384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7例发生胎膜早破产妇(观察组)与2266例未发生胎膜早破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前三位分别为妇科炎症、引流产史和臀位;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助产率与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例数、早产例数与围生儿死亡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医生时刻对住院孕产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是有效提高产科临床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与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及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差异与早产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中早产孕妇70例作为早产组,足月分娩孕妇170例作为足月分娩组,观察比较二组各临床指标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特征方面,早产组收缩压、既往早产次数、双胎或多胎妊娠发生率及IVF-ET率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组(P<0.05);在血生化指标方面,早产组糖化血红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组(P<0.05);在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方面,妊娠期早产组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生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及足月分娩孕妇在临床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等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早产病史、胎膜早破及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龄初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建档的1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的年龄是否35岁分成高龄组(45例)和适龄组(55例);两组定期接受产检,随访掌握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了解两组妊娠结局。结果通过产前检查及随访,高龄组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P0.05);高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4.4%,高于适龄组的5.5%。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大于适龄初产妇,且不良妊娠结局率较高,须加强产前检查,并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妊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孕妇7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结局.结果GDM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GDM可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及时发现,积极干预,对预防其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龄产妇病理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高龄单胎产妇300例与同期年龄〈35岁的单胎产妇300例进行配对,比较两组病理妊娠发生情况。结果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早产、妊娠胆汁瘀积症等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龄产妇病理妊娠发生率高,应加强对高龄产妇的围产期管理,积极预防、治疗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产妇胎盘植入情况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妊娠结局。方法研究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104例孕产妇,依据胎盘植入诊断分为有胎盘植入组53例和无胎盘植入组51例,收集孕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孕产史(孕次/产次/流产史/剖宫产史)、胎盘植入史、其他胎盘植入高危因素(年龄 35岁/合并前置胎盘/子宫内膜损伤史等)、产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胎盘植入组孕产妇平均年龄、高龄孕产妇比例,产次≥2次、流产≥2次、子宫内膜损伤史及其剖宫产史比例较无胎盘植入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方面胎盘植入组中孕产妇流产、引产的比例更高,产后并发症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失血性休克、膀胱损伤比例更高,且胎儿发生死胎的比例在胎盘植入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妊娠高龄、较多的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可能为胎盘植入的风险因素,该病容易导致妊娠流产、死胎,分娩期间合并感染、失血性休克及膀胱损伤等并发症,对孕产妇及胎儿具有较大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20.
黄奕璇 《广州医药》2013,44(2):16-18
目的比较分析35岁以上高龄与适龄初产妇间的分娩方式及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8月,随机抽取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90例为研究组,25~34岁适龄初产妇9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相关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在分娩方式方面,研究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相关并发症方面,研究组中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糖尿病,并发早产、前置胎盘、自然流产及子宫肌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胎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的相关并发症及合并症是围产期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